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质灾害是地壳内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使人类生命及财产遭受损失的一种灾害现象.临汾盆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一个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来本区在新的应力场作用下,一直发生着断裂和差异升降运动,导致本区地质构造破碎,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临汾盆地历史上一直是山西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之一,因此历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给当地居民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11月25日中午13时40分,临汾盆地又一次发生地震,震中在洪洞县甘亭一带,震级为5.3级.这次地震的发生,重新唤醒了当地人们对地质灾害的重视.为了全面了解临汾盆地主要地质灾害情况,提前做好具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准备工作,该文作者协同临汾市地质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对临汾盆地现存的主要地质灾害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系统防治对策,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郴州市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郴州市是湖南省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依据现有的灾情资料,通过Mapinfo的叠加统计,分析得出:郴州市地质灾害以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崩塌为主,规模以小型居多,点多面广,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区和矿山开采区。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认为强降雨、复杂的地形地貌、不利的地层岩性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郴州市地质灾害多发易发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除害兴利.综合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铜川矿区的地质灾害是极为严重的,分布广、危害大,其中以滑坡最为突出,是陕西省的重灾区。由于地质灾害的严重性,使矿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矿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与发展,从灾害群和灾害链的角度进行了讨论,并对它们产生的地质背景做了分析,强调指出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直接影响。最后提出了开展监测、加强防治及规划人类活动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临县地质灾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调查资料,统计分析了临县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为临县地质灾害的研究及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平远县域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其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从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入手,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实地考察,对云南新平县地质灾害的历史及现状、主要类型及危害、生成环境和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认为地质、气象、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人类的工程活动是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针对本区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提出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忠 《甘肃科技》2004,20(6):12-13
从 2 0 0 3年天水市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结果入手 ,分析了天水市地质灾害产生的地形地貌条件、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地质构造条件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对天水市防灾减灾、治理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梅州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仍处于被动应急阶段,要实现向主动、有预见性的方向转变,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列举了其中五个主要问题,阐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吴斌 《科技资讯》2010,(5):131-131
忠武输气管道全长1375km,沿线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复杂多样,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危岩、泥石流等类型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论文在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不同地质灾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地质灾害对管道的危害性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史忠毓 《科技资讯》2014,12(22):42-42
该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地形地貌受构造、地层岩性控制,本文介绍了其区域地质条件,重点分析了其地质灾害发育的分布特征,针对该地区多发的滑坡地质灾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西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量充沛,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分布广,加上人类社会活动加剧,地质环境较为恶劣,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广西地质灾害具有活动频繁、分布广泛、群发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广西主要地质灾害有水土流失、膨胀土地质灾害、河岸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污染、滑坡、泥石流、海水入侵、山区石漠化等。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危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引发环境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交城县是山西省吕梁市的一个产煤大县,同时也是一个地质灾害严重频发县.灾害类型主要有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其发生与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其中采煤活动是引起该县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地质灾害的形成发育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在调查研究交城中东部地区采空塌陷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探讨了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确定了该地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绛县地质灾害区划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绛县地质灾害分布现状,阐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分原则,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绛县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发生在绛县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裂缝等主要地质灾害,分析了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详细叙述了介休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总结了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规律 ,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山西临汾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山西南部临汾盆地一些露头剖面的观察,通过对LK10孔钻孔剖面的岩性,粘土矿物、地球化学、孢粉等古环境标志的综合分析,探讨了临汾盆地自上新世至晚更新世时期的环境演变。  相似文献   

17.
李京梅 《河南科学》2014,32(7):1303-1307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1°×1°6 h分析资料、自动雨量站资料等对2011年9月18日陇海铁路豫西三门峡市陕县观音堂段下行线路堑护坡发生的滑塌地质灾害气象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坍塌事故发生地位于国土部门确定的地面塌陷、黄土崩塌等地质灾害高易发地区;2011年9月4—19日连阴雨的累积降水量和9月18日强降水过程的触发是此次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200 h Pa副热带急流带的存在和稳定、乌拉尔山高压脊和副热带高压的长时间稳定维持和明显偏强、连续短波低值系统和冷空气的频繁活动是形成此次连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自动土壤水分站土壤湿度的变化对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The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System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landslide and mudslide can be caused by many factors. Collaborations among different governmental agencies and multi-disciplines are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system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 FWSGD). A FWSGD in China has been in operation since June 1 , 2003 as a joint project between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MA) and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 MLR). This system has successfully shown very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China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their causes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FWSGD is described and its possible existing issues are also discussed. Authors suggest a new approach to study these disasters from interactions of the earth systems. Finally, a monitoring, forecasting, warning and preventing system for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临汾盆地陶寺遗址北城墙外全新世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Rb/Sr值和CaCO3含量等气候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和考古学资料, 探讨该剖面记录的环境信息及其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 全新世早期(10.5~9.6 kaBP), 东亚冬季风较弱, 风化成壤作用增强, 气候由凉干转向暖湿; 全新世早中期(9.6~4.9 kaBP), 风化成壤作用最强, 气候最为暖湿; 全新世中后期(4.9~2.5 kaBP), 风化成壤作用较之前有所下降, 气候较之前温干, 但较现今暖湿; 全新世晚期(2.5 kaBP)以来, 东亚冬季风增强, 风化成壤作用较弱, 气候较为凉干。暖湿气候期与文化的繁荣发展时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凉干气候期植被的退化可能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