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个人长期权力感知对谈判结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丰富和创新现有的谈判理论,针对实验被试者设计并实施了一次多事项模拟谈判实验;以实验测量所得的长期权力感知、首次报价、调节作用分别作为自变量、中介变量以及调节变量,探究长期权力感知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首次报价所起到的中介作用以及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长期权力感知与谈判收益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首次报价在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但是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在其中却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长期权力感知更强的谈判者会提出更高的首次报价,从而获取更好的谈判收益,调节定向的调节作用在以后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LIPN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引发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各种引发体系对LIPN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合成过程的稳定性、粒子形态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油溶性引发剂AIBN可得到粒子均一,稳定性好且单体残留量很少的乳液;其粒子形态为“翻转”型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小功率连续波CO_2激光器作为工具,辐照NH_3 CH_3OH体系,分析了能量吸收的可能性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过程;诱导合成了甲胺和马洛托品等化合物;定性地探讨了激光功率密度和工业催化剂对该引发反应的速率的影响,定量地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反应压力及能量吸收等因素对反应动力学量的作用。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激光引发化学反应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物理模型,在实验所达的范因内,由这个模型所计算出的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压力和吸收比能的变化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的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导电聚吡咯成形法,首次成功地制备了聚吡咯—粘胶导电纤维,最高电导率可达:2.106×10~(-2)S/cm。在导电纤维的制备过程中,影响电导率的主要因素:作为引发剂及掺杂剂的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作为基体材料的粘胶纤维在三氯化铁溶液中的处理时间,聚合反应时间及聚合反应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粘胶纤维经导电性处理后,其取向度和结晶度保持不变,导电纤维的力学性能与基体聚合物基本相同。另外,本文还通过透射电镜对聚吡咯在粘胶纤维中的分布及其与电导率的关系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玻璃钢复合材料砂带磨削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磨料不同粒度的砂带对玻璃钢复合材料进行砂带磨削实验,分析了磨料与工件间的交互作用机理。通过大量试验以及试验数据获得了玻璃钢复合材料砂带磨削过程中材料切除率以及砂带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首次采用专业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分析了砂带堵塞程度及堵塞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玻璃钢复合材料砂带磨削过程中,材料切除率受磨削压力、砂带线速度、磨料种类及粒度的影响很大,其中陶瓷磨料磨削时获得的材料切除率最高;影响砂带堵塞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磨削压力;磨平磨钝是砂带磨粒最主要的磨损形式,其中堆积磨料砂带的寿命最长,陶瓷磨料砂带次之。  相似文献   

6.
纳米催化剂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以FeCl3_Al(i_Bu)3_phen催化剂体系催化丁二烯聚合反应,研究了丁二烯聚合反应的链引发、链增长过程及影响引发速率的因素.由实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引发速率随着的催化剂的各组分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值后,引发速率逐渐降低;单体浓度与链增长初始反应速率成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20kJ·mol-1,指前因子Aa=160.  相似文献   

7.
<正>庚烷-丙酮二元混合物在蒸发过程中由于蒸发热效应,导致界面温度下降,可引发Marangoni对流.通过点光源投影法观察Marangoni对流在此二元混合物蒸发过程中的演变过程,并结合流体体积模型和连续表面张力模型,对此传质过程中出现的Marangoni对流进行了数值计算,获取了速度场、浓度场及温度场信息,以及Marangoni对流对传质产生显著影响的起始时间.结果表明,传质过程伴随的热效应可引发Marangoni对流,并对传质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醋酸乙烯作为单体,OP-10作为乳化剂,聚乙烯醇作为保护胶体,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成聚醋酸乙烯酯浆料。本问分析了引发剂的用量、乳化剂的用量及反应温度对聚醋酸乙烯乳液粘度的影响,和引发剂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搅拌速度对聚合乳液的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醋酸乙烯浆料聚合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9.
真空电弧阳极斑点的形成过程及纵向磁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观察了阳极斑点形成过程中电弧电压和孤柱电位分布的变化及纵向磁场在其中的影响,并测量了电子温度和密度值。实验中还观察了因弧柱收缩所产生的相应变化。实验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的阳极斑点模式——辉点和块熔斑点。文中提出弧柱收缩的理论对阳极斑点现象及纵向磁场的作用进行解释,认为弧柱收缩是阳极斑点形成的中间过程。文中以此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数学模型。该模型首次给出了在具有纵向磁场的真空电弧中阳极斑点形成过程的定量关系。实例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以自由基型引发剂引发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实验技术,讨论了在不同引发剂引发条件下影响PVP分子量的各种因素,得到了制备不同分子量的产物的最佳合成方法,并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及成份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过硫酸铵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醛合次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 (2 咪基丙烷 )盐酸盐为复合引发体系 ,对丙烯酰胺采用先加碱聚合后水解的工艺制备了高特性粘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水溶液聚合过程中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各组分浓度和助剂对所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的影响。通过实验 ,最终确定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制备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引发体系与最佳的合成条件 ,并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得出了各种试剂对特性粘数影响的程度。利用该方法能够合成出水溶性好、特性粘数高达 2 1.37mL/g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2.
《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是《高分子科学实验》传统实验项目之一,但该实验存在很多缺点:单体精制麻烦、装置复杂、产品气泡多、透明性差等;改进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精制实验,更换了引发剂,对本体聚合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进行改进。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实验过程简单化;实验产品均一、透明、无气泡。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材料因素(词频与关联性)对学习难易度判断及其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材料因素对学习难易度判断的具有较为稳定的影响,研究支持"加工容易性启发"假说;词频和关联性对学习难易度判断准确性均具有显著影响,但二者对学习难易度判断准确性的影响方式不同,词频仅引发编码流畅性,关联性不仅可以引发编码流畅性,同时也引发提取流畅性;不同关联性材料的EOL判断准确性显著高于不同词频材料的EOL判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瞬时聚合法制备固体聚丙烯酸浆料,研究瞬时合成固体聚丙烯酸浆料聚合过程中中和度、引发剂量对浆溶性、粘度及对棉纤维黏附力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中和度为50%~60%,引发剂量为丙烯酸量的1 25%~1 75%时,合成的固体聚丙烯酸浆料性能符合经纱上浆用浆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型无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聚合引发体系─—抗坏血酸(ASA)-过氧化氢(H2O2)体系,通过对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中体系酸度、氧化还原剂配比及氧含量等影响因素的实验与分析.研究了作为还原剂的ASA存在的分子状态对聚合的影响及H+在ASA—H2O2反应过程的催化作用.由此推导了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并通过实验和分析证明了该反应机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P(NIPAM-co-St)微球。在制备过程中,综合考察了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相比、搅拌速度4个因素对P(NIPAM-co-St)微球的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引发剂量、延长反应时间对减小微球粒径的影响最大,而增加相比则起着相反的作用;当搅拌速度在600 r/min,引发剂量为4%,相比为2.5%,反应时间为12 h的单分散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选用在淀粉与聚乙烯挤出过程中加入十一烯酸和引发剂,引发淀粉与十一烯酸的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方法,改变淀粉表面的亲水性质,提高淀粉在聚乙烯中的分散性,研究了十一烯酸的含量和引发剂的种类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加入十一烯酸以后,可以得到相态稳定、相分布均匀、相界面粘结力强的共混试样。  相似文献   

18.
首次采用卧式Hopkinson束杆装置进行冲击压缩实验,研究了冻融循环试验过程中裂缝发展和动弹性模量变化的规律及冻融循环周次对陶粒混凝土大尺寸试样冲击压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抗压强度随着冻融循环周次的增加而降低,随陶粒体积分数增加而降低,最大抗压强度随加载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降凝剂聚丙烯酸十六酯合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溶液法合成聚丙烯酸十六酯过程中引发剂、单体、温度及溶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初期,聚合反应速率与引发剂的浓度呈半级反应,与单体浓度呈一级反应;聚合反应常数的指前因子Aa=112.3,活化能Ea=30.12KJ/mol,温度升高,聚合速率常数增大,于是聚合反应速率增大;溶剂种类对聚合反应速率没有明显的影响;4种溶剂在聚合反应过程中的链转移常数从大到小的次序为:四氯化碳、三氯化碳、苯、甲苯,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受溶剂的链转移作用控制.由于聚合物分子在不同溶剂所产生的不同黏度效应,对聚合物分子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过硫酸铵-丙烯酸二乙胺基乙酯、甲醛合次亚硫酸钠组成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与偶氮(2-咪基丙烷)盐酸盐为复合引发体系,对丙烯酰胺采用先加碱聚合-后水解的工艺制备了高特性粘数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水溶液聚合过程中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各组分浓度和助剂对所合成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的影响。通过实验,最终确定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制备高特性粘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引发体系与最佳的合成条件,并通过正交试验的设计得出了各种试剂对特性粘数影响的程度。利用该方法能够合成出水溶性好、特性粘数高达21.37mL/g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