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庭伦理建设是社区伦理建设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伦理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伦理关系是微观家庭伦理关系与宏观社会伦理关系的中观形式,家庭伦理是社区伦理道德水平的具体体现,搞好社区伦理建设、社会伦理建设必须从抓好家庭伦理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整体伦理与制度伦理、 机构伦理的内涵。整体伦理是指一定时期、 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认可的伦理共识, 有赖于制度伦理的生成; 而制度伦理是伦理要求与实践的制度化与法律化的统一, 一般是由与制度相关的机构研究和制定的, 为机构提供合理的价值定位,是机构的灵魂。分析指出, 从个体德性向整体伦理的位势改变是当代伦理道德形态的一个基本特征, 是伦理实践范式的重要转变。最后提出, 制度伦理与机构伦理是当前伦理理论研究和伦理实践中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 对医学伦理和生命高新技术伦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家庭伦理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伦理关系是微观家庭伦理关系与宏观社会伦理关系的中观形式,家庭伦理是社区伦理道德水平的具体体现,搞好社区伦理建设、社会伦理建设必须从抓好家庭伦理建设入手。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的前提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立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追求公正、公平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5.
辩证看待译者伦理与个人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研究翻译伦理的必要性和翻译伦理的定义进行了梳理,接着介绍了翻译职业伦理。第三部分介绍了译者的个人伦理。第四部分对译者职业伦理和个人伦理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合格译者应辩证地看待译者伦理观,在翻译中为源文化负责也为异文化负责。  相似文献   

6.
西方宗教伦理与儒家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西方宗教伦理以关心人类个体生命和生命意义为目标,具有人性化的色彩;儒家政治伦理讲求“内圣外王”,突显个体应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儒家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是政治利益,西方宗教伦理的价值标准是宗教信仰。儒家政治伦理讲求意义与自愿,西方宗教伦理讲求理性与自觉。中西传统伦理与现代经济伦理具有良好的契合点和连续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传统伦理可以向经济伦理转化。  相似文献   

7.
伦理是约定俗成的、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自律性规则;法律也是以人的行为为调整对象,其实质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政权保障实施的强制性规则.伦理与法律关系极其密切,伦理是法律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法律建立的基础.但是,其“软法性”又决定了单靠伦理不足以维护社会秩序,故法律又是伦理实施的切实保障,因此“法律伦理化,伦理法律化”.  相似文献   

8.
 解读了有关科研诚信与科研伦理及科学家核心价值观的 3本原著, 借鉴 《科研诚信: 营造一个负责任的科研行为环境》《科学家的伦理和生物安全工具包》《真理的本能: 好奇心和科学品德》 的一些观点, 从科学家的核心价值观切入, 谈谈科研伦理与学术诚信及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科学伦理的双重性及困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存在以正统教化伦理为代表的“大传统”。而且还存在以民间伦理为代表的“小传统”。后者作为植根于民间生活土壤中的民众不加矫饰的价值观念,更为真实地展示了民族伦理生活的生命律动。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格局中,民间伦理与正统教化伦理之间既矛盾对立叉相生相长。构成了传统社会伦理生活的真实景观。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WTO之后,寻求“普遍伦理”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在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寻求“普遍伦理”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寻求“普遍伦理”应从现实的人出发,把商品经济关系作为寻求“普遍伦理”的基础,并正确把握价值规律和道德的关系。普遍伦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在人与人之间,诚实劳动、平等互利。在人与社会之间,两者兼顾。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普遍伦理是个人道德行为的理论前提,也应当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1.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爱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其小说在描写小镇生活时,注重小镇女子的人生境遇和情感追求,并从描写小镇女子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扩展到揭示普通人生活中的矛盾和人性的问题,折射出加拿大社会伦理和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12.
从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的短篇小说集《木麻黄树》中不难看出作者的马来幻象往往将其置于后殖民批评的视角之下,一方面发掘毛姆在描绘殖民地的风景和人物的时候难以避免的殖民者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分析毛姆对殖民地蕴涵着的巨大能量和危险的隐约体认,力图证明毛姆对殖民主义抱有的复杂态度。正是这种复杂的态度使得毛姆描绘马来婆罗洲的作品在思想意识上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家。  相似文献   

13.
不再停留于政治道德层面的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丰富而又深刻。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是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政治制度伦理思想和政治主体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政治伦理思想,反映了新形势下政治伦理的新的形式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探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阿凡提故事在新疆民间流传广泛,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景观。通过对阿凡提故事《树瘿》的文化考释,认为古维吾尔神话在阿凡提故事中仍有遗存,这对重新认识阿凡提故事中的多元文化、阿凡提故事与纳斯尔丁笑话的关系、阿凡提故事的整理与研究都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与伦理学有着深厚的学科渊源,在历史上很长的时期里经济学研究是以伦理思想为背景的。但是现代经济学试图摆脱伦理因素的约束,逐渐独立于伦理学。经济学的发展困境使其重归伦理之路,各新兴学科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讨经济学的伦理之维。其中,生态经济学以生态伦理为基础,关注经济现实、社会发展以及自然和人性,包含了充分的伦理思考。最后,本文试着构建和实现生态经济学的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写下了许多爱情故事,至今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其中的奥妙就在于他讲述的故事奇异,运用的手段高超,塑造的形象传神。他塑造形象、描绘环境、讲述故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诱导读者利用自身现实生活的体验,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再创作,使之跨越空间,消除时代隔阂,更加贴近现实世界,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7.
关怀伦理学家认为,女性道德思维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它强调人际关系与责任而不是原则与权利的重要性;在处理道德两难问题中,诉诸特殊的境遇,而不是诉诸普遍的原则。这些特点使得关怀伦理成为不同于现代西方主流伦理思想(即正义与规则伦理)的“另一种声音”。而且这种“不同的声音”不仅仅来自于西方伦理传统的内部,而且也来自于西方伦理传统之外的其他伦理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不同的声音”也就是一种呼唤伦理学多元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清朝蒲松龄的《促织》和奥地利现代派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两篇虽然在艺术手法上各有千秋,但却表达了共同的写异化,反现实主题的优秀作品。他们在各自国度开创了写异化的先声。本文围绕异化主题、异化本质、艺术手法三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西方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差异性伦理,而其差异性伦理又与其性别伦理相辅相戍。西方女性主义译论就建立在这种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其性别伦理视角对翻译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提高了翻译的地位;指出了翻译准则的先验性;揭示了翻译行为的价值取向,从而弥补了传统翻译观的许多缺陷。但是,翻译伦理与陛别伦理并不等同,西方女性主义译论的性别伦理视角不但造成了翻译理论的泛政治化,而且抛弃了同一性伦理,甚至带有东方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0.
象征是小说的一个很普遍的修辞现象。它的巧妙运用能恰到好处地突出主题。劳伦斯是运用象征的大师,象征手法在他的以下作品中具有三种特性:双重性,依附性,具象性。把握好其小说里的象征是理解其小说主题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