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矿区GPS网投影带和投影面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许多矿区远离国家3°带中央子午线或是地势较高,造成GPS控制网的边长尺度与开采水平以及地面实际测量的边长尺度不相一致,产生长度投影变形,从而使其成果不能满足1:500比例尺测图和施工放样以及巷道贯通的精度要求这一重要的技术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将实测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上和将参考椭球面上的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变形影响规律,讨论限制和减小这种投影变形影响的理论方法.提出了合理选择投影带和投影面的具体方案,并以大同矿区GPS网平面坐标系统建立中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GP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水平,研制了集GPS电子测量规范、适合多类型GPS接收机外业记录的电子手簿、岩土工程监测任务模拟软件和结果分析软件及岩土工程GPS监测网的优化设计于一体的面向岩土工程监测的GPS测量软件系统,并讨论了GPS网的基线重复性检核、同步环检核、异步环检核、坐标转换、网平差、GPS监测网的优化设计和形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等关键问题.最后,通过对辽宁省抚顺地区的某矿区进行边坡变形监测的研究,验证了该软件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监测精度,完全能够满足岩土工程监测的要求.图4,表3,参12.  相似文献   

3.
公路勘测GPS首级控制网的内业平差优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GPS建立公路勘测首级控制网时,控制网本身特性决定了异步环边长较为悬殊,若按常规方法将所有合格的基线一同进行平差则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本文从工程应用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处理方法,此法的实质就是在内业平差处理时将形成异步环的较长边仅用于基线成果的检核,不纳入网平差计算的范畴,在不损失观测值精度的前提下能以较大幅度提高整个GPS网的点位精度,工程实践表明,此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顾民贵  徐桂花 《科技信息》2008,(36):130-131
在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过程中,对加密控制网进行了大地测量和GPS测量,以比较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比较结果表明,用GPS测量法建立工程施工控制网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GPS相对定位技术已经在测绘、交通、城建、国土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平面相对定位精度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结合GPS定位测的各种优点,将GPS相对定位技术引入桥梁控制网的测量和基础放样,无论对GPS技术本身的发展还是对桥梁测量控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主要就GPS技术在桥梁测量控制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从GPS基本原理出发,论述了控制网的布设、特别对桥梁控制网设计、选点、布设以及精度分析做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张肃项目大桥GPS控制网控制测量和基础放样的实例,对GPS在桥梁测量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GPS相对定位技术完全能够应用于桥梁平面控制网和GPS RTK技术满足桥梁基础放样精度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相山铀矿田矿区E级GPS控制网投影变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杨  周世健  朱煜峰 《江西科学》2011,29(2):197-199,215
矿区GPS控制网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经过了高斯投影必定产生高斯投影变形和高程面归算变形.基于相山铀矿田的GPS网建网工程实例,结合矿区施工控制网的高斯投影变形理论和矿区施工测量的特点,分析其原因及变形程度,对其边长改化具体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佳方法对其变换,达到提高矿区平面控制网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VRS RTK在地籍测量中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地籍测量外业要求时间短、精度较高等技术问题,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某市城区采用了VRSRTK技术建立测量控制网。通过成果分析得知,由于基于载波相位的GPS相对定位具有较高精度,只要控制网变形可以忽略或者进行建模,则不需要进行相邻控制点的联测,因此布设VRSRTK是非常适合的,减少了传统控制网埋石造标工作量。在RTK多测站解算中,建立了由电离层、对流层和卫星轨道引起的GPS观测误差在空间和时间的相关模型,得出在人口密集或重要经济地区布设局域GPS网的设计与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8.
毛文斌 《科技信息》2010,(6):60-61,62
GPS测量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领域,给测绘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在施测GPS网时,当同步图形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其精度有所不同,有的差别很大。本文旨在对不同情况下所施测的GPS网的精度进行分析。通过实际布设边连式网形,点连式网形,运用测绘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边连式布网时,因为网形的结构强度大,观测数据平差后的点位的精度比点连式观测数据平差后的点位的精度高。有了以上研究的结论,对于测量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GPS定位技术对天荒坪上水库大坝进行了变形监测试验,针对其地形和地势条件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减弱误差的有效方法和提高精度的措施,并对其监测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GPS技术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大坝变形监测的要求,验证了GPS定位技术在大坝变形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布设施工控制网采用GPS与经典联合网解算,联合网平差前,要把GPS网高斯平面上的边长化归到测区平均高程面(或任务书要求的高程面)。然后和化归到测区平均高程面的测距边、方向值组成联合网再进行平差。  相似文献   

11.
一种高性能GPS接收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高性能GPS接收机的设计及说明其原理、LNA单元的详细电路。该接收机采用了SiRFSta,Ⅱ芯片组,具有较佳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新型GPS车载终端.该终端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体积小、超低功耗、抗震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给出了车栽终端硬件结构总体设计,具体给出了车栽终端模块硬件设计电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笔者在双星GPS操作系统中的相关工作经验,以GPS/GLONASS多星系接收机的特点及精度分析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GPS及GPS/GLONASS多星系可见卫星数及定位精度优势,论文首先分析了GPS与GLONASS系统在总体性能上的差异,进而分析了GPS/GLONASS多星系接收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试验,探讨了不同截止高度角下的GPS及GPS/GLONASS多星系接收的可见卫星数和GDOP值,分析了不同地区GPS及GPS/GLONASS多星系DPO值及可见星数,结果证明了GPS/GLONASS多星系的优势,最后分析了GPS/GLONASS多星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笔者在双星GPS操作系统中的相关工作经验,以GPS与GLONASS集成接收机的特点及精度分析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GPS及GPS/GLONASS组合可见卫星数及定位精度优势,论文首先分析了GPS与GLONASS系统在总体性能上的差异,进而分析了GPS/GLONASS集成接收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试验,探讨了不同截止高度角下的GPS及GPS/GLONASS组合的可见卫星数和GDOP值,分析了不同地区GPS及GPS/GLONASS组合DPO值及可见星数,结果证明了GPS/GLONASS组合的优势,最后分析了GPS/GLONASS组合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一种改进的GPS模糊度空间搜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GPS动态定位的模糊度搜索效率,针对LAMBDA算法整数搜索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搜索椭球体积尺度的取值方法,引入了空间选择性搜索的思想,研究了一种改进的GPS模糊度空间搜索算法,利用多维模拟数据和低维实测数据对该改进算法的搜索效率进行了检验,并利用GPS实测数据对该改进搜索算法求解模糊度的正确性和提...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目前大型桥梁动态变形监测成本过高及大型桥梁短时间内动态变化大的问题,建立了可应用于大型桥梁的GPS一机多天线动态变形监测系统,解决了工程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而根据桥梁动态变化特点提出了GPS双历元动态变形监测方法,并将该监测系统应用于杭州钱塘江三桥试验.连续数月稳定运行表明,该系统具有全自动、计算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实时性好等优点,但由于市区卫星信号容易受遮挡,GPS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因此结合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技术,可以提高地图匹配算法的匹配精度.根据航向角、道路倾角以及定位点到候选路段的距离等信息,对车辆导航系统中的地图匹配算法进行分析研究,在已有权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方位信息度地图匹配的改进算法,并利用MATLAB环境下进行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辽阳县首山镇新城规划施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需要,在该测区应用GPS技术建立了GPS-E级测图控制网,本文从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过程、数据处理、精度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地籍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深度探讨了地籍测量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技术总结,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笔者基于多年的工程测量经验,结合阅读的大量相关文献,从工程测量学的新定义出发,论述了测量学的现代发展对测量学传统定义的颠覆,其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对阅读文献的理解,总结了工程测量的五个发展方向,希望能引起测量工程学方向发展展望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