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20世纪绵延甚久的革命乌托邦视域里,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是一个"异薮"。迥异于同时代左翼革命乌托邦如火如荼的激情想象,老舍以"归来者"身份展开的《猫城记》显示出客观、冷峻而不失讽喻的反乌托邦叙事风范。而有关暴力人性的想象性叙事更豁显批判的锋芒,以及预知未来的思想穿透力。  相似文献   

2.
英国19世纪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作为时代道德的扫描仪和良知的打印机,通过持续不断地关注底层和良知的方式为世人构建了一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世界,相反相成了那个伟大的物质世界,赢得了他个人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同时也为英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本文在对狄更斯的缅怀和对《双城记》的再读以及对小说中重点情节再现的基础上,从狄更斯以及《双城记》看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分析了人类文化强大的载体在于"以人为本";打造文化强国的基础在于"正视问题";最终提出了"最好的时代"期待"狄更斯式"的伟大作家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3.
《猫城记》在老舍的喜剧性小说中别具一格,此前那种借重俏皮语言与招笑动作的表层幽默入了,代之以发自事实本身的深层幽默,讽刺的锋芒由温婉向尖锐,锋芒所指向偏重于文化,性格扩展到社会,文化,历史,现实诸多方面与层次,它以寓言体构筑起一个奇特的象喻世界,以荒诞的形式能及了中国社会与国民性的沉疔痼疾,历史大写意与工笔细描,超越性的鸟瞰与痛楚的体验等,构成了极有强力的叙事空间,无论是其宽广深远的内涵,还是怪诞别致的叙事,都给人以回味不尽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其中包涵了诸多的温情元素。但透过全书,我们却可以深刻领悟到鲁迅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即对封建制度、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最透彻最尖锐的批判。鲁迅文化批判意识的形成表明了其对社会国民精神状态绝望感的反抗,是其“反抗绝望”这一人生主题的有力体现。  相似文献   

5.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这部文学作品中非常详细地记录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居住、生活、思考的整个过程。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解读,我们对梭罗对世界、自然、生命等多个方面的理解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从批判精神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刻剖析,全面展现梭罗的精神世界,对梭罗这部作品的理解向更深的层次进展。  相似文献   

6.
《双城记》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部力作,作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写当时的人与人之间的恩怨和仇恨。从作品中作者对善良、正直的赞扬,对复仇者暴力行为的否定,可以感受到作者所具有的人本精神和明确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7.
论《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城记》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一部力作,作者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写当时的人与人之间的恩怨和仇恨。从作品中作者对善良、正直的赞扬,对复仇者暴力行为的否定,可以感受到作者所具有的人本精神和明确的政治倾向。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是妇女解放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追求整体和谐与生命解放,反对压迫。生态女性主义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平等相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共同繁荣。本文旨在运用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分析海明威在《雨中的猫》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果园城记》是师陀的代表作,标志着师陀小说创作的成熟.对《果园城记》的研究自作品问世至今也有60余年了,本文以1990年为界对现有的《果园城记》研究成果作一个综述,以利于该项研究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10.
老舍抗战时期的喜剧呈现出政治讽刺与文化批判相交织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深厚而丰富的文化意蕴日益显示出巨大的魅力。三幕喜剧《面子问题》就是其中历史文化意蕴最为丰厚的一部,它对“面子问题”这一“中国精神的纲领”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从而成为老舍的喜剧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喜剧史上一部耐人寻味、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师陀作于抗战时期的小说集《果园城记》是一部有着深刻象征含义的文化反思型小说,民族的灾难使师陀客观冷静地反省着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完成了对于乡土中国的想象和批判:它既指向中国传统文化,更指向乡土中国进入现代后的文化生存困境。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象征上,作家都实现了此种目的。  相似文献   

12.
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同时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一生作品颇丰,其创作内容最重要的特征是宣传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其中以《双城记》最具有代表性.《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封建贵族的恶行.本文从小说中人物进行分析,从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3.
《果园城记》作为师陀“最得意的短篇小说集”,对其的研究从最初的一篇文章定基调(唐迪文的一篇《果园城记》的评论文章对其进行了感悟式的阐释),完成了《果园城记》最初的定位工作。但接下来三十多年的沉寂却使得原本可以拓展的期待视野一度被终止,呈现出研究视域真空化的局面,中断了进一步交流和延伸的可能。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和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评介,文本的重新阐释成为可能,《果园城记》的多向度研究格局迅速打开,许多尚未阐释的空间很快得到填补。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猫城记》中厚重的时代感、历史感,剖析了老舍不断求索国民灵魂的特质和使命感,力求探究老舍浓重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5.
师陀是我国现代乡土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果园城记》以感伤抒情的笔调描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乡镇世界的小人物的故事,表达了他对故乡既爱又憎的矛盾情感;他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田园般"美丽的中原小城;他的小说"散而不淡,沉郁感伤,舒缓自如",平静的叙述背后掩藏着作者对小人物深切的同情和怜悯,深刻揭示了旧时代下层平民的悲剧性命运。  相似文献   

16.
谈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爽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6):103-105
狄更斯小说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他的多部小说都表现了这一点,其中更以《双城记》为代表。本文详细阐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双城记》中的体现并对之加以剖析。指出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优秀代表作,他真实地描绘了"老实,规矩,要强"的人力车夫祥子堕落的过程,又是一个命运和精神两方面都向车夫群体认同的过程。对这一悲剧充满激情的叙说,透出的是老舍温厚的人道情怀。  相似文献   

18.
《双城记》是狄更斯以18世纪法国革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借助于意象巧妙地突出主题、揭示人物性格,通过得伐日太太的编织,将所有人物、情节串联起来,并借此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9.
《双城记》的人物形象塑造及其价值意蕴新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以18世纪末法国革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对以侯爵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德伐石太太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雅各宾派,均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鞭挞,讴歌了卡尔登代人受死的英勇壮举和献身精神。在摆脱了过去长期形成的“文学政治化”的倾向之后研读这部作品,应对该书的价值意蕴和认识功能重新进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史研究的核心,一直都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色。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每一位哲学家都无法避免地要论及形而上学。康德哲学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对传统形而上学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哲学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通过这本著作来反思当代形而上学,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转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