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全才,他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试从苏轼谐谑诗的功效来诠释苏轼化解苦难的独特人生方式,进而审视苏轼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2.
苏轼开创豪放旷达词风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豪放旷达的词风为历代所称颂,为什么苏轼能打破词自产生以来一直延续的婉约缠绵的传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呢?文章从词本身发展的规律,苏轼所生活的社会时代和他的个性与修养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结合艺术鉴赏和适当考证,确定苏轼咏物词为50首,进而探讨了苏轼咏物词的艺术特色,认为苏词咏物善于略貌取神,烘托泻染,拟人映衬,与抒情叙事说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咏物词的艺术境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说,苏轼在咏物词的创作上都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少了苏轼的一笔则显得不完整;在词史上,漏了豪放派则不成其为词史,而叙述豪放词派时没有苏轼的话,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同样,在敬文史上,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彪炳千古的,千百年来,研究苏轼的专著和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大都集中于对他的诗词研究上,  相似文献   

5.
朱熹于苏轼词学的接受,已超越词体的学习模仿,攀升至人生态度的欣赏接受,从而在《晦庵词》中体现出“浩然自得”的清旷词风,形成与南宋理学词家迥异的风格,既是对当时南宋词风的接受与反映,也是对理学与词学之间关系的开拓。  相似文献   

6.
苏轼词在风格上有多种多样的创新,但其主要风格是什么?本文就旷达的概念、苏轼的思想性格、词作的数量三方面论述了东坡词的主要风格应是旷达,并结合词作指出了旷达风格的具体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彭涛 《科技信息》2012,(30):205-205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坛的一代宗师,"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志、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毕究"。(王十朋《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序》)他一生历经两次外任三次遭贬的坎坷遭遇,但处逆境而不沉沦,居囹囫而心怀天下。他遍涉各家学问,但不拾人牙慧,在前人的基础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创宋词豪放一派,提高了词品。本文拟从苏轼词的创作的角度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8.
北宋时期,潘阆首先在词中写意城市风光,柳永则真正开拓了以词描摹城市风情的新境域,张先对此也有贡献;韩琦、苏轼、仲殊、秦观、周邦彦等词人则继续把城市风情词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王可喜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5):86-87,91
在推尊词体,提高词的文学地位的努力中,苏轼在“词为诗裔”的观念指导下,“以诗为词”,开拓词的题材范围,增强词的表现力,从而提高词的地位,而李清照则强调词“别是一家”,将词的音乐性和文学性相结合,让词成为与诗比肩的一种文学样式,同样提高了词的地位。途径不同,然而殊途同归,达到了提高词的地位的共同目的。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诸方面展现的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而又全面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且尤以词的成就最高。他在《东坡乐府》中保存下来的三百多首词,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词的出现,标志着词这一新型文学样式,于柳永之后,再来了一次更新、更彻底的历史变革。苏轼以前的词人,他们的认识局限于“词为诗余”,乃文人末技,不过佐歌  相似文献   

11.
杨忠 《长春大学学报》2001,11(4):52-55,61
豪放词是苏词中的精华,但是他的豪放词并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是基于其人生豪气的积聚以致勃发而形成的,苏轼的人生豪气经过了初生与初步形成期,发展与挫折期和回转与勃发期三个阶段的漫长积聚之后,才勃发为豪放词。  相似文献   

12.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以诗为词”构成了苏词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真正成熟是其密州词。密州词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一、名篇佳作迭出;二、基于密州词作,他提出了词“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和“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密州时期其“以诗为词”的创作已经非常自觉、成熟,成为黄州词论的先期实践,为此后苏轼词呈现出“自是一家”的面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密州词是他改革词体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今人对苏轼的豪放词己经认同甚至赞赏,但在以婉约词为霸主地位的北宋词坛,苏轼的豪放词一出现,便引起了天下舆论哗然,明眼人一下就看出苏轼是在“以诗为词”,皆“句读不葺之诗耳”。  相似文献   

14.
提起苏轼的词,许多人往往举《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为例,似乎苏轼的整个词的风格倾向就可以从这几首词得到说明,这对一般读者来说是没有责任的;奇怪的是某些内行,仅凭苏轼的几首豪放词就对苏轼词的风格、风格基调下结论,认为苏词已经形成了“豪放风格”,以致成了“风格基调”,或说苏轼是”豪放派”的领袖”或“代表词人”。这不仅仅是误解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在治学方法上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5.
沈祖棻的词作同个人同时代同二十世纪词体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她的词作境界阔大,国家民族意识与女性意识有机结合,运用连章组词的形式,展现丰富深广的社会内容,扩大了词的题材,充实了词的内容,对传统词作作了有力的突破,同时继承传统词作旨隐辞微、含蓄蕴藉的方法保持词的美的特质,对二十世纪词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开拓与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丰家喜 《科技资讯》2010,(21):239-239
苏轼是浪漫主义词人,已成定论。论者多循其革新解放精神和浪漫主义情调进行研究,而对苏轼的现实主义词风进行系统论述的则为少见。本文就苏轼的人生轨迹对其现实主义词风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此一曲《念娇奴》已使苏轼不朽.诚如其言,历史的风涛公正而无情,大浪淘尽泥沙,历史选择了自己的伟人在文学的领地上,豪杰毕出,各领风骚,时至北宋,中国文学有了苏轼,凭添了几多内涵、才情与风韵!于诗于文于词,成就卓著.单论词,“词至东坡,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①今人袁行霈先生说:“苏轼一个人为词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相当于陈子昂和李白两个人对唐诗的贡献”②因了苏轼非凡的创造力,词成为有宋一代三百余年间的代表文学,自此中国文学诗、文、词鼎足而立 苏轼以自己的词作开创了一代词风,于词史上有空前绝后的地位,自然词这种独特的文学式样也深刻地反映了苏轼的“内在宇宙”.苏轼一生作词三百余首,词中记载了他大半生的坎坷.笔者试从其词中觅其心路历程,看其人生境界,他经历过两次“在朝——外任——流放”的过程,历顺境逆境,经大起大落.试以其人生转折点为界限,分黄州以前词、黄州词,惠州儋耳词三段述之.  相似文献   

18.
张先是第一个大量使用题序的词人,张先词的题序内容丰富多彩,记录士大夫交游唱和的题序使词带有了诗化的特点。散文化的题序使词带有叙事的色彩。张先与苏轼在熙宁年间交往甚密,资料表明两人有师法相传的关系,张先词在题序上的创新,对苏轼以诗为词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黄山谷的艳词创作,从内容上看,山谷艳词是对敦煌民间恋情词及柳永艳情词的继承和开拓,它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就其艺术个性而言,山谷艳词具有通俗的民间词风格,最后,指出其艳词创作的曲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苏轼的人格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他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达到了中国士大夫人格的最高境界.苏轼的这种人格境界使他在文学上作出了卓异的贡献,尤其表现在对词的雅化方面.苏轼使词雅化的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词来表现深厚的文化意蕴;二是"以诗为词";三是词中富有理趣.苏轼使词摆脱了乐曲附庸的地位,成为独立、自由的新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