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科技智囊》2009,(12):12-23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胡锦涛  相似文献   

2.
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的"新耶路撒冷",其核心内容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具有崭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总体性概念,它反映了现代社会生成、发展的总体性过程和特征。我们可以从历史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去理解和规范现代性。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态度是辩证的,即对于现代性的历史价值的积极肯定和对于现代性的负面价值的深刻批判。反省批判现代性的目的是重建现代性。实践是重建现代性的根本方法,共产主义革命是重建现代性的现实运动。  相似文献   

4.
启蒙所构筑的自由在现代性条件下显示出了内在的悖论,如何超越现代性从而真正实现人的自由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阿伦特认为超越现代性的唯一出路是"政治的回归",而马克思则以历史辩证法来超越现代性为人类的自由的实现奠定现实的基础。事实上只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人类指明了自由实现的真正道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全面人"思想的理想取向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对宗教神学进行批判,以此来完成和实现由"抽象的人"走向人世间的"现实中的人"的转变;第二阶段,通过对现实中的所造成的"畸形人"、"片面人"的社会制度的批判,来实现人性的复归;第三阶段,通过塑造自由发展的"全面人"来实现人类的高级社会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全面人"思想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着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无论是从理论性还是实践性上都要求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本文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依据入手,展开对这一理论的主体"每个人"以及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三方面的内容阐释,最后指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曹晨 《科技信息》2011,(15):J0219-J0219,J0221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个性自由与人类解放是同一的历史过程,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出发点和归宿,消灭私有制,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这一重要理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的本质是对美的个别现象中共性存在的高度概括,它具有必然性也具有普遍性;美产生于有对象性的实践中,人对自然的实践使自然从异己的变成为人的,社会实践使得人类社会从原始进化到共产主义,人的实践也造就了自身人化;实践中主体自由的外在表现就是美,但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自由是虚幻的自由,损害社会整体利益的自由是虚假的自由,违背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是虚伪的自由;美的本质是实践自由,其中实践保证了美的本质的必然性,自由则保证了美的本质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9.
审美现代性是近现代以来西方学界一个重要的理论话题。在西方学者那里,审美现代性是与社会现代性相对立的概念,审美现代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挥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自律性的审美和艺术来批判物化现实,抵抗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对社会的控制,但也陷入了对历史进步的怀疑和悲观主义情绪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看到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不仅有对抗的一面,更有结合和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一面。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既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性的积极作用和进步意义,审美现代性的发展有赖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主张通过审美现代性克服社会现代性的阶段局限性、特定时期的片面性,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认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从自然界生成的历史,人通过劳动实现和确证自己“自由自觉”的本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出现,人类进入私有制社会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人的劳动、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但在这种否定形式的发展中,又创造了和包含着积极的成果。资本主义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后一个对抗形式。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在于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以此标地志真正人类社会的开始。在共产主义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才能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启蒙时代》叙述的是南下革命干部子弟与市民社会相遇的故事。它细腻地表现出革命后新的时代语境下市民社会的特点。革命在中国城市的目标首先体现为“将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清除与劳动者无关的滋生堕落的消费场所和空间。也因此,上海在1960年代发展出新的市民生活方式,以前的资产阶级趣味蜕变成一种含蓄的生活情趣和美学上的享受,特殊经历和经验转化为一种颇具魅力的气质。而相形之下,那种抽象精神,似乎没有什么魅力可言,那些秉承这类抽象精神的干部子弟们投入到市民社会的汪洋大海中,摆脱了抽象的纠缠,获得一个自然的、人性的自我。如此,革命似乎不是为了超越市民社会,相反,在某种意义上,革命是为了回归市民社会。革命和启蒙是什么样的关系?谁“启”谁的“蒙”?《启蒙时代》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一环,它具有与法国启蒙运动不同的背景与特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如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等人,同样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最早出现的"现代"概念主要指的是人类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某一特定时期,兼具时间与价值意蕴。而从"特性"的角度界定现代性,把现代性区分为文化精神心理与社会制度结构两个维度,也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显然,这两种意义上的现代性都与启蒙运动有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乌托邦共同体思想是拯救现代性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的尝试。它产生于启蒙运动下,人文主义是其出发点,人对幸福的追求是其理论预设;启蒙理性是其批判现实的理论武器;天才和精英人物是完成其设计方案的主体;公共福利与个人幸福相一致的社会共同体是其最高价值诉求;空想性是其由特定历史状况所造成的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产业化的提出有其合理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要求,尤其是在后现代社会范式下,教育产业的本质特征—人的生产、人本主义的生产,将克服工业社会带给人类的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范式带给人类的困境或将得到根本的解决,知识经济凸现的教育产业化将构筑一个后现代社会范式的基础。教育产业将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产业,是两种社会范式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6.
信仰作为精神事件表现出即情感即理性的倾向,是人的绝对超越性的表征,其发生根源于人对自身生存意义的追寻.基于人本主义逻辑的启蒙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在知性的高扬中开启了人类生活的世俗化进程.在市场经济与大众文化的双重夹击中,传统社会所信奉的绝对价值土崩瓦解,信仰的失落成为现代社会不得不承受的精神苦难.然而苦难总是与拯救共生.信仰的提升只能来自于人从沉沦中的自拔.这种自拔根源于理性的自我范导,因为理性的本性是自由.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社会流动的加快,移民和移民社会已经普遍存在。作为人类生活共同体的一种类型,移民社会特有的内涵及其多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对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政策和社会和谐提出了挑战。因此,研究移民、移民社会问题,构建移民社会学理论体系,开创社会学的新兴分支学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界和民间解读奥古斯丁以及中世纪的修道理想的困难在于,受到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各种世俗化思潮的冲击,浸润于我们自己通俗文化中对佛教修行的误解和非议,我们一直把注意力狭隘地放在独身这一修道生活的特殊层面上,认为这是违背自然的,甚至是虚伪的。西方学者对修道传统的解释更多地是追溯到古典文化,尤其是其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强调这一思想传统在灵魂与肉体之间所构建的张力对基督教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以奥古斯丁涉及修道问题的文本为研究对象,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分析方法和现代社会史研究的思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基督教修道传统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中,修道代表着一种积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而绝非是禁欲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末,康德就“启蒙”问题第一次做了哲学上的阐释。康德认为,启蒙就是理性的不成熟状态到成熟状态的过程,理性的成熟状态表现为:理性的公开使用和理性的私下使用之间的和谐运作,启蒙意味着思维方式的变革,意味着人从国家机器的全面附属中获得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人”,同时又在一种规则之中。而一百多年后,福柯又旧话重提,认为康德对“启蒙”的回答标志着悄然切入某个问题的思想史,它对启蒙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从否定启蒙的方式来界定启蒙,这种态度称其为“现代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唐宋之后,佛教各宗大都式微,惟有禅宗盛行.惠能禅用心灵去证悟佛法,用生命去把握佛法,用实践去诠释佛法,因之对中国心性文化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禅,而要了解禅,就必须对惠能及其<坛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