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拟散射实验是α粒子散射实验宏观尺度上的模拟,但以前的模拟散射实验只是测靶的尺度,本实验介绍用模拟散射的方法描绘出靶的外形.这原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实验的内容,经过改进后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汤姆逊模型不足以说明a粒子散射实验中的大角散射,而a粒子的大角散射实验却充分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即:卢瑟福模型).现利用正弦函数的值域和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卢瑟福模型可能发生大角散射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基于Mie散射理论,对水介质中碳微球颗粒光散射的性质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得到了散射强度与散射角、散射强度与粒子半径以及光学截面与入射波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粒子的前向散射占优势;在入射波长确定的情况下,粒子的半径越大,前向散射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气溶胶粒子的球形和旋转椭球两种模型的吸收效应对散射光强分布的影响. 文中使用Mie散射理论和T矩阵两种方法,分别得到了球形粒子和旋转椭球粒子对正入射的偏振光和非偏振光散射的散射光强随散射角的变化关系,同时,给出了气溶胶粒子的吸收效应对后向散射光强影响的仿真结果. 根据计算出的结果模拟得到了后向散射光强与球形气溶胶粒子的吸收效应成指数关系,而与旋转椭球气溶胶粒子吸收效应成非线性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首先讨论粒子散射的唯象分类,并进行分析.然后重点探讨实验揭示的波形截面,而且用VdW公式及其推广进行解释.最后对各种散射进行总结,并提出描述波形截面的14种可能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难以在实验室中完成.本文以α粒子散射为例,说明了用C语言进行计算机模拟普通物理实验的过程,提出了一种普通物理实验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把Williams的多重散射理论用到乳胶技术中,讨论了相对论双电荷粒子在G5乳胶中的多重散射。对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散射常数及散射偏差进行了评述,当单元长为10—104um时,散射常数的变化范围是20.9≤K=K_∞≤31.0。同时给出利用MBH—8M显微镜测量的12A Gev的a粒子在G5乳胶中的多重散射.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Mie散射理论出发,计算了球形粒子的散射光强以及散射相位函数,并利用Matlab程序编程计算并画出了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能量分布情况,并分析了粒子尺度对散射能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Stokes矢量描述光的偏振状态,光学器件对光的作用,用相应的Mueller矩阵表示,根据散射介质的对称性,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生物组织背向散射Mueller矩阵的分布,对球形粒子组成的散射介质,画出了各Mueller矩阵元随方位角的分布图,与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由球形散射粒子组成的不同粒子直径、不同浓度的散射介质,其背向散射Mueller矩阵的分布花样具有相似性,要区分各散射介质中散射粒子的大小、浓度等特征,必须细致的研究散射介质背向散射Mueller矩阵分布花样强度随径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雷达反射率因子受云中冰晶粒子空气含量以及多次散射效应的影响.首先利用Debye理论计算不同空气含量下冰晶粒子的等效介电常数,之后利用基于矩量法的FEKO软件计算了不同空气含量下的RCS,结果表明:后向散射能量会随空气含量的增大而减小.针对云中粒子多次散射对雷达探测的影响,首先利用FEKO软件研究六种相同的非球形粒子的RCS随间距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最小互散射值均大于不考虑多次散射效应时的RCS;为了研究粒子的空间位置对散射截面的影响,利用HFSS软件研究了两个球形粒子的散射情况,结果表明:RCS增大或减小与粒子间相对位置有关;最后利用FEKO软件计算了多个非球形粒子组成的粒子群时的互散射问题对雷达后向散射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散射效应的RCS结果小于不考虑互散射的结果,因此多次散射增大或者减少后向散射的能量主要取决于各个粒子散射回波的相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