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三坐标测量机作为一种现代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高校开展三坐标测量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先进制造技术,激发创新思维。探讨了如何充分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分析和研究了相关实验环节的设置和实施细节,形成一套以综合性、创新性和开放性为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该实验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三坐标测量机在现代制造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而三坐标测量机在对复杂特征零件进行编程测量主要是以五轴移动的方式,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测量的效率。该文以RationalDMIS软件及PH20测座为例,介绍了三坐标测量机五轴测量的方法,并以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五轴测量的过程,对于三坐标测量机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以计算机视觉预测量数据实现三坐标测量机自动布点的新方法。使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效率得到提高,通过计算机视觉测量快速性与三坐标测量机精确性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4.
误差补偿是一种有效提高三坐标测量机精度的方法.在简单介绍三坐标测量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三坐标测量机测量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的意义与现状,并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和结论.  相似文献   

5.
张杰 《甘肃科技》2014,30(19):108-110
三坐标测量机是产品逆向设计中数据采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通过对逆向工程的介绍,浅析了逆向工程的概念和流程,三坐标测量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并以鼠标为例详细叙述了利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逆向工程设计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6.
林建荣  黄志斌 《广东科技》2013,(10):185+149
三坐标测量机能够实现零件尺寸的高精度检测,但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使用三坐标测量机直接测量零件的尺寸,并与图纸作比对。介绍了基于三维数模的零件三坐标检测,详细说明了三维数模导入三坐标测量机、坐标系的对齐、工件坐标理论值与实际值的比较方法,并介绍了基于三维数模的零件三坐标检测的精度提高方法,以期为提高零件的精度检测提供部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根据移动桥式三坐标测量机非刚性效应测量误差的分布特征,对坐标测量机构件进行受力变形分析,进而对坐标测量机的非刚性效应测量误差进行分析,建立了三坐标测量机非刚性误差模型,为高精度坐标测量机的误差补偿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杨卫东 《科技信息》2012,(15):135-135,141
机械加工零件在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同轴度时,往往由于测量方法不当,会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本文讨论了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同轴度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悬臂式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对其各项误差源进行了分析,使用齐次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测量机的准刚体测量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几何误差模型对影响测量机精度较大的21项几何误差进行补偿。以在不提高制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测量机的整体精度。该数学模型为悬臂式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补偿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节式柔性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的三坐标测量相比关节式柔性三坐标测量机具有高度灵活性,这使之成为近年来坐标测量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结构的相似性,关节式坐标测量机测量模型可采用Denavit-Hartenberg方法.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得出坐标转换矩阵,并将其应用于关节式柔性三坐标测量机建模.  相似文献   

11.
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自动化及其相关专业的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文讨论了该课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这些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及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工程实际项目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从电子测量的发展趋势和目前电子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思路,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包括:改善实验硬件条件、改革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等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使电子测量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更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培养出的学生在测量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对传统土木工程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加强实践教学基本建设是保证实验教学能否顺利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关键所在;实施实验室开放性实验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实验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实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职“DSP应用技术”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P应用技术"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知识面广,因此在高职院校,普遍反映该课程的教与学都存在较大困难.为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了学生感到难以掌握的原因,提出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角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该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大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采用分层递进和模块化教学模式,构建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考核方式,实现了从“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的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赢得了社会认可.  相似文献   

16.
秦坤 《实验室科学》2014,(4):123-125
专业实验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以泰山医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为例,阐述了提高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经验与体会,提出并实施了改革专业实验教学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几项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要想切实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必须要夯实基础,要求教师提高实验授课的能力,尽量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实践解决能力为目标,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工程教育的背景下,针对传统高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电工技术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切入点,从实验课堂讨论、工程实例讲解、实验仿真和演示实验室的建立四个方面,提出切实能够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工程科学、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倢婷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2):67-68,41
现代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智能系统、物联网系统的核心部件都是传感器。《传感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实验性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课程。传感器实验教学改革是摒弃传感器理论验证性实验,而采用与工程环境相似的物理参数测量实验,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选用、使用、安装、测量的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测量技术,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独立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实践创新的重要环节.按照“卓越计划”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提出建立分层次、多模块、校内外衔接有序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平台为中心训练学生核心能力,以校外实践基地为延伸训练学生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的有效接轨,推进卓越计划的有效实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