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羊草草地产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2.
在退化羊草草原上耕翻播种羊草Leymuschinensis)后,植物群落演替动态与群落特征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报导,通过对1984~1995年野外实地观察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羊草人工草地经过13年的替群落丰富度(rich-ness)有所增加,种类组成出现差异,群落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都为中期较高的峰型变化规律,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在后期有明显增加,羊草的重要值为前期迅速增加,中期相  相似文献   

3.
人工羊草草地演替过程中格局多样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格局多样性的概念,人工羊草草地演替过程中格局多样性的变化及其机制,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分布格局由最初的均匀型向聚集型及与其它杂类草混生型转变,在群落中少数几个物种起作用的格局逐渐被多个物种共同起作用的格局代替。  相似文献   

4.
5.
脱落酸对羊草人工草地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羊草人工草地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的羊草喷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分析了脱落酸对羊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羊草产量和品质均比对照有所提高,以0.01 mmol/L的处理效果最佳,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5.17%和3.8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94%,6.15%,16.14%.喷施脱落酸可提高羊草产量,改善羊草品质.  相似文献   

6.
放牧干扰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年在中国东北中部的松嫩平原羊草草地研究了放牧对土壤生境,植物种群,生活型,群落结构和生物担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增加,土壤容重和土壤PH逐渐增加,特别是重度放牧后,增加显著,但土壤水分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却随放扩强度增加而逐渐下降,重度放牧阶段,土壤水分和有机质含量比轻度放牧阶段分别下降了22.3%和43.2%。  相似文献   

7.
不同刈割条件下的人工草地羊草叶片的再生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组织转化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工草地上不同刈割起始时期、留茬高度以及刈割频率对羊草叶片伸长率、萎蔫率、发生率和枯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刈割起始时期之间,刈后第一周至第四周叶片伸长率和发生率差异均显著(P<0.05),叶片萎蔫率和枯死率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刈割次数间除第一周叶片萎蔫率差异显著(P<0.05),第四周叶片萎蔫率差异极显著(P<0.01)外,其他各参数差异均不显著;留茬高度间除6月份刈割处理第一周、第二周叶片伸长率差异极显著(P<0.01),6月份刈割处理第四周叶片伸长率、第一周叶片发生率及8月份刈割处理第四周叶片伸长率差异显著(P<0.05)外,其他各参数差异均不显著。最佳刈割时期和最佳刈割强度要综合多种因素来确定,根据本实验结果,仅就叶片的再生动态角度考虑,6月份开始刈割,留茬高度8cm,叶片再生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羊草人工草地上的羊草,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对羊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地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以2×10-4 mmol·L-1处理效果最佳.羊草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6.23%和4.6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52%、9.76%、32.75%.外施BR可增加羊草产量,改善羊草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羊草人工草地上的羊草,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对羊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地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以2×10-4mmol.L-1处理效果最佳。羊草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6.23%和4.61%,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52%、9.76%、32.75%。外施BR可增加羊草产量,改善羊草品质。  相似文献   

10.
新疆草地植被的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4年对新疆地区的草地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据此估算了新疆6种主要草地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密度和总量,并探讨了草地地上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草原类型中,荒漠草原的地上生物量密度最小 (34.9 g C·m-2),草甸草原最大 (87.3 g C·m-2),而典型草原 (53.2 g C·m-2)和高寒草原 (47.7 g C·m-2)介于两者之间;草甸类型中,山地草甸 (117.4 g C·m-2)的地上生物量密度显著高于高寒草甸 (58.1 g C·m-2)。6种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总量为14.65 Tg C,约占全国的10%。地上生物量主要集中于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两者占总量的41.7%;其次是典型草原、山地草甸和荒漠草原,分别占19.0%、18.3%和14.6%;草甸草原因分布面积小而使得其地上生物量最小,仅占总量的6.4%。草原和草甸地上生物量的控制因子存在差异:草原地上生物量主要受降水控制,而草甸地上生物量则与温度相关。除受气候影响外,草原地上生物量还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总氮含量正相关,而草甸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土壤总氮含量均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反演草地地上生物量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利用2002年5~9月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NDVI及同期地上生物量(ANPP)资料,分别按照5个月份、4种草地类型、2种植被指数,建立了VI-ANPP的线性模型和幂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地面样地采样时间对模型影响较大,7月份模型相关性高,6,9月份相关性低.按照4种草地类型,草甸和典型草地模型相关性高,沙地和荒漠模型相关性低.按照植被指数,月份EVI-ANPP的相关性比NDVI-ANPP的相关性普遍提高,尤其是草地已经开始衰退的9月份;但草地类型EVI-ANPP的相关性只有在草甸和荒漠这两种草地中有明显改善,而在典型草地和沙地草地中相关性降低.按照不同模型类型,幂函数模型比线性模型的相关性普遍提高,只有当线性模型已经很好的草甸才例外.如果只使用5,7,8三个月的样地建立VI-ANPP模型,则相关性普遍提高.NDVI-ANPP线性模型的R2由原来的0.49增加为0.59,NDVI-ANPP幂模型的R2由原来的0.54增加为0.71;EVI-ANPP线性模型的R2由原来的0.52增加为0.63,NDVI-ANPP线性模型的R2由原来的0.55增加为0.73.在这种普遍增长趋势下,只有荒漠草地的EVI-ANPP线性模型的R2由原来的0.54降低为0.46.  相似文献   

12.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松嫩平原羊草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微生物数量的研究发现,随着羊草的生长发育,根际微生物数量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表现为羊草生长发育初期根际微生物数量较少,随着生长条件的改善,微生物生长繁殖逐渐加快,数量逐渐增大,果后营养期达最大值,然后又下降.对羊草根际微生物数量与地上生物量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羊草整个生育时期,根际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羊草地上生物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六种聚类分析方法将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划分为轻牧、适牧、重牧、过牧、极牧五个放牧演替阶段,并探讨不同放牧演替阶段下植被的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14.
羊草草原经过17年的割草,群落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主要种群的重要均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羊草和落草种群的变化尤其明显,而不同频率割草的实验系列中,种群生物量和羊草种群的重要值随割草的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时期割草的实验系列中,群落地下生物量随着割草时期的后移呈上升趋势,地上生物量和羊草种群重要值则是8月刈割受到影响较大,落草种群重要值的变化趋势与羊草基本相反。  相似文献   

15.
国立草地研究所位于日本中部的西那须地区,在其所辖人工草地的放牧试验区内,进行了以下实验:(1)研究不同放牧压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1974-1981年),(2)研究不同施肥水准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1982-1989年).在与上述相同的放牧样地内,除去了放牧条件的差异(以相同的放牧压和施肥水准),继续进行了5年的放牧试验(1990-1994).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包括新鲜的根和地下茎)的季节和年度变化较大,呈现出随着放牧年限增加而年年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土壤因素对羊草群落构成与种群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不同程度盐碱生境下羊草群落的生态分布及地上生物量作了研究,得出:影响羊草群落生态分布和生物量的主导因素是土壤含盐量和酸碱度(pH值),其中土壤含盐量是影响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并且以7月份最为显著,盐碱对羊草群落生物量影响还表现在不同盐碱生境下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割草频次对松嫩平原羊草草地生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年的1次割草处理,可使草地生产量提高9%,3次割草处理使总生产量降低11.4%。连续两年割草处理使草地生产量下降约50%。割草频次增加,草地实际收获量减少,各割草频次下,均以初次割草的收获量占总收获量的比重最大。割草处理对次年返青后群落中羊草生长不利,对糙隐子草和芦苇的分蘖有促进作用,1次和2次割草处理影响的差异较小,3次割草的影响作用明显。各割草频次均使草地枯枝落叶的积累量明显减少,1次割草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碾压和过度放牧践踏,导致草地土壤紧实度增大。为掌握羊草对紧实土壤的适应状况,用人工土柱研究了容重(kg.m-3)分别为1400.8(CK)、1557(T1)、1640(T2)、1706.3(T3)、1797.7(T4)的土壤对羊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紧实的增加(T1- T3),羊草构件密度显著增加,当土壤紧实度加重到T4梯度,构件密度显著降低。随着土壤紧实度的增加,羊草通过增加叶密度和蘖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根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根冠比,增加根茎生物量分配,提高其土壤抵抗外力的能力。表明羊草通过改变形态塑性,响应和适应紧实土壤。  相似文献   

19.
1 野外调查、采样及样品测试调查及采样地点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人工羊草种植试验区.本样地播种于1981年;从1985年开始打草利用.1990年8月采样时的草地表现为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黄蒿(Artemisia scoparia)和大籽蒿(Artemisia sieversiana)为主要成分的群落结构;三种植物以聚块型格局分布.分别选取优势生长羊草、黄蒿、大籽蒿种群的斑块,采集优势植物地上部分全株及植物立地土壤样品(0~20cm深度),在实验室内用日本产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测试,分析锌、铁、锰三种元素在植株内的平均含量和土壤中的有效态含量(DTPA提取).根据资料,评价土壤及植物中这些元素的丰缺状况,并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太行山草地植物生物量,结果表明,在4—9月生长季节中,禾本科、莎草科和豆科等牧草生物量7月份出现高峰值,鲜重799.68(公斤·亩~(-1),以下同),干重298.11。杂类草生物量8月份出现高峰值,鲜重466.74,干重122.60。半灌木9月份出现高峰值,鲜重46.85,干重18.79。总生物量7月份出现高峰值,鲜重1235.27,干重427.07。年平均生物量鲜重621.14,干重225.76。结果还表明,总生物量与气温、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