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
人工羊草草地产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Aneurolepidium Chinense(Trin.)Kitag.抗逆性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Trin.)Kitag.系抗干旱耐盐碱的旱生植物,生长在吉林省长岭县羊草草甸,我国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区也有分布。羊草的抗逆特性很强,能在高浓度的盐碱地生长。其主要原因是它的根外皮层栓质化程度较高,能防止碱性土质对根的侵害,根的皮层细胞大多破损成发达的胞间隙,有利于根在碱土地中正常呼吸代谢,茎的维管束无规则的排列2~3轮,髓所占比例较大,髓腔较小。叶上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大量的表皮毛,气孔较少,泡状细胞下陷。叶维管束鞘介于C_3和C_4之间。叶表皮没有表皮毛,但角质层发达,气孔较密,气孔的保卫细胞长椭圆形,且气孔常常关闭。上述很多解剖结构特征表明:羊草系C_3和C_4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4.
羊草草原经过17年的割草,群落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及主要种群的重要均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羊草和落草种群的变化尤其明显,而不同频率割草的实验系列中,种群生物量和羊草种群的重要值随割草的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在不同时期割草的实验系列中,群落地下生物量随着割草时期的后移呈上升趋势,地上生物量和羊草种群重要值则是8月刈割受到影响较大,落草种群重要值的变化趋势与羊草基本相反。  相似文献   

5.
6.
7.
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构件及羊草种群无性系分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的数量、分布格局、构件、无性系分化几个方面探讨了羊草种群的生态适应特征,得到如下结果:1)羊草种群数量及分布格局有随生境梯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以羊草群落中的羊草种群数量、株间距、分布格局类型最能反映羊草种群的生态适应特点;2)羊草的构件及无性系分化随生境条件的可塑性变化十分明显,其中以羊草群落中的羊草种群最具特殊性,根茎长、茎节数多、节间距大、根茎干物质积累多.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羊草生长及无性系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温室内的人为控制温度试验,观测温度对羊草无性系分化和生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温度是影响羊草株高的最主要生态因子,适宜的高温显著促进羊草的伸展;温度也是促进羊草分蘖的主要因子之一;羊草的生物量积累受到温度变化极值的限制,适宜的温度范围显著促进生物量积累。羊草无性系的分化和高温的天数明显正相关,无性系对高温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甚至在高温已经抑制羊草生物量的积累的情况下,仍然对无性系的生长和分化有  相似文献   

9.
同种不同生态环境植物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羊草不同生态环境的植物体营养器官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发现同科、同属、同种的植物,因其生境的改变,而产生形态结构上的突变,形成同种不同生态型的植物体。  相似文献   

10.
羊草草原退化群落恢复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本文根据1983~1991年获得的羊草草原退化恢复演替过程的野外调查资料,通过对种的重要值、群落的生态多样性和均匀指数的计算分析,研究了在退化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群落学作用、种的饱和度、层片结构、生产能力以及群落综合特征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退化草原的恢复演替是一种中途演替过程.在封育恢复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不同植物种群作用的交替变化方面.适应地带性气候条件的植物种类的群落学作用明显增强,构成恢复演替过程中的增强种组.而在过度放牧条件下形成的退化草原群落中占优势的植物种类,群落学作用逐年降低,构成恢复演替过程中的消退种组.另外,有些草原群落伴生植物,其作用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变化不大,构成恒有稳定种组.在恢复演替过程中.组成群落的层片作用也表现出明显的交替变化规律,在围封后的前4~5年,冷蒿等组成的半灌木层片是群落的优势层片,其后,由羊草组成的根茎禾草层片和由大针茅等组成的丛生禾草层片逐步取代了半灌木层片的作用而成为群落的优势层片.此外,在整个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的饱和度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基本上保持稳定,草群高度和群落地上生物量则表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群羊草幼苗对渗透胁迫的反应和生理生态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乙二醇(PEG 6000)对内蒙古不同生境3个羊草种群(阿巴嘎、白音锡勒、嘎松山)进行渗透胁迫(-0.5Mpa,-1.0Mpa).结果表明:各种群羊草对轻度胁迫(-0.5Mpa)反应不敏感,叶片含水量和膜透性与对照差异不显;随胁迫强度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叶片生长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反,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大量积累,根冠比增大;脯氨酸积累、质膜相对透性与叶片含水量呈显负相关(r=-0.716l,r=-0.8212).不同地理种群羊草对渗透胁迫在时间和强度上的反应具有一定差异.阿巴嘎种群膜伤害程度较小、叶片含水量变化缓慢、脯氨酸积累量小、根冠比增大更显、维持较高根活力和叶片生长量,其抗旱性强于其它两个种群.白音锡勒种群和嘎松山种群对渗透胁迫的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12.
羊草叶面积测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羊草叶面积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结果表明 ,对叶片进行照相、扫描 ,然后用计算机计算的方法是一种适于测量植物群落和种群的叶面积指数 ,方便快捷、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采用电镜制片的方法对羊草的双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羊草的双受精属有丝分裂前配子配合型。开花后约4h精子进入胚囊。两精子几乎同时进卵核和极核之一,精核分别在卵核和极核内松散,同时出现1到2个雄核仁。合子时期雌雄性核仁不融合,直到合子分裂前期仍为多核仁。羊草胚胎发育为紫菀型。一般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但偶见有斜分裂。合子未见有极性,在二细胞原胚后期见有极性表现,超微结构显示,顶细胞和基细胞中圆球体大小和发育时期不同。胚发育经过原胚、椭圆形胚,再经胚分化期和成熟期发育为成熟胚。  相似文献   

14.
刈割对典型草原地带羊草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过11年不同时期刈割和不同轮割研究结果表明,在羊草的抽穗期(6月23日)、开花期(7月8日)、结实期(8月2日)、结实后期(8月16日)和果后营养期(9月12日)刈割,对羊草在群落地上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羊草生物量、密度、高度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有趋势是波动式地下降。随着刈割时间的后移,羊草生物量的分层结构呈现叶量上移,而茎量下移,对割草有利,它的N、P含量逐渐下降,在生长旺盛期K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东北羊草草原盐碱斑的自然恢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羊草草原盐碱斑的成因及其自然恢复过程进行了探讨,通过盐碱斑与羊草群落的土壤化学性质比较,可以看出反映盐碱化程度的几个主要指标盐碱斑明显高于羊草群落,而反映土壤营养状况的几个指标则明显低于羊草群落。因此,草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的成因是人们对草地的不合理利用,使植被遭到破坏。盐碱斑的自然恢复速度呈指数形式,并受微地形的影响,自然恢复速度平均为17.66%每平方米每年,小面积盐碱斑完全恢复到羊草群落大约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种群羊草幼苗对土壤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干旱条件下三个不同种群羊草叶水势、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生理生化反应进行研究.各种群羊草的生长对轻度干旱胁迫不敏感,重度胁迫下羊草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种群变化存在差异.重度胁迫下白音锡勒种群生物量显低于对照和轻度胁迫,而达里湖种群和嘎松山种群与对照、轻度胁迫差异不显.随胁迫强度加大,达里湖种群和嗄松山种群地下部分投入比例增加,白音锡勒种群重度胁迫下地下生物量却显减少.三个种群羊草叶水势变化相似,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强度的加大而下降,但轻度胁迫与对照差异不显,重度胁迫处理第6d迅速下降,第8d降到最低,复水后不同种群羊草水势恢复程度不同.三个种群羊草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的变化相似,均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增加,复水后逐渐恢复.嘎松山和白音锡勒种群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的幅度大于达里湖种群,胁迫条件下达里湖种群羊草叶片的MDA含量高于其它两个种群.  相似文献   

18.
羊草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兴安盟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种子,在相同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栽培。取幼苗期整株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并对其结果采用极点排序法进行排序。结果证明不同地理及生态环境下的羊草种群存在着种内分化。  相似文献   

19.
从白羊草成熟胚和幼穗培养诱导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生长在北京地区的无融合生殖白羊草的成熟胚和幼穗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由愈伤组织分化出植株.来源于成熟胚和幼穗的胚性愈伤组织的植株分化频率分别为40%和85%.  相似文献   

20.
不同措施对退化羊草(Leymuschinensis)草原恢复演替的影响宝音陶格涛(内蒙古大学自然资源研究所,010021,呼和浩特)关键词退化草原,恢复演替,不同措施EffectsoftheDifferentMeasuresonResto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