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田霞 《科技信息》2009,(21):227-227,140
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中语篇衔接与连贯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作者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衔接手段的教学训练对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质量的影响。作者最后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语篇衔接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彬  王瑛 《科技信息》2009,(28):I0114-I0114
本文根据语篇衔接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主要从语内错误的角度对英语写作中的衔接手段错误进行分析并找出原因,以达到促进英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英语写作对高职学生来说始终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的弱项,衔接理论认为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将衔接理论运用于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探讨衔接理论对提高高职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篇衔接是语篇的重要语言特征之一。基于Halliday&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衔接手段及错误,并提出了对英语写作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镜子与我》是刘欣在国际英语演讲比赛中的折桂之作,可圈可点之处比比皆是。本文主要是从其衔接与连贯手法上从外部语境到内部衔接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外部语境主要是从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方面进行分析。内部衔接手段主要是从功能成分,连接成分和语篇总结构方面进行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对这篇优秀的演说词进行衔接连贯分析,来达到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了解英语写作的基本手法,从而提高其在英语写作方面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读写能力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的.语言使用环境的缺失使得对EFL学习者的读写能力衡量只能通过测试来了解.TEM8是我国目前等级最高的英语测试,通过对TEM8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成绩的调查,我们发现中国EFL学习者的英语读写能力亟需提高.  相似文献   

7.
衔接是体现语篇表层结构的有形网络,也是达到语篇连贯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高中学生在写作中不够重视行为连贯、语法衔接的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综合分析语法衔接手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非常重要的语言特点,是语篇分析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本论文以韩礼德和哈桑所提出的衔接理论为基础,对六篇英语描写文中衔接机制进行分析,目的主要是讨论描写类语篇中非结构型衔接手段的特点,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写作英语描写文.  相似文献   

9.
将语篇衔接理论引入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在简单介绍语篇衔接理论及对英语议论文写作特点和要求分析后,进一步探讨语篇衔接理论在大学英语议论文写作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连接词语及词汇衔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Halliday关于语篇衔接的理论,对英语专业部分本科生作文中的连接词语和词汇衔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英语作文中存在衔接词语匮乏及对衔接词语意义把握不准等问题,建议在英语写作中加强衔接词语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底红玉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44-45,48
逻辑联系语在语篇的连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显示,逻辑联系语的用法对于学习者尤其是外语学习者来说较难掌握。本文运用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逻辑联系语and/And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主要依赖两个语料库,分别为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以及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借助于语料库检索工具Antconc以及其它分析工具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中英文古典诗歌作为语料对诗歌中使用的衔接手段进行数据统计,发现中英文衔接手段的使用存在很大差异。从古典诗歌这一新的视角比较中英文使用衔接手段的差异,探索不同语言的典型语义逻辑组织结构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彭明强 《科技信息》2008,(1):231-232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一差异在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及词汇衔接等各语篇衔接手段上都有所体现。在英汉互译时,应掌握英汉各自特点,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4.
宋雪莹 《科技信息》2013,(25):248-249
以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为框架,通过具体实例,本文分析了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段上的不同之处,并对衔接理论在中国古代诗词英译中的作用做了探究。分析表明,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结构特殊的语篇,其衔接有着明显的特征。不同的译者对古诗词中衔接的不同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意义与意境。。  相似文献   

15.
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有效手段,衔接方式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个方面。本文以衔接理论为指导,通过两首汉英诗歌互译为实例,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翻译是着眼于篇章的活动,篇章是衔接的,因此作为浓缩的文学语言的诗歌的翻译更应该考虑衔接手段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英语习语教学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颖 《科技信息》2008,(13):279-279
基于英语习语习得对于EFL学习者的重要性,本人于2007年9月对于06年入学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就英语习语习得现状进行了一次试卷调查。调查发信:英汉语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涵匹配上的异同是影响习语理解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形式对比及文化导入。成为提高学生习语掌握水平和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韩骥 《科技信息》2011,(23):I0259-I0260
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语篇连贯性的重要手段,而词汇衔接被认为是语篇衔接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词汇衔接理论,英语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本文主要从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两方面探讨词汇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50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某次作文为语料,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先统计出学生作文中连接衔接手段及其错误的数目,再采用定性的方法,分析出现错误的可能原因,旨在加强教师和学生使用衔接手段的意识,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以英语测试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生僻英语地名、人名影响阅读理解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测试中以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44名受试者被降机分为两组。使用的材料是两套阅读试题,试卷短文内容相同,涉及生僻英语地名、人名。一组被试接受的阅读试卷是含有生僻英语地名卷、人名卷;另一组被试的阅读试卷是生僻英语地名卷、人名释义卷。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生僻英语地名巷、人名对EFL学生阅读理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