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几种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摄食、产卵和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Brodsky)对几种赤潮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威氏海链藻T.weissflogii,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锥状施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裸甲藻Gymnodiniumsp.,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的选择摄食以及赤潮藻对桡足类产卵率与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桡足类在混合食物中对个体小的藻类摄食率明显降低.在高浓度饵料条件下,桡足类对藻类的摄食模式与低浓度时不同,即滤食率与饵料藻细胞的大小成反比.桡足类在以威氏海链藻为饵料时,产卵率随藻类浓度的增加而上升(0.2~20.6 ind.ind-1.d-1),而孵化率却随之下降(100%~70.9%).以裸甲藻、东海原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为饵料,桡足类仍能有较高的产卵率(分别为13.0、16.6和9.4 ind.ind-1.d-1).但喂食裸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其卵孵化率降低(分别为58.2%和79.8%).  相似文献   

2.
以浮游桡足类刺尾纺锤水蚤(Acartia spinicauda)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摄食实验表明,摄食率随着饵料密度增高而增大。在水温20℃时,最大摄食潜力约为33000细胞/个·天,夜间摄食力显著大于白昼,混合饵料实验中,刺尾纺锤水蚤表现出较强的择食倾向。由实验结果推导出摄食经验公式为:1=33 000(1-e~(-0.4x~2))。  相似文献   

3.
于2005年3月台湾海峡的5个站位采样分析了微型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用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氨氮产生率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各站微型浮游动物主要为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和以急游虫(Strombidiumspp.)为主的无壳纤毛虫,其次为异养甲藻-螺旋环沟藻(Gy-rodinium spirale)和砂壳纤毛虫.各类群在表层呈不均匀分布:红色中缢虫A6站最低,为425个/L,E2站达最大值,为27 125个/L,且在E2,E9和E13站占绝对优势,占微型浮游动物总量的84%以上;无壳纤毛虫丰度为203-5 025个/L,E13站最低,E2站最高;异养甲藻E9站表层没有分布,A6站达最大值,为463个/L;砂壳纤毛虫丰度为0-438个/L,F1站最高.垂直分布上,除A6站外,一般表现为表层多,中层和底层逐渐减少.表层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36-0.50 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为0.12-0.30 d-1,相当于每天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1.09%-25.67%,初级生产力的28.38%-84.04%.利用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推算其氨氮产生率为0.16-2.40 mg N/m3d,达到维持现场初级生产所需氮量的8.7%-28.1%.  相似文献   

4.
厦门几种海洋浮游桡足类的食性与饵料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厦门10种常见浮游桡足类的食性可分为下列三类: 1.素食性:包括太平洋哲镖水蚤,小型拟哲镖水蚤,针刺拟哲镖水蚤,敏哲镖水蚤和尖宽镖水蚤.它们的饵料成分基本上反映了海区中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情况,对饵料的选择性不大.素食者的口部附肢具有发达的刚毛,其摆动产生了捕食涡流。第二小颚伸向前方,共羽状刚毛形成密微的过渡纲,大颚咀嚼缘齿较多。呈臼齿状,具发达的硅质齿冠,用以磨碎硅藻的外壳. 2.肉食性:包括精致真刺镖水蚤和特氏歪镖水蚤.主要捕食小型桡足类.但饵料成份有显著两性差异.肉食者口部附肢的刚毛较少.第二小颚或颚足强壮,具长刺,是强有力的捕食器官,大颚缘齿少,尖锐,呈犬齿状,且无齿冠.但雄性真刺镖水蚤几不捕食,口部附肢退化. 3. 杂食性:这类动物又可分为二群:(1)以素食性为主的有瘦尾刺镖水蚤和太平洋纺锤镖水蚤.它们也以硅藻为主要饵料,但含较多的碎屑.共口部附肢兼备素、肉食性的特点.如大颚齿部分有齿冠.但较尖锐.第二小颚基肢是过滤器.内肢刚毛稍呈爪状,以适捕食.(2)以肉食性为主的真刺髻角镖水蛋的饵料成分有季节变化.它的口部附肢和歪镖水蚤较为相似,但第二小颚基肢是过滤器. 桡足类粪块长度随饵料成分而不同,素食者的粪块最长,杂食者次之,肉食者最短.饵料不同,粪块颜色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九龙江口桡足类和盐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就九龙江口几种常见桡足类在不同盐度海区中的分布,结合实验研究结果来探讨桡足类和盐度的关系。每种桡足类具有一定的盐度范国,包括耐盐的高、低阀值。在其适盐范围内,盐度的变化并不影响动物的存活率,但超过了这一范围,存活率不同程度地明显下降,中华异水蚤雌性和雄性、中华哲水蚤雌性、瘦尾胸刺水蚤雄性和太平洋纺锤水蚤雌性的存活率和盐度呈线性相关。海区桡足类分布的盐度范围和实验数据比较接近。盐驯化对动物的耐盐能力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6.
纤毛虫摄食对浮游植物光合色素降解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运用基于HPLC(高效液相色谱)的色素分析技术,以叶绿素a和主要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产物为指示,研究了海洋纤毛虫摄食微藻过程中对光合色素降解的影响以及降解规律.研究发现了对纤毛虫摄食活动有潜在指示意义的特征指示色素Pheophoribide a2.纤毛虫与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过程对被摄食者色素降解影响规律不同.纤毛虫摄食过程对叶绿素a的降解效率显著低于桡足类摄食过程,且不存在对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偏好性.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条件下,大鹏湾浮游动物优势种腹刺纺锤水蚤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摄食实验表明,摄食率随饵料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达到最大值后,饵料浓度继续增加,摄食率反而下降,温度为15℃、20℃、25℃时,最大摄食率亦随温度增高而增大,且温度高时在低饵料浓度情况下即可达到最大摄食率,链状亚历山大藻虽能发先,但影响腹刺纺锤水蚤摄食的主要是光照的长短,在由链状亚历山大藻和亚心形扁藻组成的混合饵料中,腹刺纺锤水蚤偏食后者,它对二者的理论摄食模型为:y=12707.68-29073x+0.00018055x ̄2(r=0.9989)(y为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的摄食率,x为亚心形扁藻浓度)。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运用基于HPLC(高效液相色谱)的色素分析技术,以叶绿素a和主要类胡萝卜素的降解产物为指示,研究了海洋纤毛虫摄食微藻过程中对光合色素降解的影响以及降解规律.研究发现了对纤毛虫摄食活动有潜在指示意义的特征指示色素Pheophoribide a2.纤毛虫与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过程对被摄食者色素降解影响规律不同.纤毛虫摄食过程对叶绿素a的降解效率显著低于桡足类摄食过程,且不存在对类胡萝卜素的降解偏好性.  相似文献   

9.
真刺唇角水蚤食性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真刺唇角水蚤(Labidooera enchaeta Giesbrecht)的食性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它对不同浮游植物种类的摄食率不同。在动物和植物混合食物(Artemia 无节幼虫和 Proroentrum micans)中,真刺唇角水蚤存在食性转变,这对它在自然海区中的生存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硅藻对桡足类生长和生殖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海洋生态学中的两个热点问题--硅藻对桡足类生殖的抑制作用和桡足类的食物选择性联系到一起,分别总结了它们研究进展的现状,指出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关的.硅藻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其本身的营养缺陷能对桡足类的生长、生殖和发育造成伤害,包括幼体死亡率和坏卵率升高,产卵率和生长率降低等.但在自然条件下桡足类会选择多样性的食物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保证了种群的延续.因此,在实验室或硅藻水华期间观察到的伤害作用只是桡足类摄食调控策略失效的特例.研究桡足类在自然界的摄食策略是了解硅藻造成伤害的条件和机制的前提,也为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线性经济学建模很难对汇率的"异象"做出合理解释,而非线性动力学却能够捕捉到汇率领域的非线性机理特征和非线性预测,从而揭示了非线性动力学在汇率政策的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考虑了由船公司向中小进口商融资以支付货款的海陆仓融资模式,建立了货物价格呈现布朗运动规律的海陆仓融资收入利率和支出利率优化的模型.该模型以船公司为领导者,进口商为跟随者,银行为合作伙伴,研究了船公司如何制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收入利率,然后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来决策船公司的支出利率.最后,运用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李小波  庄丽  王仲科  付勇 《河南科学》2011,29(11):1316-1321
运用LCPro+全自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比较研究了原生地和引种地两种生长条件下多伞阿魏(Ferulaferulaeoides)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Ci)、气孔限制值(Ls)等光合指标.结果表明:原生地多伞阿魏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生长在较好环境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超新星中从两味夸克物质到奇异夸克物质相变的u,d夸克质量作用,研究表明,相变平衡后,u,d夸克质量对夸克丰度、温度和中微子总能量的影响不大.在分析相变过程时,u,d夸克的质量可以忽略.进一步表明,夸克味(u,d)不是好的量子相变参量.光子的夸克结构模型也得到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深入探讨了J. A. Davis. [Ann. Prob., 5(1988). p1479—1485]一文中引出的重对数律的收敛速度问题,并且指出Davis文中的一个结果是错误的。还研究了小参数问题,且获得了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137Cs应用于我国土壤侵蚀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7Cs示踪法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长期的土壤侵蚀估算中,但主要局限于水蚀研究领域,在风蚀方面进行的研究则较少。土壤风蚀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和区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探讨、研究格进一步完善^137Cs技术在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中的应用,可以提供独立的土壤侵蚀和堆积的数据以及空间分布,对初步测算区域风蚀速率、风蚀时间序列和反映环境变化,为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步论述了^137Cs技术在我国土壤侵蚀研究中的进展,探讨了其在西部风蚀地区土壤风蚀研究现状、应用前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石榴皮、白头翁、青蒿、紫茎泽兰、秦皮、五倍子等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选用0.25、0.5、1.0 g/m L的单味药物对未孢子化的兔球虫进行体外抑制试验,连续7 d观察18个试验组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所选用的6种中草药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抑制效果最好的是1.0 g/m L的五倍子,抑制率为41%;其次是0.5 g/m L的秦皮,抑制率为30%;效果较差的是0.25 g/m L的紫茎泽兰和0.25 g/m L的石榴皮,抑制率分别为9%和8%;最差的是1.0 g/m L的石榴皮,抑制率仅为6%。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FIDIC条件对单价变更的限制,探讨了施工中单价变更的原因,单价变更的申报、审批程序和单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验的方式,熟悉通辽地区革兰氏阴性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并初步掌握该种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样本采集区间为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集地点为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样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共258株,通过采用双纸片协同扩散法检测革兰氏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且采用K-B法做药敏试验,对肺炎克雷伯杆菌做具体耐药性分析,最终将分析出的耐药性结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提供的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订立的标准(2009年版)做出敏感性和耐药性的分析报告.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在ICU、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分布较多.肺炎克雷伯菌及其产酶菌株耐药性强,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麻烦,其中亚胺培南是治疗首选,另外对头孢类复合制剂药物也相对敏感.结论:临床可以使用交叉用药方案,避免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Li  ChuanShun  Jiang  Bo  Li  AnChun  Li  TieGang  Jiang  FuQing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9,54(7):1234-1242
As a high-sedimentation rate depocenter along the path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the southwesternmost part of the Okinawa Trough is a key area to understand the Kuroshio history and sediments transpor-tation. A 34.17-m-long sediment core was obtained by the advanced piston corer of Marco Polo/IMAGES XII MARION DUFRESNE during the May 2005 from the Southern Okinawa Trough at site MD05-2908. The recovered sediments were analyzed by AMS 14C dating, coarse size fraction (>63 μm) extraction and moisture content determination in order to study its sedimentation flux and provenance. The depth-age relationship of core MD05-2908 was well constrained by 17 14C dating points. The sediments span across the mid-Holocene (6.8 ka B.P.) and have remarkablely high sedimentation rates between 1.8 and 21.2 m ka-1, which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modern observations from sediment traps. We identified five 70―200 a periods of abnormally rapid sedimentation events at 6790―6600 a B.P., 5690―5600 a B.P., 4820―4720 a B.P., 1090―880 a B.P., and 260―190 a B.P., during which the highest sedimentation rate is up to 21.2 m/ka. In general, the lithology of the sediments were dominated by silt and clay, associated with less than 5% coarse size fraction (>63 μm).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sediment source, the Lanyang River in northeastern Taiwan annually deliver about 10Mt materials to the coastal and offshore region of northeast Taiwan, a portion of which could be carried northward by currents toward the study area. Theref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5 abnormally rapid sedimentation events may be related to intensified rainfall in Taiwan and thus increased materials to our study area at that time. However, a few ex-treme-rapid sedimentation event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normal river runoff alone. The large earth-quakes or typhoons induced hyperpycnal discharge of fluvial sediment to the ocean may also act as a potential source supply to the Okinawa Trou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