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采油是一种利用电磁能高效转化的新型采油技术,在非常规油气绿色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大量文献调研,通过对微波采油进展的探讨,分析出微波采油的四种提采机理及应用现状。研究认为:微波采油的提采机理包括作用于原油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以及对储层产生影响的造缝作用和润湿反转作用;微波在采油生产中常用于进行原油分离、破乳、脱蜡、解堵等;在对稠油等非常规油藏进行开发时,以蒸汽为主的单一热采措施增产效果有限,微波辅助蒸汽热采以及纳米催化剂辅助微波采油是未来微波采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简介了低频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技术特点和适应条件,通过现场试验表明,推广该项技术,作业成功率为100%,有效率85%,单井增产原油在35%以上.该项技术具有可对油层进行分层处理,不对油层产生二次污染的突出优点,而且车载一体化,施工简便,劳动强度低,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效果明显,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和传统电磁采油增产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的新型井下三相工频电磁感应加热油气储层的电磁采油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从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入手,再通过现场取样进行室内模拟实验来优选微生物菌种,将优选菌种培育基液,对文南油田 8 口油井进行现场实验.通过加入微生物前后产状对比,来探讨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文南油田的可行性.经过8 口井加入微生物后.6 口井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现象.从而证明微生物采油技术在文南油田具有明显的增油降粘效果.  相似文献   

5.
盛德涛 《科技信息》2013,(22):374-375
页岩气是商业价值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国外对其的开发技术已非常成熟,而我国对页岩气的开采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页岩气的储藏特性及地质环境决定了只有采取储层改造措施才能实现增产。目前的增产主要以压裂技术为主,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采取不同的压裂技术。本文阐述了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前景,对现有的增产措施即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同步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和新型压裂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常规油气藏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增产稳产难度日益增大,非常规油气藏逐渐投入开发。为提高非常规油气藏单井产量,使其达到经济开发水平,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非常规油气藏增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为评价压裂效果,微地震监测技术已广泛使用于水力压裂过程中的裂缝监测。本文通过对水力压裂技术与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进行调研,总结了水力压裂技术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不同微地震监测技术的优缺点,评价了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对于水力压裂过程中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于产液具有高粘度、高含蜡、高含盐等特点且井下供液不足、启动困难的高故障率采油井,环空补液生产是一种简单易行、效益明显的生产措施,一般称为掺水或掺稀油生产。分析了采油井环空补液生产方式在海上油田的适用性,根据电潜离心泵采油经验和理论建立了泵效计算模型,结合实例对其生产控制要点进行了说明和总结,针对海上采油平台和设施的设计特点优化了流程设计方案,并进行效益对比,为海上油田低产、低效率采油井的增产措施落实前的长期稳定生产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非常规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应用机械、物理、化学方法开采30余年之后油井面临枯竭,微生物采油(MEOR)在即将枯竭的油井开采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生物采油包括向油井注入生物产品激活本源微生物或者注入外源微生物使其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以提高采油率等技术.本文综述了微生物采油的优点、机理和国外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阐明微生物采油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回望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的整个发展史,由最开始的探索式阶段进展到分层开采阶段,再经过人们的努力发展到今天的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采油工程智能技术等等,在发展过程中是人们在艰难面前的不懈努力,在非常曲折的道路上取得成就,于此同时,展现了石油人的勇于奉献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油田的产量也伴随着采油技术的一步步发展和工艺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逐步的提高,但是,仍然要不断的进一步的发展我们的采油技术来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油田的产量,只有不断发展采油技术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才能使我国的石油工程处于一个稳定的、持续的发展状态。目前,我国水油比上升的趋势造成油气田开采的难度系数越来越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大多数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高产出阶段,石油的产量呈递减的状态。故此,进一步的研究采油技术对我国石油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华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微生物采油机理,微生物采油区块筛选标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微生物采油是应用微生物的活动及其代谢产物进行强化采油的技术。微生物在油藏中繁衍生长,代谢发酵及各种生物化学作用使原油裂解,体积膨胀和乳化等,从而降低原油粘度,改善其流度比,改变流动方向,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给出了微生物采油区块筛选标准,在华北油田现场试验情况分析表明:微生物采油有效率达76.7%,增产降水效果明显,并找出了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油田多次采油技术的发展情况以及油田多次采油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油田多次采油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师忠卿 《科技资讯》2011,(14):33-33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一项发展迅速、前景广阔的新型采油技术,具有高科技、节能环保等一系列优点。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拥有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益、易操作等先进特点,是微生物采油中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对近年来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大庆、华北、中原、胜利等国内油田的应用发展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微生物吞吐采油技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需求量剧增。但是我国的石油开采经过一次、二次采油,原油含水率不断增加,加之近几年来新油田的开采难度加大,后备储量接替不足。三次采油技术可以对尾矿进行开放式的开采,提升采油率,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石油供给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石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主要分析三次采油技术的概念、类型与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马雷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106-106
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经历了注水开发和化学驱油后,目前石油平均采收率不到35%,仍有2/3的石油残留地下难以开采。针对现状,我国采油需寻求新的技术,实现合理的开采,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程采油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并对工程采油技术的发展做出合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深井采油使用游梁式抽油机-玻璃钢抽油杆系统的技术进展,尤其是玻璃钢抽油杆的制造和使用情况.指出玻璃钢抽油杆是用游梁式抽油系统进行深井采油的关键部件,并建议我国应对深井采油中使用的混合杆柱进行系统的运动学、动力学研究及杆柱的可靠性设计研究,大力推广油管锚定技术.  相似文献   

16.
人工地震采油是通过地面可调频振源进行一定频率的振动,产生振动波,在油层发生一系列的波动效应,达到增产增注目的的一项物理法采油技术。主要对该技术的增油机理以及在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的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7.
简介了低频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其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技术特点和适应条件,通过现场试验表明,推广该项技术,作业成功率为100%,有效率85%,单井增产原油在35%以上。  相似文献   

18.
人工振动采油技术是一种新的油藏增产处理措施。在试验室条件下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人工振动对原油粘度的影响 ,分析了影响人工振动降粘的各种因素 ,并对人工振动降粘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人工振动可以降低原油粘度 ,降粘效果与振动参数有关。振动幅度越大 ,降粘效果越好。在辽河油田进行了人工振动采油现场试验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累积增产原油 6.5万t。  相似文献   

19.
多元热流体解堵增产工艺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冷采低产低效井,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工艺在非热采完井稠油油田解堵及增产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多元热流体解堵后,采油指数可恢复到初始采油指数的35%左右;同时多元热流体对稠油冷采井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多元热流体吞吐周期内采油速度较冷采有明显提高,平均采油速度由4.65 mL/min提高至8.37 mL/min,累计增油量220 mL。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驱采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聚合物驱采油技术的发展概况,并从聚合物驱采油的机理和作用两方面阐述了聚合物对提高采收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