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自然抚育作业于徂徕山林场、泰山林场和明光寺林场进行,采用目标树抚育作业方式,对不同林分进行间伐处理,时长分别为2、10和3年。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抚育处理后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冠幅较对照提高3.13%~12.89%、3.03%~8.91%和2.75%~25.91%;林分生长速度加快,保留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年生长量分别提高21.43%~66.67%、9.21%~26.15%和64.29%~300%;林下灌木层植物种类增多,出现侧柏、臭椿等喜光物种;油松纯林和松栎混交林中草本植物多样性改善,Simpson、Shannon-wiener和Gleason指数分别提高0.95%~1.93%、5.33%~10.43%和4.67%~18.18%,马唐、大油芒、羊胡子草等植物重要值提高;另外,抚育间伐后林下土壤pH提高0.77%~3.78%,土壤容重降低5.48%~12.68%;同时,过氧化氢酶、土壤磷酸酶、土壤蔗糖酶、土壤脲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6.74%~29.33%、4.79%~4.99%、2.13%~10.34%和1.25%~25.56%。近自然抚育间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林分生长量积累、丰富林下植物多样性、改善林下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佰英  王刚  杨雪英 《科技信息》2010,(22):I0336-I0336
根据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状况,近年来不断强调森林目标经营的生态效应,因此森林经营思想的转变必须以现代森林经营理论为基础,目前"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被广泛接受。本文通过概述近自然林业经营概念的起源及其特点和优越性,总结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分析了近自然林业理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洪彦军 《甘肃科技》2009,25(5):133-135
选择人工油松、华山松林分为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试验对象,开展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试验的研究;探索适合小陇山林区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并对人工林的培育和管理及试验成效进行分析,认为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前提下,开展人工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可以在人工林的培育和管理中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根据Raunkiaer分类系统,分析广西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恢复过程中,林下木本植物生活型和叶相的变化特征,对揭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动态变化规律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林下共记录到木本植物128种,包括大高位芽植物、中高位芽植物、小高位芽植物、矮高位芽植物以及藤本高位芽植...  相似文献   

5.
常胜忠  刘长东  马燕 《科技信息》2012,(28):443-443
在延安的北部,分布有大量的天然次生林,被誉为陕西省的俩叶“肺”,生态区位尤为重要。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禁止一切采伐活动,使这里的林分得以保护,生态环境逐渐好转,生态功能修复明显。在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投入资金即将停止的情况下,森林的保护工作愈加重要,森林保护与投入的矛盾日益明显。应用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可以尝试解决森林保护与投入的矛盾,为延安北部林区的保护与发展探求出路。  相似文献   

6.
王会儒  张涛  霍怀成  连娥 《甘肃科技》2014,(7):144-146,119
云杉林作为白龙江林区主要用材树种在林木资源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长期沿用传统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生产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通过分析白龙江人工云杉林经营中存在的生物多样性降低、地力衰退、病虫害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利用森林近自然经营理论与技术措施,提出适合白龙江林区人工云杉林近自然改造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常胜忠  马燕  武龙 《科技信息》2013,(2):388-388
创建延安森林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应考虑营造"近"森林体系,使其健康生长,并达到自身的平衡,以实现生态功能的最大化。本文通过介绍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的概念及特点,结合延安的立地条件特点,可借鉴的近自然森林群落以及近自然林营造的实例,探讨适合延安创建森林城市的森林近自然经营模式,最后提出延安创建森林城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西南亚热带近自然恢复过程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林下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动态变化特征,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马尾松人工林亚乔木层和灌木层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马尾松中龄林亚乔木层的山乌桕Sapium discolor、灌木层的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成熟林亚乔木层的狭基润楠Machilus attenuata、灌木层的三桠苦Evodia lepta,以及过熟林亚乔木层的鹅掌柴、灌木层的纽子果Ardisia palysticta生态位宽度较大,在各自群落中属于优势种群;(2)重要值越大的物种通常生态位宽度越大,但是二者之间的排序并不完全相同,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之间无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随着马尾松人工林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到过熟林近自然恢复的进行,亚乔木层物种间生态位分化程度增加,生态位重叠程度逐渐下降,灌木层物种受到可利用资源和自身生物学特性的限制,物种间生态位分化不明显,生态位重叠程度增加,马尾松人工林群落中亚乔木层较灌木层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和阐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2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5种不同强度(0%,20%,30%,40%和50%)间伐后,套种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润楠(Machilus pingii)3个乡土阔叶树种,每种强度设3次重复,每个套种树种密度均为120株/hm^2,2013年8月对所有样地(共15个,每个样地面积为600m^2)的马尾松保留木、套种树种和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树种进行每木调查,记录种名、胸径和树高等。【结果】间伐处理8年后,不同间伐处理间林分保留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P〈0.001,树高:P=0.001,蓄积量:P=0.008);林分平均胸径和树高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林分蓄积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减少。间伐促进了3个套种树种幼树的生长,但不同树种间存在差异;米老排在50%间伐林分下生长最优,而红锥和润楠以40%间伐林分较优,前者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后者。间伐显著的提高了自然更新至乔木层的林木株数,与对照处理(100±25株/hm^2)相比,20%,30%,40%和50%间伐林分分别是对照处理的8.72倍、11.22倍、11.06倍和13.78倍;间伐显著提高了自然更新林木的树高生长,而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结论】从人工林木材生产、套种树种生长和自然更新树种生长情况分析,采用30%或40%的间伐强度和套种优质乡土阔叶树是马尾松纯林近自然化改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加勒比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中的发展类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海南加勒比松人工林存在的立地条件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林分稳定性变差等问题,运用近自然经营中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加勒比松人工林进行相应的森林发展类型设计,通过相应的经营作业实现加勒比松林多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群落重要值分析和径级划分方法,研究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的自然化趋势及群落的树种组成结构和径级结构.结果表明:沿由下至上的坡位梯度,落叶松在群落中均占有优势地位(重要值0.376~0.461),红松在群落中占有次优势地位,且呈现逐渐增强趋势(重要值0.279~0.402),阔叶树在群落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重要值0.186~0.290),群落均呈现明显的自然化趋势.落叶松大径级林木比例减少(29.79%~11.32%),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68.08%~88.68%);阔叶树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18.18%~58.34%),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81.82%~41.66%),没有大径级林木;红松中径级林木比例增加(7.68%~15.00%),小径级林木比例减少(92.32%~85.00%),没有大径级林木.因此,应重视落叶松人工林下阔叶树与红松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近自然化改造对桂南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升人工林质量及培育珍贵树种大径材,研究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影响,通过近自然化改造改变林分组成和结构,进而调整林木生长和林分稳定性。【方法】以广西凭祥地区1993年造林并于2008年开始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参数分析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①对照林分的直径结构遵从正态分布,近自然化改造林分表现出向倒“J”形过渡的特征,对照林分的树高结构呈单峰型,而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则呈双峰型; ②近自然化改造明显提高了林分混交度,马尾松和杉木对照林分的平均混交度由0.00和0.16分别提高到自然化改造林分的0.82和0.89; ③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角尺度影响较小,杉木林从均匀分布状态向团状分布转变,但马尾松林一直处于随机分布状态; ④近自然化改造增加了优势和亚优势的个体比例,对照林分总体处于中庸生长状态,马尾松和杉木近自然化改造林分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0和0.46。【结论】从林分非空间结构角度看,近自然化改造林分提高了林分树种组成,径级结构向异龄林直径分布倒“J”形的特征过渡; 从林分空间结构角度看,近自然化改造林分逐步摆脱了人工纯林零度或弱度混交、水平分布均匀和中庸状态的结构特征。研究区补植树种和天然更新树种已成功地在林分中更新和生长,促进了林分混交度、树种多样性的提高和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林分向异龄复层混交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朱岩峰  王远东 《甘肃科技》2010,26(24):166-168
通过深入分析子午岭人工林经营中存在的诸如病虫害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借鉴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提出了重视生境评价和演替规律研究,对现有人工林,按照不同类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团状采伐、带状采伐、单株采伐等创造林窗,进而通过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的方式促其形成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实现近自然化改造等人工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桉树工业人工林的生态问题与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工业人工林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桉树工业人工林发展中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原因,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桉树工业人工林林分的稳定性,减少林地养分流失,保持和提高林分土壤肥力,保护和恢复林地植被,提高工业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强化桉树工业人工林的管理法规和产品认证制度等措施,实现桉树工业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东部山区河流众多,小河道2525条,总长度11886.39km。根据本区的土壤侵蚀模型可知,该区可控制因子为坡度、坡长及植被盖度等。小河道治理主要通过对上游流域采取"缓、滞、拦、蓄"达到了降低坡度、截短坡长,增加林地面积,减少农地面积,提高植被盖度达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林的经营问题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针对我国东北林区保护区中占较大比重的落叶松人工林,研究了东折棱河自然保护区,不同经营方式和针阔混交比例的人工兴安落叶松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采用Simpsonindex(DS和E)和Shannon-Weinerindex(H)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大阔叶树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其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在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人工落叶松林的“栽针保阔”经营方式,给出了保阔的树种,可以选择水曲柳、黄檗、色木和春榆与兴安落叶松混交。混交造林时,可以通过调节树种种间关系,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发挥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石棉县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密度管理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省石析县云南松人工林立木胸径与冠幅关系、高径生长过程的研究,探讨其理论密度、理论蓄积和适宜经营密度,编制了经营密度管理表,可供云南松人工林经营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自1992-1994年,引用JLHarper(1977)的构件结构理论和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四川山斑苦竹,在无性系立竹构件种群水平上,选择生境参数,无性系种群生活史或动态参数和斑苦竹的生物学参数等三个方面的32个指标,分析了自然和人工林斑苦竹无性系种群。  相似文献   

19.
城市近自然森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种植7年的近自然森林为研究对象,测定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5个指标;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林、城市常见的人工绿地类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近自然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常见城市人工绿地类型,但远低于天童常绿阔叶林;城市绿地群落中,空气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粒径分布不同,近自然森林四季空气细菌平均浓度低于对比样地,降菌作用明显;而四季空气真菌和放线菌平均浓度高于对比样地;近自然林比同期建设的浦东绿化带和建成多年的长风公园绿地在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上更接近于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20.
裘群英  胡国华  刘良源 《江西科学》2011,29(3):407-409,420
林业生态经济是森林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优化耦合,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就是依照森林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构建经济系统,实现林业经济体系有效性与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机结合。江西省自2008年10月6日启动"一大四小"绿化工程以来,特别是贯彻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很多县(市、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出通知,全面实施常规的封山育林,但这只是片面的保护森林,并没有将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在十一届江西省政协四次会议提案的基础上,根据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念,再次走访林区调研,运用多年观测的数据,建议转变常规封山育林方式,采用"近自然式人工促进封山育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