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贵州农村饮水供应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贵州农村饮用水主要由集中式、分散式、未经工程手段的传统式供应。截止至1996年底,全省饮用安全卫生水的人口为16342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462%,尚有135761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供应存在着最不足和不卫生问题。本文从现状出发,分析研究了贵州农村的饮水以及改善饮水供应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仇勇  徐刚 《科技资讯》2010,(11):150-150
灌云县总人口1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88.06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为63.1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1.70%。造成农村饮水不安全主要原因:一是水质不达标;二是水量及方便程度不达标;三是供水工程设计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四是供水工程管理滞后。通过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云南沾益县农村饮水不安全总人口34.72万人,截止2011年底解决了23.02万人饮水安全建设任务,成功探索出农村供水经营管理模式,运营健康发展。介绍了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沾益县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加强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创新建设机制,激发群众建设热情;创新资金构成模式,破解地方配套资金难题;建立项目前期经费投入机制,提供技术支撑四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2006年水利部将萍乡市列入新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萍乡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解决了11.85万农村人口的的饮水问题,全市还有56.27万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本文就萍乡市农村饮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郑传贤 《遵义科技》2007,35(2):54-55
我县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无任何工业支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县。全县50.4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90%,年收入1000元以下人口有12.43万人,“扶贫攻坚”的任务非常艰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非农转移更具有紧迫性。从2004年以来,我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将“打工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以“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影响一片,致富一方”为宗旨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培训工作。我校承担了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麒麟区十一五期间建成81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23.25万人、农村学校师生1.92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任务。介绍5年来麒麟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农村安全饮水规划实施以来,我县按照省、州要求,在上级业务部门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目前为止,共兴建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00余处,使我县农村近5万人彻底告别了水荒,吃上清洁卫生、稳定、便捷的安全饮水,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各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稳定了乡村社会秩序,有力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苍南县龙沙乡沙坡村为苍南县典型的山区农村,村内共有人口1491人,村民长期饮用上游溪流中溪水,饮用水水质及水量均得不到保证,本文通过对苍南县龙沙乡沙坡村的饮用水解决方案进行介绍,为以后山区农村分散式饮水工程及类似工程的解决积累经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大部分为农业人口,全国可耕种土地面积为13538.5万公顷,但是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用这些耕地来养活全国人口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而水利设施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下文将就农村水利现状及农村饮水安全进行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洪长源 《海峡科学》2009,(2):34-35,96
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该文通过介绍龙海市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概况,指出龙海市在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吴勇 《安徽科技》2009,(4):51-52
蚌埠市鲍家沟流域地处蚌埠市东郊,隶属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镇,区域内共有13个行政村,人口约4万人。近几年来,虽然鲍家沟流域农村经济逐步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得到改善。但是鲍家沟流域原为淮河蓄洪区,农村饮水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2.
梁斌 《攀枝花科技》2007,32(4):38-40
一、米易县畜牧业发展概况 米易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安宁河下游与雅砻江交汇区。全县幅员面积2094.6平方公里,辖7镇5乡,总人口20.7145万,其中农业人口17.676万,农业是其主要产业。人口以汉族为主,彝、回等多民族共同聚居。近年来,畜牧业作为米易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国家对养殖业的大量投入,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米易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饮水安全问题是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2005年至2013年,河南省共完成投资168亿元,解决3317万农村居民和353万农村在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建立了大量饮水安全设施。能否保障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是衡量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和长期发挥效益的标志。本文结合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经验,探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沙本良 《广东科技》2013,(16):135+127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关系着我国众多人口的生活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高低的民生服务设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知识的广泛普及以及农村水污染的不断加剧等等原因带来的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又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人饮安全项目中,取水建筑物,构筑物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水型式是取水建筑,构筑物设计基础,是水源水质、水量达标的重要保证,又是工程正常运行重要保障。正确选取取水的型式是整个人饮安全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廷丽 《甘肃科技》2013,29(2):6-7,52
白银区地处干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突出。近年来,随着2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修建和改造,农村饮水安全人口达到10392户4.7226×104人,占全区农村总人口的63.4%,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63.4%。与此同时,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仍有5乡(镇)20个行政村的饮水不安全人口达2.72×104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6.6%。从当地实际出发,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对白银区农村饮用水发展进行规划,以促进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为农村实现现代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侯杰 《甘肃科技》2022,(3):17-19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持续深入,农村用水安全也开始被人们高度重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饮水安全,从而改善农村生活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首先针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关键词,收集相关文献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各类因素;其次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进行指标构建,明确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目标;最终提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及其监测预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社会经济背景与防灾需求三峡库区移民迁建线以下淹没面积约1084km2,其中陆域面积638km2。据1985年调查 ,淹没区内计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稻田10.95万亩) ,柑桔地6.45万亩 ;人口72.6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3.3万人、城镇人口39.3万人 ,农村人口约占46 % ,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及其他因素 ,规划迁移人口约113万人。1991~1992年复查结果为 :淹没面积632km2,淹没区计有耕地25.73万亩 ,园地11.02万亩 ,河滩地15.8万亩 ,人口82.62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36.15…  相似文献   

18.
杨建忠 《遵义科技》2006,34(6):9-10
保障农村安全饮水,事关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正常,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通过对农村饮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的优化,加强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进一步提高饮用水质量,从而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安全饮水目标。  相似文献   

19.
刘剑 《科技信息》2009,(15):331-33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农村饮水安全是当前农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也是当前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要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为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农村人畜饮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证率、改善水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放到第一位。  相似文献   

20.
新疆改水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条件,使介水传染病发病率减小,环境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为此,对包括减轻取水负担、节省医药费负担、发展庭院经济和水厂效益在内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了动态量化分析研究,提出了估算公式,同时根据翔实可靠的数据进行了保守计算,综合效益研究表明,新疆农村改水效益十分显著,至2000年底新疆农村改水的累计总经济效益达到55.07亿元以上,远远超过累计21.63亿元的总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