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什么是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世界自然保护大纲》(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IUCN1980)提出的生物资源保护的三个主要目标是:(1)保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2)保存遗传多样性;(3)保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我国1987年公布的《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提到的自然保护的四个主要目标是:(1)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2)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3)保存生物的遗传多样性;(4)保留自然历史纪念物.什么是生态过程和生命支持系统?为什么要保护它们?《世界自然保护大纲》和《中国自然保护纲  相似文献   

2.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要求,以《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保护管理规划》为依据,通过对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的现状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理念和具体措施,维护和展示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消除提名地内不利于保护或遭受人为破坏的因素,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张洁 《科技信息》2011,(28):163-164
作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拥有富饶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对外宣传解说词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载体。本文从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对外宣传解说词的宣传功能谈起,通过分析解说词汉英翻译的范例,提出了中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对外宣传解说词汉英翻译应该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即准确性、简洁性,通俗性和生动性。  相似文献   

4.
开篇献语     
《大自然》1988,(1)
推荐"自然保护论坛"的两篇文章.《自然保护的战略研究》的作者是国家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他从科学技术的宏观角度阐明了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几个重要方面,读后使人开阔眼界,提高认识.《保护和旅游的矛盾》很有借鉴意义,因为我国在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美国是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5.
遗产监测是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为更好应对反应性监测和持续稳定对遗产地进行监管,对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监测体系进行系统性构建研究。构建的监测体系包含6大监测要素,31个监测模块,100多个监测指标,涵盖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多方面;构建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环境监测与信息保护管理平台,以期更好地实现对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利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及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自然遗产信息共享和良性互动,通过直观、便捷、智能、互联的多元应用,实现对自然遗产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遗产影响因素监测,促进对赤水丹霞自然遗产的监管、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6.
唐云江 《科学世界》2005,(7):F005-F005
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或者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来看,对人类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景观,也可以说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残留的足迹,它们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产。为了使这些不可能再生的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1972年11月制订了一项国际公约,即《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相似文献   

7.
文化播报     
<正>我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举办的2019年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副司长周志华说,我国自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已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当前我国拥有自然遗产1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四项。  相似文献   

8.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简称 IUCN)第二届世界保护大会于2000年10月4~11日在约旦首都安曼召开。由国家林业局马福副局长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共9人参加了会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代表团也同期参会。“世界保护大会”为 IUCN 全体成员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重点是回顾、总结过去4年的工作,审议今后4年的发展规划、政策、提案和资金预算,选举机构领导人和区域理事。同时还开展有关自然保护理论、科技等专题研讨会,探讨今后行动方向。中国代表团参加本次大会的任务主要是:宣传我国加强自然保护的原则立场、方针和政策,特别是以我国政府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建设工程为实证,进一步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积极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开发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应采取措施,实现我国世界自然遗产的有效保护、适度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正式名称是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and Nartural Resource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是它的简称。联盟成立于1948年,现有73个国家会员、100多个政府机构会员和600多个非政府组织会员,涉及世界上近130个国家和地区。是影响极大的国际保护组织。它的宗旨是倡导、推动和协助国际社会保护大自然的完整性和多样性,确保公平地、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 1980年,联盟出版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命支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  相似文献   

11.
今天,由于自然财富被毁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自然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生物学家们最关注的一件大事。自然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本来就是一个早已存在的问题。而人类对于环境的影响比任何动物都大。甚至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破坏了自然平衡,同时也对人类本身招致损害。现在,  相似文献   

12.
运用频数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从半球、纬向、洲际和国家尺度研究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分布特征,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与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遗产旅游的规划发展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北半球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是南半球的2.3倍,东半球是西半球的2.68倍,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空间分布密度分别相当;纬向分布上看,世界自然遗产显著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占总量的92%;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与大洲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了0.97,空间分布密度和遗产人口密度欧洲和大洋洲最大,分别是4.80项·(106km2)-1、4.67项·(107人)-1;发达国家世界自然遗产分布集中指数达到了1.38,显著优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来看,世界自然遗产的区域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作为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目前旅游重新复苏,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隐患,如何在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实现合理的开发,保证世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有意识的经济活动的加剧,使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影响。人们从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自然保护的重要性,寻求并通过各种途径和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这是一件极有意义的工作,因为这一工作的本身也正是保护了人类的未来。 国外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提出用划定范围,建立国家公园的方法保护自然。美国早在1872年就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的原貌,并在  相似文献   

15.
运用频数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从半球、纬向、洲际和国家尺度研究了世界自然遗产的分布特征,为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与评定、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遗产旅游的规划发展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北半球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是南半球的2.3倍,东半球是西半球的2.68倍,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空间分布密度分别相当;纬向分布上看,世界自然遗产显著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占总量的92%;世界自然遗产数量与大洲面积成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了0.97,空间分布密度和遗产人口密度欧洲和大洋洲最大,分别是4.80项·(106km2)-1、4.67项·(107人)-1;发达国家世界自然遗产分布集中指数达到了1.38,显著优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来看,世界自然遗产的区域分布特征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能使世界遗产能世代传承,对遗产地进行保护与管理非常重要。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保护与管理,实现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保证遗产地价值永续利用;同时也阐述了保护遗产地地方文化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矛盾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平遥古城,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以平遥古城为例,系统总结了古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了这对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认为遗产保护和遗产开发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旅游开发始终应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在正确认识遗产资源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前提下,以旅游开发为手段,提高当地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使保护工作从消极保护转化到积极保护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8.
袁正新 《科技资讯》2006,(3):173-175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不可多得的科学研究,审美和启智价值。而在现有的管理体制安排下,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研究产生过度开发遗产资源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就张家界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的管理体制进行初浅的探讨并提出初步设想,希望有利于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协调一致,有利于张家界世界遗产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香港的自然保护屠玉麟,杨均平,肖进原1香港的自然保护背景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全境土地仅1070km2,常被人们称为“弹丸之地”。然而,香港550多万人口及繁华的建筑多集中分布在98km2的市区,所以香港拥有非常广阔的郊野,这为香港的自然保护提供...  相似文献   

20.
2004年6月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对“凯恩斯决定”做了新的修订,形成了世界遗产保护的“苏州决定”。中国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我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0处。但是,某些急功近利的“申遗”动机和做法不可取,不能让“世界遗产”变成“世界遗憾”,要以“可持续利用”和法制化管理应对保护难题。而弘扬民族精神是世界遗产保护的价值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