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农”问题中的体制因素、资源与人口因素、农业投入与再生产因素、农民观念因素等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同时应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稳步地改革农村的计划经济体制,关键将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等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统筹城乡经济,引导农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再生产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农民观念落后也是一种贫困,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农民观念可分为四个层次;转变农民观念,关键在教育,重视农村成人职业技术教育;转变农民观念是政府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应改善干群关系,建立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2.
围绕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思想,着重对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与“小康”问题、我国人民现实生活中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只要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从人口学的角度来探讨"三农"问题的成因、本质及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要求的深刻体现。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要有一个科学的、有效的、强有力的制度安排来保障农村改革,真正使农民减负增收,但现行的制度效果不明显。进行制度创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区分了“小康”和“小康社会”,分析了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内涵。  相似文献   

7.
当前,“三农”问题已构成制约我国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既需要从实践层面也需要从学术层面对其进行学理的分析。从科技与农业、科技与农民两个维度审视了“三农”问题,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一些有借鉴作用的建议和对策,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三农”,如何促进“三农”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胡锦涛“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及两者相互转化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主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新型工业化认识上的几个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0.
人民性是判断某种理论、政策、制度或实践是否符合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人民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本质,因为人民性不仅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实现的全过程,而且还渗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方方面面。它集中地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出发点、动力观、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上。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和本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据此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相互促进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推动了全面推动小康社会进步。我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德国社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渠道和保障,而在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保持社会稳定与相对公平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但要具体落实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还需地区与城乡的协调发展。而以上所有的因素都将最终落脚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上,说到底,教育才是发展的根本原因,才是实现小康社会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作为历史事实由来已久,也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任何国家要发展都不可能独立于全球化的进程之外。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正在给全球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国应积极主动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实现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未来 2 0年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 ,而这必然离不开幅员辽阔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其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 ,在全面小康建设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其中城镇化的滞后在许多方面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因此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是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践基础.我们要不断探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方式、途径,推进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推进依法行政才能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7.
结合现实,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质,指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重要经济关系,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把握新要求的新意所在,更要领会新要求所体现出来的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思路、新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9.
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自上而下共同努力,在财政政策上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