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基于CPN的协议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状态空间规模较大的协议,提出了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CPN(colored petri net)、面向属性的协议一致性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首先, 构建被测协议规范的CPN模型, 即协议模型, 并将被测协议的若干功能属性采用CPN进行形式描述, 形成属性模型。 提出了属性模型到协议模型的状态投影算法、模型状态空间的路径匹配算法和搜索算法, 基于这些算法给出了一种完整的基于属性的测试序列生成方法。 该方法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协议规模庞大所导致的状态爆炸问题, 而且还对测试中的PCO库所进行了特殊标识, 完成测试序列中可观察元素的自动提取处理, 使得处理后的测试序列可直接用于协议实际测试过程。 为有效验证所提测试序列生成方法的可行性, 开发了一套实现该方法的软件, 并应用于HMIPv6协议的实际测试过程中。实践表明, 这套软件可以对较为复杂的协议一致性测试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完全偶图和路, 并证明了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3.
刘荣峰 《甘肃科技》2007,23(2):31-32,120
并发进程具有明显的异步并发性,而Petri网是模拟与分析异步并发系统的有效工具。为此通过引入Petri网,给出了并发进程等待的Petri网模型及死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UML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及着色Petri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着色Petri网的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该方法将UML的时序图描述转化为着色Petri网的形式化描述,通过深度优先遍历着色Petri网找出系统的测试路径,对给出的测试数据采用爬山法进行测试用例的选择,最后,根据路径覆盖的原则产生完整的测试用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军事指挥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和仿真。方法建立了一种描述系统的Petri网模型,进而分析在并发信息流中产生死锁的关节所在。结果为从理论上研究指控系统的效能、发现和排解死锁以及系统的评估和仿真等提供了可靠的根据,有效地保证了对系统的应用与研究。结论经部队仿真演习试用,效果良好,对于提高部队应急反应能力与组建新的指控系统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OSPF协议是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它利用内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来维护和计算路由,它的路由算法是本协议的关键部分,本给出了路由算法的Petri网模型,并使用控制流和数据流测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在此基础上产生测试序列。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作流建模过程中流程模型的演化问题,在真并发等价性概念下,提出将图形化控制流模型转换为顺序与并发结构可分隔处理的可分离形式的方法.采用自由选择工作流网建模控制流模型,以完全并发互模拟为真并发等价概念,定义两个安全网间是完全并发互模拟关系的充分条件;基于Petri网的网展开,提出获得工作流网的可分离形式的局部网展开算法;通过证明局部展开网与原工作流网满足完全并发互模拟的充分条件,保证两个网模型的等价性.所提转换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能够保留并发层次,且所需步骤更少,有利于流程模型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Hierarchy CPN的相关定义,然后对OpenFlow协议进行了基于时间着色CPN建模.在建模过程中,详细考虑了Token Colour的选取与相关变量的定义,并考虑了时间属性,针对建模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执行上述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得出变迁发生次数与所需时间基本符合稳态分布这一事实,满足预期的要求.对所构建模型进行自定义查询分析,依据模型活性、死锁、可达性等特性构建相应的抽象路径,用于指导抽象测试例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FMS运控软件的调试环境系统来说,能够检查出被测软件中可能发生的死锁问题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被测系统Petri网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实用的死锁检测和回避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量小,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Web应用的质量和可靠性,避免对Web应用进行测试时才发现其工作流程不合理,提出了在Web应用开发前先建立其工作流程的CPN模型,并基于CPN模型的状态空间给出了一个扩展-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可以在满足状态覆盖和变迁覆盖的前提下减少测试序列的冗余度.为了展示该方法的有效性,以物流管理系统中的下订单业务为例,使用CPN对工作流建模,并对CPN模型进行正确性验证,之后采用扩展-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得到下订单业务的测试序列集,进而证实了扩展-深度优先遍历算法可以减少测试序列的冗余.  相似文献   

11.
测试覆盖准则是软件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有的覆盖准则研究大多从程序代码或者规范出发,很少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另外,面向对象软件和扩展有限状态机(EFSM)规范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从面向对象程序代码和EFSM规范两方面出发,对现有测试覆盖准则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2个新的测试覆盖准则,对现有测试覆盖准则进行了扩充,并对基于面向对象程序和EFSM规范的测试覆盖准则进行了公理化评估。通过实验进一步分析了基于规范的和面向对象程序的测试覆盖准则之间的一些对应关系,为测试人员在测试准则的选取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对汽车功能安全的关注,ISO26262成为汽车电控系统开发的重要标准.在汽车电控系统中,微控制器的应用软件对各种故障的容忍度是重要的安全指标.当应用软件设计完成后,对故障容忍的测试是至关重要的.选用AURIX系列TC397芯片作为芯片原型,引入Virtualizer开发套件(VDK)虚拟建模工具,搭建真实的软件运行环境,对基于TC397开发的应用软件在软硬件集成的层面上进行故障注入测试,利用故障注入的方法,查看基于TC397开发的系统软件行为及配置是否正确,验证了ASIL-D目标下的软件安全机制的诊断覆盖率.研究结果为芯片级别软硬件集成测试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软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软件中的安全缺陷也急剧增加,系统中的错误也在逐渐增多。本文实现了基于宿主的嵌入式软件覆盖测试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源程序进行词法语法分析、自动插装、测试用例的生成和加入、动态仿真运行及覆盖率报告分析等得到测试结果,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基于目标带来的软件测试依赖硬件等问题,基本满足了用户对嵌入式软件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作为保证网格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网格测试已成为网格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由于测试策略中"黑盒"与"白盒"的不同,网格测试的框架模型设计也应当予以区别.针对"白盒测试"提出了"面向程序结构的自动化网格测试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基于C的自动测试模型.该模型支持了网格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以及单元测试、功能测试、回归测试等网格测试活动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以非参数统计原理为基础,在不假设软件产品寿命服从具体分布的情况下,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的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方法.然后,根据验证测试结果,分析失效概率的置信度,从而确定失效概率的真值范围.最后,通过示例证明该方法在未过多增加测试次数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假设寿命分布理想化和参数估计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使得验证软件的可靠性时,生产方与订购方一致接受最终的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软件动态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被测程序抽象成有限状态机,将测试程序及测试用例的编写集中到单个状态上。在软件结构或逻辑发生改变时,能够通过对旧状态测试程序的重新组合进行新的测试。无需大量修改测试程序从而保存了先前的测试用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模型的软件动态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被测程序抽象成有限状态机,将测试程序及测试用例的编写集中到单个状态上。在软件结构或逻辑发生改变时,能够通过对旧状态测试程序的重新组合进行新的测试。无需大量修改测试程序从而保存了先前的测试用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可达性测试的效率、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一种并行程序可靠组合测试策略.首先确定并行程序同步串中竞争接收项的向量时钟关系;然后构造初始竞争表(RT);接着根据横向增长规则和纵向增长规则对RT进行增长,直至并行程序同步串所有的竞争接收项均包含在RT中;最后根据竞争表RT产生竞争变体并进行可达性测试.该策略能保证每个竞争接收项的发送项均发生改变,同时减少竞争接收项的发送项改变次数和运行错误同步串的次数,硬件资源要求不高.实验证明该策略能减少测试同步串和竞争变体的数量,并提高测试的效率、可靠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用于覆盖测试的代码插桩程序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用于覆盖测试的代码插桩器,重点介绍了一种高效的词法语法分析方法:通过所读入的左右大括号是否匹配把整个代码分为函数内部和外部,根据这两部分感兴趣的关键字不同建立不同的DFA状态转换表,使每个词素能够用最少的状态转换次数判断出是否为所关注的关键字,减少状态转移的时间复杂度;使用已生成的状态转换表,消除了建立DFA的时间开销。描述了状态转换表的生成过程,插桩器的实现过程以及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一种用于测试软件安全的基于EAI(Environment Application Interaction Model)模型的软件错误注入测试方法,提出了用包裹函数实现软件错误注入的安全测试方法及实现方法.对四个应用软件进行了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