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科技》2014,(1):63-63
正食源性致病菌微生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高效的快速检测和污染控制技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完成的"食品微生物安全快速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系统调查研究,建立了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专业菌种库和主要菌株的分子指纹图谱,揭示了常见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我国南方的污染状况、分布规律、累积机制和风险水平,深入开  相似文献   

2.
《广东科技》2010,19(7):76-76
日前,由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的“职业化学中毒分析检测系统研究”项目已顺利通过广东省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主要为应对职业化学中毒的突发性事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手段以及致病因子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基因组序列以及基因组学和后基因组学工具的广泛应用,为病原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理学提供了丰富信息,也为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和控制研究提供了大量新手段.主要针对最近关于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的是为食品安全管理以及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控制策略提供技术支撑和带来一些新思考.  相似文献   

4.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的存在是食源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关键环节.目前,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领域的纳米粒子技术已日益成熟.系统介绍了光学纳米粒子、磁性纳米粒子等技术在微生物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食源性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及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健康造成的危害,引起世界范围内加强对食品安全、卫生及质量的关注。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的有效性,PCR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即常规PCR检测、多重PCR检测、荧光定量PCR检测阶段。本文主要对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定量PCR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灵敏度高,耗时短,程序简便的定量细胞分析分选方法,广泛应用于微生物检测、环境监测、临床医学等领域,尤其在微生物检测中表现突出.流式细胞术正逐步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研究并介绍了流式细胞术在几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国家科技成果网是利用互联网为平台的科技网站,以下项目由国家科技成果网提供,详情请登录www.nast.org.cn。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及其载体结构的研究该研究针对目前我国水源污染日趋严重,且饮用水质要求日趋提高的状况,开展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可  相似文献   

8.
食源性疾病对人们健康安全产生威胁,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是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环节。传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耗时长且操作繁琐,检测结果和控制效果不佳,不能满足安全快速检测的需求。采用准确、快速、灵敏的检测技术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合理有效的检测,建立方便快捷的食源性快速检测技术,对确保食品安全和保障人类健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7月26日,榆林市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榆林市第一医院刘晓莺团队完成的"传统与现代方法联合检测在结核病实验室诊断中的价值"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项目评审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检验技师、微生物检验博士吴晓康,榆林市第二医院主任技师、医学检验科主任谢忠斌,榆林市第四医院主任医师、医学检验科主任苗  相似文献   

10.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不仅会引起食品腐败,造成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因此亟需开发高效、安全、不影响食品品质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控制技术。益生菌是近年微生物和食品科研领域研究热点,益生菌除具有调节和改善健康功能,其本身及代谢物对微生物较强的清除和抑制作用,使其可应用于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控制。明悉益生菌及其代谢物类型、潜在的抑制微生物机制以及应用现状对相关控制技术的研发至关重要。分析了现有益生菌及其代谢物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抑制机制,主要为破坏细胞结构、影响遗传物质复制、阻断能量代谢途径、干扰群体感应系统、控制生物被膜形成、竞争关键性营养物质等方面的单机制或多机制联合作用;同时基于目前益生菌及其代谢物在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实例,探讨了其在果蔬、肉类等食品中的应用方式、应用条件,对货架期的延长效果等;分析了益生菌及其代谢物在抗菌效能提高、活性包装、与其他食品品质控制技术联用等方面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旨在为基于益生菌及其代谢物的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食源性致病菌是以食物为载体,侵入人体,引起人体慢性、急性中毒,对人体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文章从食源性致病菌来源及危害出发,分析了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并结合某地区的调查实例,分析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从而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监督、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由省微生物研究所和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畜禽产品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开发通过了由广州市科技局组织的验收。该项目建立的三种检测方法具有  相似文献   

13.
食品微生物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检测系统的研究推广刻不容缓。食品安全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而微生物污染又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将微生物性健康危害列为食源性危害的三大原因之一。我国对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资料显示,微生物性食物中度所占比例高达67%。在国家质检总局每年的食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情况也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4.
以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胡文忠教授为负责人的辽宁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获省科技厅和财政厅批准组建,成为我校获批组建的首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的组建基于辽宁省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藏与物流的技术需求,依托于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和食  相似文献   

1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危险性。本文通过对牛板筋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的微生物法、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法和荧光PCR法这3种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结论:3种方法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其中荧光PCR法快速、高效,在食品安全抽检和监测工作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发光微生物Q 67检测饮用水急性毒物的工作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模糊发光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同时进行了检测饮用水的实验数据分析,对模糊发光微生物传感器的数值和符号的转换过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模糊发光微生物传感器检测量状态隶属函数.将模糊发光微生物传感器用于饮用水急性毒物检测提高了水安全检测的智能化程度,且使检测过程更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行为观察方法,调查游人与短尾猴疾病传播可能的路径,利用非损伤性采集短尾猴口腔液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方法,检测其口腔病原微生物,研究黄山野生短尾猴病原微生物对游人的安全风险,最后提出生态旅游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3年来,在黑龙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中,农业机械的升级、改造及新机型的开发项目占24.5%。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11日,由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和淄博市临淄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完成的山东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双孢蘑菇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及其试验示范”、和山东淄博绿宝果菜新技术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山东省良种工程重点项目“蕨菜品种优化、高效栽培及保鲜技术研究”两个项目同时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科技情报所开发部主要从事科技成果推广、技术开发研究、科技项目转让、专利技术实施和信息咨询服务。现提供的转让项目均已通过质量检测和投入生产,欢迎来人来电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