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22):68-69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近期发现了一颗奇特的年轻恒星,它并没有围绕任何恒星运行。这颗自由运动的行星编号为PSOJ318.5-22,距离地球仅有大约80光年,质量也仅相当于木星的6倍左右。其年龄据估计仅有大约1200万年,对于一颗行星来说这是非常年轻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由英国、智利、德国和美国等国家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正在对一颗可能是已知最大的恒星进行观察。这颗恒星很可能正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其外层物质正在不断向外抛出。这些天文学家们联合完成、发现了对这颗巨型恒星如何将内部材料释放回星系物质以及恒星之间的物质和辐射场的重要机理。星际物质是行星系统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船底座η是过去1万年内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最明亮,也是质量最大的恒星系统.这颗巨型恒星拥有很多怪异的行为,它曾经在19世纪突然发生爆发,而爆发的具体原因科学家们至今都没有完全弄明白.一个由美国宇航局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天文学家组成的研究组,对这颗恒星进行了11年之久的长期观察,他们运用美国宇航局在轨道上的卫星,地面上的望远镜以及计算机模型得到的数据,获得了人们对于这一天体迄今最精细的图景.  相似文献   

4.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我们的宇宙财富似乎又增加了一些,因为近期由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领导一项研究发现,在一颗近距离"巨蟹55"恒星附近发现了一颗主要由钻石组成的超级行星——巨蟹座55e,这颗距离地球仅有40光年的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两倍,质量则约为地球的8倍,其三分之一可能由纯粹的钻石组成,因而被归入"超级地球"的行列。2011年时科学家们首次观测到"巨蟹座55E"从恒星的面前经过,  相似文献   

5.
现代意义上的恒星测光是伴随着宇宙观的转变而产生的。古代天球模型的打破,使人们意识到不同恒星离地球距离并不相同,从而建立起亮度-距离的简单模型。赫歇尔父子对恒星测光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约翰·赫歇尔制成第一台专门用于天文测光的天文光度计,并通过测光和数据统计认识到恒星亮度不仅与距离有关,而且与恒星内在性质有关。在19世纪前期,天文测光面临"标准烛光"的选取和控制不同观测者对颜色亮度的感知误差两大问题。德国物理学家泽尔纳结合光学与视觉心理学重新设计了天文光度计,一举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经由精确测光,泽尔纳把恒星颜色与亮度联系起来,提出了一套恒星演化理论,成为早期天体物理学理论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恒星     
<正>究竟发生了什么?一颗编号为KIC 8462852的遥远恒星吸引了无数人关注的目光,原因是这颗恒星的某些行为十分诡异,容易让人产生丰富联想。说起这颗位于天鹅座的恒星就要从美国宇航局"开普勒"空间望远镜项目开始。开普勒是  相似文献   

7.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14):65-66
科学家们近期观察到从一颗爆发新星上发出喷流的闪光,这道闪光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得以绘制出从这颗恒星喷射物质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天文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对近距离双星系统"罗盘座T"进行了观测,这颗"再发新星"的爆发具有规律性,它是一个双星系统中存在一颗白矮星(即一颗与太阳质量接近的恒星耗尽燃料后爆发形成的残骸内核),由于其会不断从其近旁的伴星那里"窃取"氢物质,在  相似文献   

8.
"开普勒"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在太阳系周围的15万颗恒星中,寻找它们附近那些与地球相似、环境适宜生命的行星。包括一颗岩石行星,大量的恒星"星震"以及奇妙的三体恒星。在地球之外的宇宙中还有没有像我们这样的星球?这是过去几个世纪里人们不断追问的问题。自1990年代以来,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外星行星)相继被发现,至今(2011年4月23日)已知外星行星已经有547颗。在所有寻找外星行星的努力中,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探测器是迄今最为专注的。  相似文献   

9.
正欧洲空间局发射的"盖亚"卫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银河系内数以十亿计的恒星进行观测,测量它们的位置、距离和运动。这颗颠覆性的卫星观测效率比同样是由欧洲发射的前任依巴谷卫星高出数百万倍。天体测量学主要关注对恒星位置和距离的测量。通过长期测量可以觉察到这些恒星在星系中的运动。通俗地说,天体测量就像是给天空绘制地图。但即便是使用地球上最强大的望远镜,但星光在进入地球大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认为,距离地球大约93光年的英仙座的一颗名为"恶魔之星"(英仙座β)天体是一对食双星,大约每3天就会出现视星等的变化。对于古希腊人而言,其标志着希腊神话女妖梅杜莎的眼睛,之所以被称为恶魔之星是因为该天体古怪的行为。我们依靠现代天文学才发现了英仙座奇怪双星的不可思议行为,然而距今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经对这颗恒星颇为了解,自17世纪以来,英仙座β星的奇异光变被科学家进行系统性的观察。1783年,一位名叫约翰·古德利克的业余天文学家在与伦敦皇家学会的通信中提到了英仙座β星  相似文献   

11.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0,(20):73-73
<正>为日地距离300倍加拿大天文学家表示,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一颗行星已被正式确认为绕类日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这颗系外行星的质量是木星的8倍,以异乎寻常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300倍)绕主恒星运转。2008年,天文学家利用地面望远镜的可见光观测仪器最早发现了它,这也是地面望远镜首次直接拍到系外行星的照片。不过,当时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即由于物体、恒星和观测者的幸运排列,从地面的视角观测,它正在绕其恒星运转。但天文学家利用双子星天文台的高清晰适应性光学技术,进行了最终证实该行星  相似文献   

12.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2,(14):69-70
要想从恒星的炙热覆盖中找出其近旁行星发出的热辐射信号简直就无异于要从10000根蜡烛中找出其中的一根来,但是科学家们现今还真的做到了这样的事:他们识别出一颗位于40光年之外的恒星近旁的一颗系外行星发射出的红外波段辐射信号。这颗环境非常恶劣行的名为巨蟹座55e,其表面温度超过2000摄氏度。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和  相似文献   

13.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2,(21):34-3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望远镜捕捉到了令人惊叹的菲力可斯星云爆发新细节,这颗垂死恒星正在"大发雷霆"。它布满灰尘的外层分散到空中,在炙热恒星核喷出的强紫外线的照射下,看起来像夜空中的一只巨眼。这张激动人心的合成图是由美国国家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宇航局在总部召开发布会,宣布在一颗近距离小质量恒星的周围发现多达7颗大小与地球接近的系外行星,并且这几颗行星相互之间的距离很近,基本都位于该恒星周围的宜居带范围内,因此理论上都有可能存在大气和海洋,从而让人对其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充满遐想。这项发现表明,小型岩石行星系统可能是相当普遍存在的,或许这将成为在银河系中搜寻外星生命的最佳目的地。系外行星是指围绕其他恒星(而不是太阳)运行的行星。这  相似文献   

15.
晓东 《科学大观园》2010,(16):68-69
加拿大天文学家表示,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一颗行星已被正式确认为绕类日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同时,它也是迄今由地面望远镜直接拍到的第一颗系外行星。  相似文献   

16.
<正>开普勒-78b在众多系外行星中显得与众不同,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大小与地球相当,还拥有岩石地表和一个铁核。开普勒-78b与地球之间的相似性可能还并不局限于此。它围绕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开普勒-78"运行,每"年"的绕行的时间仅有8.5小时。由于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实在太过接近,其地表的平均气温要比地球高出近2000摄氏度。因  相似文献   

17.
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对2012年坠落在斯里兰卡的一颗陨石碎片进行研究时,发现其存在藻类化石。这一发现证明宇宙中存在有生命。他们在一篇论文中指出,陨石碎片的电子显微照片揭示了已经变成化石的来自于外太空的微小生命形态。此前,科学家就曾发表一篇针对斯里兰卡陨石碎片的论文。研究论文作者深信他们的研究发现,为有生源说提供了坚实证据。科学家曾猜测地球生命来自太空,这就是自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有生源说。当时英国卓越物理学家洛德·凯尔文认为外星细菌可搭乘彗星或者流星,另有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微生物可嵌入灰尘微粒中穿过星系,它们通过轻微的恒星放射线压力从一个行星系  相似文献   

18.
文龙 《科学大观园》2011,(18):70-71
数量相对稀少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银河系可能至少拥有20亿颗类地行星。这一估计是基于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在设计上开普勒望远镜用于搜寻在恒星前方穿过的行星。根据这架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研究论文作者认为银河系的类日恒星中最多只有2.7%拥有所谓的类地行星,  相似文献   

19.
天鹅座其不仅非常壮观,且也为天文学家提供了绝佳的探索恒星形成以及年轻天体系统的素材。该区域同时也存在着众多"原行星盘"或者环绕在新生恒星周围的稠密气体。"原行星盘"常见于年轻恒星的周围,但最近发现的规模较以往更大,而我们银河系中较著名的恒星形成区还是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恒星都是成群形成的,但随后会慢慢散开。一个新的理论正试图解释这些恒星集群是如何形成和瓦解的,抑或在罕见的情形下它们又是如何维持数亿年的。夜空是星星的领地。在每一个方向上,明暗不同的恒星充满天际。一些星星看上去构成了被称为"星座"的特殊图案。尽管这些图案很有趣,但绝大部分只不过是人类思想在天空中的投影。在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中,大多数的恒星彼此之间并没有真正物理上的联系,至少现在已不存在这样的联系了。每一颗恒星其实都诞生于一个恒星集群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