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亚在苏联解体前作为加盟共和国是苏联的一部分,是苏联的“战略后院”。苏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俄罗斯虽仍视其为“战略后院”,但在该地区的势力有所减弱。美国瞄准时机,渗入中亚。1994年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将中亚四国(除塔吉克斯坦外)纳入“和平伙伴计划”;1997年出台“新中亚战略”,目标是使中亚成为其能源供应基地。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为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驻军于中亚。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不打算撤出中亚。美国进军中亚的原因是:中亚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丰富的能源;为排挤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中亚各国而言,水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由于多年来对水资源过度开发而未实行有效的保护,中亚地区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水危机,并对中亚地区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加强合作、化解水危机,以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成为中亚各国在新的世纪必须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徐晓天 《世界知识》2010,(20):40-41
<正>苏联时期的不合理开发留下矛盾和隐患。与其说中亚地区缺乏水资源,倒不如说中亚国家间缺少统一的协调机制,缺少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4.
从科技合作的现实基础、科技优势比较、科技合作成果、科技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以及加强合作的对策建议5个方面,全面探讨了我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疆与中亚多个国家毗邻,是我国陆疆边界线最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内陆省区,在阐述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对新疆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新疆与中亚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中亚地区的援助从最初的经济方面转向政治方面,逐步扩大了在该地区的影响。面对日本的战略包围,中国应该继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加强同中亚国家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以取得西北部边疆的安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些年中亚五国日益增强的传统能源枯竭危机感,以及水电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与安全隐患,大型火电污染大气环境、浪费土地和淡水资源,边远地区输电代价高昂,输变电安全问题、电能损耗和调峰问题使电网运行成本不断攀升等,结合中亚五国地广人稀和游牧人口众多的特点,发展与其资源供应结构、环境容量空间和资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分散式清洁能源成为优化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8.
葛军 《世界知识》2008,(6):44-47
2008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16周年。周晓沛大使在文章中讲述的建交故事仿佛并不遥远。16年来,中亚国家经历了从独立之初的艰难到如今的稳定、繁荣,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外交部李辉部长助理表示,建交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关系顺利发展;双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依据写于13世纪上半叶的四种汉文文献:《长春真人西游记》、《西游录》、《北使记》和《西使记》,以及中亚的考古资料,考察中亚在蒙古入侵之前的经济状况。主要研究这一时期中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通过这一研究,企图反映蒙古入侵前中亚的经济概貌。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为甘肃省与中亚地区国家油气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提升甘肃省与中亚国家油气能源合作,促进甘肃省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和经济发展,文章分析了中亚国家油气能源和甘肃省油气能源状况以及甘肃省与中亚国家油气能源合作现状,探讨了甘肃省油气供需特征和开展油气合作的对策。结果表明,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探明储量和产量;甘肃能源消费结构极不合理,油气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很低,油气消费缺口逐年增加。甘肃与中亚国家存在地缘优势和油气能源互补优势,具有良好的油气能源合作发展前景。目前甘肃省与中亚国家油气能源合作水平很低,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与中亚国家油气能源合作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两个超级大国在东北亚地区争夺的消失,该地区的安全困境凸显出来,这严重阻碍了地区各方的交流和发展。用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来审视该地区的安全困境,我们可以相应地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或消除它,从而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美国以塔利班包庇"9.11"恐怖袭击的幕后凶手为由,对阿富汗发动大规模空袭,并借机进军中亚。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并进军中亚并非仅仅为反击恐怖主义,其战略意图是多方面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军不会轻易撤出中亚,美国在中亚长期驻军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深远的,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更为明显,这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审视阿富汗战争及美国中亚驻军长期化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冷战以后东南亚地区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安全问题错综交织,加之近年来非传统安全的兴起,都加剧了东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在新时代的国际安全环境下,各种以地区性为主的国际合作安全机制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驱动力,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的可能性与具体建议以及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对亚太地区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泛突厥主义作为一种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明显的政治实用性和投机性。冷战后,泛突厥主义重登政治舞台并十分活跃,成为国际关系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重要现象。简述泛突厥主义的历史起源及演变过程,着重剖析它在冷战后重现国际舞台的原因和土耳其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并详细探讨几个影响泛突厥主义发展的外部因素以及它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中亚国家国际战略地位的提升,国内加大了对中亚国家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力度,学者们对中亚文献的重视程度亦与日俱增,在了解国内中亚文献分布和收藏情况的同时,从宏观上了解中亚文献信息资源在国外的分布情况,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地理区域和收藏系统两方面介绍了国外中亚文献的分布情况,以期为广大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独立后的中亚国家一方面致力于各自国家的建设,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诸多共同的矛盾与问题,其解决亟须加强各国的对话与合作.中亚一体化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宗教极端主义的甚嚣尘上,严重威胁了地区安全与稳定,也将阻碍中亚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加强各国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的紧密合作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等受到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侵蚀,社会主义国家应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建立文化安全体制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文化主权等遭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严重侵蚀,他们采取保护民族语言、加强对外来文化的管理及彼此间的合作等措施来保护本国文化安全。除美国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发展、推广本国文化及文化产品来抵制美国文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浅析9·11后中亚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安全态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以后,中亚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有长期化的趋势;其次是美俄关系、俄罗斯—北约关系有重大进展。这对我国的安全态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如何趋利避害,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