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成因分析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作为以食品添加剂研究为特色的食品科学专业期刊,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我刊特设了"专家论坛"栏目,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当前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2011年第4期,我们已经邀请了三位专家从构建诚信体系、安全监管政策、消费者权益等理论层面对本年度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之一的"塑化剂事件"进行了探讨,本期,我们又特别邀请了三位专家,从塑化剂在食品中的迁移、危害、应对措施以及最新的检测技术角度,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对这一问题的更好解决提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塑化剂门"这一重大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痛定思痛,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和协调是约束市场经营主体、根治食品安全顽疾的根本手段,包括行政监管法制的完善、民事赔偿法制的完善、司法制度的完善等.同时,要让市场主体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而协调各个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各部法律之间的功能能够统一互补、相得益彰,也是通过法制手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解决我国地沟油问题必须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地方用餐厨废弃物提炼地沟油,经非法渠道回流餐桌的事件不断被曝光后,关于"目前地沟油根本无法检测"的言论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地沟油问题的恐慌,地沟油已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本期专家论坛栏目,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专家,从地沟油的行业监管办法,国内外废弃油脂的处理方法、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等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专业技术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专家提出的办法、技术、策略,能为地沟油事件的更好解决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消费者的健康,直接关系消费安全乃至生命安全.在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却频繁发生,涉及药品、乳品、肉类、果蔬、蛋禽等众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为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势在必行,然而食品监管也需考虑在最优监管强度下实现"监管成本"和"监管收益"的均衡.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国际上食品安全监管成本的相关文献,从HACCP系统、成本收益分析、输出定向分析函数、交易成本分析、食品可追溯系统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和评价,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六个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阜阳奶粉事件开始,到三鹿事件、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安全问题走进了社会公众的视野,整个社会日趋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由自主的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为确保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食品检验机构作为一支专业技术队伍,要主动为政府监管部门献计献策、排忧解难,依托专业技术特长为优势,用科学、准确的数据说话,为政府监管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食品检验机构要履行职能,做食品安全卫士,成为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不可或缺的帮手,这也是质监工作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裘陈 《科技信息》2009,(30):I0027-I0028
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不得不引发我们对食品安全规制的深深反思,尤其在私权领域中目前的法律制度规定对食品安全规制显得不足。本文首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做一具体介绍,然后对我国当前食品安全规制的具体法律制度进行必要的评析,最后从私权的角度对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具体法律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5月底发生的"塑化剂事件",波及到我国大陆地区和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已成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中国卫生部6月1日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AEs)等共17种化合物列入黑名单.一时间有关食品中PAEs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芳  关炳峰  王法云 《河南科学》2012,30(9):1375-1378
结合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约70%是主观人为添加非法添加物.因此,提出了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职能部门监管盲区的监管、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重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面对食品安全的"网络谣言",公众非常需要权威、公正、专业的"专家意见"指导他们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去厘清和分析事件。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中的"专家意见"面临着公信力缺失的局面。通过对浙江省4000余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并对比研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专家委员会"的类似法律制度设置,我国应从科学设置"专家"成员组成以保证"专家意见"的独立性、严格规范"专家"遴选程序以减少"专家意见"的利益冲突、增加"专家意见"的公开性以加强"专家"的法律责任约束三个方面,来切实提升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制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添加剂问题层出不穷。如影响最大最广的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上海"染色馒头""毒豆芽"、台湾"塑化剂",2013年山东硫磺熏制"毒生姜"、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2014年福喜公司使用过期肉,2016年"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发光的猪肉,这些事件一次次成为我国政府、社会公众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危害严重,影响巨大。总结起来,这些食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4月20—23日,由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同主办的"2015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陈章良出席并致辞。在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即将发布之际,本次大会邀请国际食品安全联盟、全球食品可追溯中心、欧洲可追溯研究中心及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构建安全与健康的食品产业链"主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国际食品安全大会2010年首次举办,至今已召开5届,均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承办。本届大会有40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外宾代表20人。  相似文献   

12.
客观认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些国家出现了将食品安全泛政治化的倾向,将中国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扩大为对整个中国食品产业甚至制造业的质疑.扩大为对政府态度和监管能力的质疑.进而认为中国的食品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都无法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之所以产生上述看法和认识的客观原因是:对食品安全及其监管的特点缺乏了解:对中国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状况和正在采取的解决对策认识不清:不能冷静、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对上述看法和认识取得一些基本的共识.不仅有利于相关的研究.更有利于冷静、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围绕传感器这一新兴的检测技术,重点阐述了三大类分子印迹聚合物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和光学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的后期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诸如红心鸭蛋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①事件频频发生,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和社会关系的健康稳定。如果不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的食品出口行业也将受到严重的挑战。为此,应积极检讨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管制体制的设计和运作,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本文并从我国现阶段政府食品安全管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我国食品安全管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管制改进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食品安全看公众信任与风险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发生的"问题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凸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此次事件不仅影响到我国乳产品行业,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到更广阔的经济社会领域,包括对公众信任的打击等.  相似文献   

16.
近期发生的“问题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凸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此次事件不仅影响到我国乳产品行业。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到更广阔的经济社会领域,包括对公众信任的打击等。本文将围绕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信任问题展开讨论,明晰食品风险治理中信任的作用和角色,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中的信任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期,假鱼翅、抗生素鸡和假羊肉等一系列事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每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我们都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要怎样的"进一步"才算够"强"呢?是否也应该回过头来对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些思考呢?尽管我们说:"杀毒软件永远落后于病毒",但是从近年食品安全状况来看,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确实还存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一年间,从洋快餐里的苏丹红开始,我们早餐的鸭蛋、牛奶,中餐的火腿、米饭,晚餐的鱼汤,都仿佛变得有些形迹可疑.坐在餐桌旁还真需要些勇气。若多些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去分辨那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也许会认真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时常为百万分之一的几率而恐慌是否有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黄登宇 《太原科技》2009,(10):37-3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已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后,废止了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标志着食品领域的监管从"食品卫生"时代进入了"食品安全"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不仅是法律地位和法律名称的变化,更是  相似文献   

20.
刘士郡 《科技信息》2013,(15):203-203
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出现了诸如皮革奶、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重大事件。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层、地方保护主义、道德失范等是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法律、道德、监管等多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