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秀军 《世界知识》2014,(21):14-20
<正>时隔13年,中国再次作为东道主举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太地区"大"——APEC人口、经济总量、贸易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40%、60%和50%,而且世界经济的"三巨头"汇集于此;亚太地区经济"多样"——经济体资源禀赋各异,经济结构相差较大,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有差异,等等,但这也彰显出亚太区域经济较强的互补性,从而使区域经济合作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然而,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道路并不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经济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经济发展、创新能力、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及卫生四个系统,共42个经济指标,并以2008年的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果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标准差、变异系数、Theil指数为主要测度方法对2007—2014年河南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进行剖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显露出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绝对差异逐年倍增、相对差异放缓但伴随着较小的波动性等特性;2007—2014年地带间差异T_(br)独特的波动性成就了市际差异T_p略微扁平化的"驼峰"状姿态,而居高不下的地带内差异T_(wr)则成为河南省国内旅游经济差异偏高的首因;2007—2014年河南省G值和Z值的均值分别为5%、8%,除了22%的"贵族"城市和11%的"新秀"城市之外,河南省过半的城市属于"平民"城市。  相似文献   

4.
洛槟 《世界博览》2014,(14):56-57
正亚太地区的中小企业都在义乌的第八届APEC技展会上寻找机会;在充满创新活力的义乌会展上,当前经济元素都得到了体现。6月19日,第八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19日在浙江义乌开幕,这是APE C技展会首次走进浙江。APEC是当前亚太地区参与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区域组织。2014年是APEC中国年,是在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之际,时隔13年中国再次举办APEC会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美国推动TPP正式谈判启动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出现新的格局,主要表现为TPP与RCEP的双轨竞争、小型FTA数量进一步的增加以及FTAAP由虚拟构想到实际行动的演变。虽然TPP和RCEP的高标准有利于亚太经济整合,但是就根本上解除"意大利面条碗"效应以及整体提高亚太地区经济福利而言,FTAAP无疑是更好的途径。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有责任为推动FTAAP的建立做出应有的贡献。结合亚太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中国应该积极应对,具体包括推动RCEP谈判成功,确保"一带一路"项目发挥真正效用,推动中美经济合作,以及完善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6.
由于制度、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市场等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种差距和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角度出发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差异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交通、邮电网络基础设施是特定区域经济开发的瓶颈资源。本文分析了两种网络和区域经济开发的辩证关系,探讨了两种网络对区域经济开发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机制,最后,提出了区域经济开发中的网络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对安徽省1990—2011年的物流能力和GDP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了物流能力与时间、GDP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对安徽省区域经济物流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并对安徽省2012-2021年区域经济物流弹性进行了预测。基于分析的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对安徽省制定物流产业和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素香 《科技资讯》2007,(21):219-220
油地共同建设城市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共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是目前我国油田所在地区得力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放在了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论述了研究基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基于循环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战略重点以及实施领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与经济的良好协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为了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2005年—2014年陕西省域时间序列数据,引入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Arcgis10.2从空间上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陕西省整体房地产业及区域经济在研究时段内两者间存在较高的耦合度,且随着时间推移耦合协调度在逐渐改善;部分来看下属10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耦合度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4,(5):15-17
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复为全国唯一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市。为全面了解潍坊市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调研小组对潍坊全市6市(县级)、2县、4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潍坊市农村收入较高,主要收入源于非农收入;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显著,城乡差距在缩小;农民进城意愿不高,并呈分化状态。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本文运用1985-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表明金融发展能够较好支持河南省经济增长,交通基础设施没有成为推动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区域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测度中国各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11—2021年除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其一,2011年以来,我国各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其二,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投入的增加,数字经济指数每提高1%,将带动区域创新投入平均提高0.754%;其三,数字经济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大于东部地区;其四,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投入增加,还可以赋能周边地区的创新活动。据此,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协同联动、避免过度投资;中西部地区加快布局数字经济,发挥后发优势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三大经济地带分类法已不能满足现状.本文通过选取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市为样本,基于能够综合反映经济状况的多个指标,采用SPSS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将所选样本分为三类经济区域,并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在北京APEC会议上提出的"亚太梦想",凸显了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进取、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精神。亚太梦想的提出,是基于对亚太地区形势的科学判断。亚太梦想就是要实现亚太世纪,也就是和平稳定、繁荣进步的亚太世纪。为此,我们应该在今后的10年、15年或者20年的时间内做这样几件事:树立亚太大家庭的精神,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大市场,搭建人员交流的大平台。2014年在北京举行APEC会议具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对区域经济的作用。方法 采用了案例分析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相关问题。结果与结论 北京市海滨区和广东省东莞市都是我国发展经济颇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在区域经济定位,创造必要的经济运行环境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升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区域经济政策被控对象大惯性、大滞后的特点,该文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提出了基于状态变量控制理论的区域经济政策调控的全评估设计方法,即采用状态反馈来补偿政策被控对象的滞后和惯性,使得区域经济政策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具备优良的调控性能。给出了状态反馈系数矩阵和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政策执行评估状态增益矩阵。该全评估方法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并为政策执行效果的整体后评价和经验总结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甘肃省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分析了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采用耕地动态度定量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1996年以来甘肃省耕地增减流向及变化因素,最后针对耕地保护提出对策.结果表明,1996年来甘肃省耕地总量呈逐年下降态势,人均耕地占有量也呈明显递减趋势;耕地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企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利用、国家的重视程度以及人才因素等方面的调研,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针对西部地区已有的工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环境和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提出了应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引进人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区域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真正做到“两个转变”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