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沿海,南隔深圳河与香港新界比邻,东临大亚湾,西接珠江口伶仃洋与珠海、中山相望,北与东莞、惠州接界,全市面积2020km^2。低山、丘陵地貌在深圳约占48.89%,加上高台地面积超过一半。表1列出了深圳市各地貌单元所占面积情况。  相似文献   

2.
1:20万道县图区,地跨湘南和广西东部,面积7448.32平方公里,岩溶分布占全区面积的52.6%,其中裸露型占67.42%,覆盖型占30.77%,埋藏型占1.81%。本文着重从区域性条件,探讨其地貌分类和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分析面积-高程积分值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理解流域地貌构造形态和发育特征.以ALOS-PAL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AR生成的12.5 m分辨率DEM数据,对渭河中上游以南秦岭北麓之间区域的面积高程积分(H I)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对应的地貌构造形态差异和地表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面积高程积分地学含义及面积空间依赖...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从南到北分布有大别山、桐柏山、伏牛山、太行山四大山系、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7.2%,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41.7%,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3.8%。林业用地占全省林业用地的94.3%。我省山区从南到北横跨两个气候区、地貌类型多样,物质资源丰富,不仅是我省农、林、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我省主生态系统的所在地。山区  相似文献   

5.
选取贵州省织金县为研究区域,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遥感技术,利用信息量模型法建立了织金县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地形地貌、地质岩性、植被覆盖状况、河流水系、工程道路、土地利用程度6大因素,对织金县地质灾害进行定量分析并划分出离散区间.其中,高危险区面积842.647 km2,占29.38%,中等危险区面积1 052.96 km2,占36.71%,较低危险区面积663.289 km2,占23.13%,低危险区面积309.104 km2,占10.78%.与实际情况对比取得了较高的吻合度,区划结果能够为织金县的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西峡县猕猴桃栽培面积5667公顷.近年来,果园发生黄叶病面积占栽培面积的25.9%,其中严重的约占10%.黄叶病株从春季抽出的嫩芽开始,叶片发黄,严重的从叶缘开始干枯,其特征与缺铁引起的黄化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7.
刘春 《河南科技》2005,(12):39-40
一、工程概况1.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K7 276涵洞位于登封市西部,地貌单元属山区丘陵地貌,涵洞区位于多年冲沟与拟建高速公路斜交,涵洞上部为高填方路基,涵基不良持力层主要为冲填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砂,该层呈流塑、高压缩性状态,软弱土层在涵洞基底部位全断面分布,而且埋置深浅不一,深度4~12m不等,含水量大,平均达41.3%,地基承载力代表值68kPa,设计要求承载力应达到200kPa,原地基不能作为涵洞基础的天然持力层,该涵洞需处理软弱地基面积106m×13.4m。2.通过对原地貌测量,涵洞沟底两侧为陡峭坡面,沟底与坡顶落差18m,沟底间断涌水。原沟底开…  相似文献   

8.
<正>一、城市设计的失效问题1.城市设计在空间实况中的失效。深圳具有背山面海,山河湖海俱全的自然景观优势,特区的城市结构呈带状组团式分布,城市格局丰富、结构清晰。先后编制的《深圳经济特区城市设计导引》和《深圳市整体城市设计》等城市设计研究,从总体上把握了深圳特区的城市  相似文献   

9.
刘春 《河南科技》2005,(23):39-40
一、工程概况 1.少林寺至洛阳高速公路K7+276涵洞位于登封市西部,地貌单元属山区丘陵地貌,涵洞区位于多年冲沟与拟建高速公路斜交,涵洞上部为高填方路基,涵基不良持力层主要为冲填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砂,该层呈流塑、高压缩性状态,软弱土层在涵洞基底部位全断面分布,而且埋置深浅不一,深度4~12m不等,含水量大,平均达41.3%,地基承载力代表值68kPa,设计要求承载力应达到200kPa,原地基不能作为涵洞基础的天然持力层,该涵洞需处理软弱地基面积106m×13.4m.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土地的土壤肥力高、供肥能力强,是中国粮食生产大本营之一.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数据、DEM数据、温度数据,选取立地因素、土壤因素、气候因素建立耕地适宜性评价体系.此次研究结合GIS技术,对七台河市土地进行耕地适宜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分成4个等级,其中七台河市高度适宜地区面积为168.54 km~2,占全市面积的2.70%;中度适宜地区面积为1982.67 km~2,占总面积的31.78%;勉强适宜地区面积为1798.03 km~2,占总面积的28.82%;不适宜地区面积为2289.23 km~2,占总面积的36.70%.  相似文献   

11.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睢宁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1′~118.10′、北纬33.40′~34° 10′.全县土地面积1 773 km2.东临宿豫,北接邳州,西北部与铜山接壤,南部、西部同安徽泗县、灵璧县毗邻.在自然区划上属我国东部季风区,秦淮以北的北方地区,其农业以旱作物为主. 2.地形地貌.睢宁县地势大体有西北向东南徐缓倾斜,西北最高,东南、西南略高,中间沿白塘河一线低洼,东南最低.境内除北部、西北部零星山丘外,其余均为黄泛冲积平原,为平原缓坡地区.境北黄河故道横穿东西,成为南北天然分水岭.平原面积约1 692.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94.52%;丘陵面积约9.45km2,占总面积的0.53%,水域面积约87.49 km2,占总面积的4.95%.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建设林州太行山地质地貌野外实习基地的主要地质、地貌条件和可以开展思想教育的地质景观.论证了在林州太行山区建设地质地貌野外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探讨了地质地貌野外实习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景观质量评价是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景观美学理论,以张家界地貌为例,综合考虑物理、美学、心理3个维度的属性,构建了包含独特性、多样性、复合性、空间性和生动性5类因子18个指标的张家界地貌景观质量评价体系,选取游客和专业者分别采用模糊-AHP法和SBE法对6种地貌类型的80个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地貌参数的分析计算,应用地貌单位线理论,分析了地貌参数与产沙的关系,揭示了地貌特征对产沙的影响,并把地貌因子引用到暴雨洪水产沙计算模型中,有效地解决了无水文资料地区的产沙分析评价和预测等问题,为开展区域水土保持研究和治理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人才吸引力"的量化评价问题,运用了数据包络分析及比较优势指数构造等,构建了基于DEA的人才吸引力有效度评价模型、基于三个比较优势指数的人才分类吸引力模型,运用MaxDEA、LINGO软件求解发现,深圳市近年人才吸引力总体下降明显,近4年有小幅度缓慢上升,且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具体呈第一产业水平较弱,第二产业稳步发展,第三产业有待提高的局面.最后针对深圳创新创业、科研科创的城市发展理念,结合人才政策等因素的量化规律以及不同类人才的吸引力水平,总结得出深圳的区域、市场、人才引进政策优势以及生活成本劣势,再从人才的培养、争夺、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方面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研究黑龙江省地貌类型和地貌区划的基础上,阐述了不同地貌区域地貌的总体特征,并进一步对各地貌区域的地貌在国土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发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崩岗集中发育于华南丘陵谷坡及山间地以风化花岗岩残积物为基底的红土地貌,被称为南方地区的"生态溃疡",是该地区最严重的土壤侵蚀类型.降雨、气温等气候因子的极端变化,内部各种节理等软弱结构面的广泛分布,加之过度的植被破坏是崩岗形成、发展的主要的驱动因素.通过对南方红壤侵蚀区(根溪小流域)野外调查,分析坡向、形态、发育阶段和活动状况上的数量及面积状况,在此基础上得出:南坡崩岗的数量和面积要明显多于其他坡位;中期崩岗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从形态来看,条形崩岗数量最多,混合形崩岗数量最少,爪形崩岗面积最大,弧形崩岗面积最小;半稳定型崩岗个数最多,且面积最大,活跃型崩岗个数最少,稳定型崩岗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18.
阐述山东枣庄熊耳山—抱犊崮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资源特色,剖析了岩溶地质地貌、崮形地貌景观形成机理及地质遗迹重要的功能价值,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简述湖南地貌基本特征对农业地域分异的影响,地貌的演变以及农业地貌类型与农业布局的关系。提出了对全省划分六个农业地貌区、十七个地貌亚区的农业发展方向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嘉琰 《河南科技》2023,(22):105-109
【目的】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方法】以志丹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敏感性评价为基础,识别生态源地与生态阻力面,运用最小阻力模型提取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构建志丹县生态安全格局。【结果】生态源地总面积为451.52 km2,占志丹县总面积的11.91%。生态保护区面积为664.28 km2,相对较少,占全县面积的17.5%;生态过渡区面积为1 445.13 km2,占全县面积的38.2%;生态可塑区面积为1 681.21 km2,占全县面积的44.3%。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面积占比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破碎化程度较高。【结论】提取出志丹县13个生态节点、18条生态廊道、7块生态源地和3级保护分区,可为志丹县生态保护、国土空间合理管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