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梗塞39例临床经验.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判断预后的标准,治愈17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认为提高对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梗塞39例临床经验.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判断预后的标准,治愈17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认为提高对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塞临床特点.方法对大同市三医院102例无症状脑梗塞患者与98例有症状脑梗塞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卒中家族史、嗜好烟酒等多项因素以及血液流变、血脂、血糖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梗塞灶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病变部位直接影响脑梗塞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转归.结论高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SCI和有症状脑梗塞共同的易发因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直接参与动脉血管病变.大多数SCI患者梗塞灶位于皮层下白质,很少累及运动通路,故临床症状轻微.  相似文献   

4.
腔隙性脑梗塞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和脑干,直径约2—15mm的缺血性梗塞。梗塞灶呈圆形或卵圆形,多发于基底节和内囊区,因为这些部位供血动脉大多远离动脉主干,行走弯曲,易要缺血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13例,糖尿病病史者4例,发作者曾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者3例。1.2、临床表现根据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分以下几种类型:1.2.1、纯感觉障碍型。表现为一侧面部及肢体麻木,但无肢体力弱、偏盲、失语等症状。肢体麻木呈持…  相似文献   

5.
6.
外伤性脑梗死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31例经CT、MRI证实的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和结论:上伤性脑梗死多为颅脑外伤导致的血管痉挛、血管损伤、血栓形成、颅内压增高及脑灌注压降低等原因引起,好发于基底节区,临床表现依梗死灶的部位和范围的大小而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作者就偏瘫型偏头病并发脑梗塞一例的临床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64例采用降纤酶治疗脑梗塞,对照组58例采用5%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塞,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治疗前后患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治疗组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流变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降纤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自由基(OH)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进展,认为甘露醇除降低颅内压外,还能清除自由基对脑继发性的损害。还有降低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减少红细胞聚集和血管阻力,进而增加脑灌注量,改变脑微循环的作用。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对1990-1993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病例作以临床疗效观察。共收治急性脑梗塞113例,分为二组,第一组59例应用甘露醇治疗,第二组54例给予维脑路通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甘露醇治疗组男42例,女对例,年龄从42-83岁。对照组男对例,女21例,年龄从4ler81岁,平均6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时期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临床重要性及其意义。方法?:对810例原发怀高血压患常规行脑CT扫描和脑MRI,共分成5个观察组;临界组、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和老年同血压组。结果:无症状性脑梗塞发生率在5个实验组分别为0%、11.3%、36.0%、45.1%和69.3%。结论:随着高血压分期级别的增加,无症状性脑梗塞有增加的趋势,表明高血压是引直无症状性脑梗塞主要原因,应引起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临床观察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100例在48 h内急性脑梗塞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和对照组(只给肠溶阿司匹林,不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行疗效对比观察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提高,副作用小,两组无差异.结论 使用肠溶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好,使用简便、安全、经济,可在临床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继发性癫痫217例,梗死灶主要位于脑叶,提示痫性活动与皮层梗死密切相关,早发性痫性发作(发生于脑梗死2周内)为短暂性痫性发作,可能为脑代谢异常所致,一般仅临时用安定,预后好,晚发性痫性发作(发生于脑梗死2周后)可能为癫痫灶所致,半数病例需服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3.
报告的 7例患者均在病前有“感冒”病史 ,临床症状、体征及脑脊液检查均符合脑炎或脑膜炎 .最后经病理学和头部CT以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脑肿瘤 .提示感冒只能看作是一切疾病可能病因 ,不能作为炎性脑病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4例无症状性脑梗死临床资料研究发现,病变部位通常为腔隙性或位于大脑皮层静区和非优势半球的枕叶或顶枕叶,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文章重点讨论了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病率、病因及神经学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东菱克栓酶治疗早期脑梗死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脑梗死应用东菱克栓酶溶栓,因其显效率高(93%以上)、无明显 副作用、使用方便、疗程短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重视和患者接受。介绍60例脑梗死病人应用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的经验、体会、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应用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对症治疗),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及纤溶酶静点,治疗10~15 d,对比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病情较治疗前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降低水平、FMA评分升高水平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和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46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血塞通0.4和胞磷胆碱1.0静滴,口服阿司匹林片0.75等);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吉林博大制药,30mg静滴,2次/d,共14d)。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显效率65.4%;对照组总有效率55.0%,显效率45.0%。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脑梗死引起癫痫持续状态时的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给予抗癫痫、降颅压、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并配合各种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36例中34例经有效的抢救及护理,痊愈出院.结论:脑梗死所致癫痫持续状态经及早救治,精心护理,可以痊愈.  相似文献   

19.
奥扎格林钠治疗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奥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临床选取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丹奥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丹奥治疗早期脑梗死,两周后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奥治疗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未发现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主要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