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任制是魏晋统治者推行兵户制度的一个法律措施。质任对象,曹魏时期是率兵将领的家属和兵户,两晋时期只是兵户。本文就魏晋时期质任制的有关问题,作一论述,不妥之处,请师友们指教。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学者们把中国历史的某些时期如魏晋浪漫主义化。但实际上,与西方天人对立不一样,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方式。魏晋风度和浪漫主义并无任何关系,魏晋风度完全是中国老庄哲学的生活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择取法律惩罚这一侧面,考察了魏晋南朝对地方武职官具有约束及惩治作用的法律制度一论述了相应的执行情况,发现了有些法律条文对汉代法律的继承世.并指出了此时期地方武职官的法律责任制度的主要特点和逐渐不被重视这一总趋势。  相似文献   

4.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士人追求的一种具有时代影响力的人格美。把魏晋风度分为魏晋之际 ,晋中 ,晋末三个时段 ,论述了魏晋的士人们在这三个不同时期用或争、或躁、或狂、或放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风格 ,以及他们在玄学上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魏晋时期的一些重要诗人和诗作的分析,试图说明:执着人生探索是魏晋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形成了一条主线,贯穿魏晋诗歌的始终,这正是魏晋风度的魅力所在,也是魏晋诗歌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6.
魏晋是我国悼亡诗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魏晋时期的悼亡诗不仅抒发了自身的情感,更直观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文化思潮,折射出时人对生命、对人生价值的态度,对后世哀祭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前  言所谓 ,于《周礼》为以现天子主祭 ,祭皇室累代先祖的仪式。大体上说 ,是集毁庙、未毁庙的神祖 (牌位 )于太祖 (在周为始祖后稷 )庙合祭 (合食 ) ,是集毁庙的神祖 (在周为王季以上 )于太祖庙合祭的制度。但是 ,关于其实际情形 ,正如清代经学家毛奇龄《郊社问》说的 ,“二名先儒久相争执 ,予议论间亦无非散见其大意一于端” ,考究起来很困难。这一问题 ,自古有纠纷 ,早在西汉元帝时期以来的宗庙争议中 ,就如刘歆、班彪所说“经传无明文”、“礼文缺微” ,经传已无明确记载 ,因此可为典范的历代王朝实施的情形也不统一…  相似文献   

8.
嵇康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居山阳二十年的旧居,在三国魏晋时期的山阳城南城门外,即现焦作市山阳区新城办事处墙南村东南,嵇康旧居在辉县山阳村的提法是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9.
户籍制度历来是中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魏晋时期的正史中对户籍制度的记载比较少,而近些年出土的一些户籍文书材料丰富了此时期的户籍制度研究。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到魏晋时期的户籍制度的登记程序以及登记的具体内容和格式。  相似文献   

10.
魏晋时期的巴蜀是否有士族存在,不少论者对此持有疑问。文章通过对史料的发掘梳理,得出存在巴蜀士族的结论。并认为巴蜀士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存在时间较短,发展曲折缓慢(其间经过“两起”“两落”),尽管巴蜀士族在魏晋这一士族社会的大舞台上充当的只是一个表演不充分的角色,但不应当忽视和冷遇它。  相似文献   

11.
有关魏晋风度 ,过去或从诗词、或从宗教、或从文士言行等加以论及。但鲜有从服饰方面进行考虑。本文试从魏晋士人着装这一角度 ,分三个不同层面来论述魏晋风度 ,通过魏晋文士们的不同着装 ,体现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  相似文献   

12.
《许昌师专学报》2013,(6):11-13
龙协涛(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之根.厚重的河南,其厚重就在于文化.五千年文明看河南,研究河南的历史文化就是研究中国的文明史,因此,许昌学院学报开设魏晋史研究栏目,具有现实意义和广阔前途.这一栏目的特色在于他的学科性和地方性,是两者的高度结合和完美结合.从学科性上看,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很多历史研究专家都与魏晋史研究有关.它的地方性,在于许昌这块热土上在三国魏晋时期曾经涌现的无数历史人物,英雄人物,在许昌开展魏晋史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学校不在大小,一个学报只要有特色栏目,就会有影响有水平.  相似文献   

13.
所谓禘袷,于《周礼》为以现天子主祭,祭皇室累代先祖的仪式。大体上说,袷是集毁庙、未毁庙的神祖(牌位)于太祖(在周为始祖后稷)庙合祭(合食),稀是集毁庙的神祖(在周为王季以上)于太祖庙合祭的制度。但是,关于其实际情形,正如清代经学家毛奇龄《郊社禘袷问》说的,“禘袷二名先儒久相争执,予议论间亦无非散见其大意一于端”,考究起来很困难。这一问题,自古有纠纷,早在西汉元帝时期以来的宗庙争议中,就如刘歆、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魏晋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继承者 ,他对中国小说史以及中国古籍的整理、校对工作 ,都显示了他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修养和成就。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 ,鲁迅对魏晋时期的名士和他们的文学创作以及魏晋风度 ,都表现出格外的推崇和欣赏。  相似文献   

15.
"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期名士们表现出来的的风度。他有其特有的产生环境,本文从它的阶级基础 和当时社会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出发来分析魏晋风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种独特文 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玄学思潮的兴起,带动了魏晋时期社会风气的转移。崇尚自然、追求个性、向往自由成为时代的风尚,魏晋时期的妇女也深受影响,她们努力冲破名教伦理纲常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与风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一代才女谢道韫更是以其旷达玄远的“林下风气”成为魏晋新女性的典型,深得时人的赏识和敬重。  相似文献   

17.
刘娟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8-19
“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期名士们表现出来的的风度。他有其特有的产生环境,本文从它的阶级基础和当时社会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出发来分析魏晋风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期更加深刻地了解这种独特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嵇康是魏晋著名音乐家,其乐论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魏晋时期的政乱、文化割刈和玄学对嵇康有重要影响,理解他的音乐思想,必须和这些历史文化背景和哲学基础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时间副词"偶尔"是由单音节副词"偶"和词尾"尔"构成的附加式双音节副词。副词"偶尔"始萌芽于魏晋六朝时期,在魏晋时期就有了固化成词的用例,在唐宋时期,诗词中偶有出现,但"偶尔"最终大量应用还是在明清时期。汉语词双音节化是副词"偶尔"的词汇化的基本动因,"偶尔"形成早、成熟晚是与副词"偶"、"偶然"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鲁迅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优秀继承者,有关中国小说史以及对古典旧籍的整理、校对工作都显示了他在古典文学领域的修养和成就。魏晋是一个文学自觉、思想解放的时代,鲁迅对魏晋时期的名士,他们的文学创作,以及魏晋风度都表现出格外的推崇和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