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实现某市供水管网分区管理为目标,在管网水力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方城市供水系统的特定要求,将网络社区划分算法与管网分区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行分区。结果表明:分区后东一区和西二区的管网压力有所上升,其他四个子区域压力呈现下降趋势,城市管网供水压力得以均衡。拓扑算法分区与理论分区相结合的管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管网漏失水量,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西二区一级水质百分比上升59.13%,其他区域水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优质水百分比上升,水在管网中的停留时间得到有效缩短。管网分区后可为水务公司带来114.038万元的年收益。研究成果对改善供水管网管理及提高水务公司运行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滕旭 《科技咨询导报》2012,(7):224-224,226
分析了我市供水系统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当前节能降耗的号召,提出了适应我市供水管网进行分区计量管理模式,文中详细阐述了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方法,设定分区层次,确定区域计量界线,进.出水点及分区方案效果。分区供水模式可有效解决我市供水系统管理难,调度难,漏失大和产销差异大等问题。为我市供水企业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控制供水企业管网漏损的有效途径就是对供水管网实行分区管理,本文分析了实施市政管网分区计量的意义,介绍了市政管网分区计量的实施步骤,并提出完善和发展市政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措施,为今后真正实施管网分区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结合图论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供水管网分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供水管网水力路径、耗散路径概念,并通过图论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获得了供水管网最短水力路径结构和最短耗散路径结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其可视化.考虑压力分布、行政区域以及道路走向,通过安装水表和阀门来确定不同分区供水范围.水表应安装在主要供水路径上,阀门应安装在最短耗散路径经过次数较少的管道上.以能量参数、压力统计参数和压力参数作为供水管网3种性能参数衡量分区影响,实现了复杂供水管网分区优化,并确定了不同分区的水流连通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确定分区计量管网漏失控制方法,选择分区计量区域现场测试,达到控制供水管网漏损,为企业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给水管网分区供水的模拟计算和效益估计。以江苏某市为例,首先建立管网的拓补模型,进行平差计算;在分析出管网水压不利区域后,运用平差软件进行分区供水的模拟运行计算,并确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个通过管网水力计算在管网中实现自控阀合理布置的方法。将自控阀的局部水头损失引入管网水力计算当中,计算自控阀在每个管段不同开启度条件下对管网压力变化的影响程度,提出管网影响度的概念。并以实例管网进行验证,得出了自控阀在管网中合理布置的一般原则。研究证明,该方法具有实用、简便、易于操作等特点,非常有利于在供水企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影响输配水系统水力脆弱性的因素,建立了区域给水管网的水力脆弱性评估模型和水力风险评估模型;以华北某高新区输配水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际管网的脆弱性评估,为帮助供水企业决策系统中的水力高风险区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目标大规模供水管网监测点的优化选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中监测点布置的优化计算不易得到确定结果、运行数据不能完全代表管网状况的问题,提出反映管网节点水量和节点压力变化的节点覆盖水量和节点相关水压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综合灵敏度分析、爆管分析,结合测压点布设原则、管网拓扑结构、水力计算结果最终确定测压点优化选址的方法。该方法用于城镇大规模实际管网中,采用管网节点中的0.3%个节点为水压监测点即可覆盖约45%的管网节点与43%的管网水量,通过与现有布设原则比较,发现其结果与布设原则匹配度较高。该方法提高了管网模型测压点的精度和准度,也代表了管网中水压变化和水量影响,可有效消除人为因素影响和提高监控管网漏水、爆管、能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城市给水系统优化调度中的管网分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现状管网敷设和在改扩建中所导致的管网结构不合理性,阐述了管网分区在管网调度中的必要性,并对其概念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以营网供水分界线、节点压力、节点压力变化的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管网分区的方法,为管网系统的区域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研究首先通过对近十年中国城市供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近十年中国城市供水管网长度、供水普及率和供水量在逐年上升,漏损率稍有降低,但仍居高不下。随后对漏损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漏损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最后结合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技术应用进展,采用DMA(district metering area)分区计量方法,在检漏控漏方面成效较好。可将DMA方法与供水管网模型相结合,并安装多个阀门调控管道压力的思路进行优化完善来提高控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给水管网事故时确定最优关阀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缩短给水管网系统事故抢修时的决策时间,减小经济损失,提出了最优关阀方案,即在受事故影响的停水区域最小的前提下,关闭阀门数目最少的方案.应用深度优先搜索法,结合单事故点和多事故点两种情况,给出了事故时确定最优关阀方案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旅顺口区给水管网事故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3.
供水管网地震过程中往往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震后管线破坏状态模拟为基础,对带渗漏管网进行水力分析,进而评价其服务性能.在渗漏管网流分析时,引入节点配水量和节点压力的函数关系,结合中国点式渗漏模型,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得到震后管网节点的供水量和节点压力.该方法在传统的管网水力计算基础上,考虑节点流量随水压的动态变化,避免了负的压力计算值的产生.以一实际管网为例,介绍了震后供水管网功能分析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实现供水管网快速准确分区,提出一种耦合模块度优化与谱聚类的供水管网分区算法。该算法采用快速模块度优化算法对供水管网进行社区划分,以每个社区为节点、社区间连接关系为边,结合各社区内的水力特征和空间区位特征计算差异性作为边权重,构建对偶图。利用谱聚类算法完成供水管网分区。结果表明,该算法求解的管网分区结果相比快速模块度优化和谱聚类算法,将空间上更邻近的管段划分在同一分区,不会产生狭长型无效分区,且在模块度及边界管道数量上表现较为均衡,管网分区方案不仅模块度高,而且边界管道数量少。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的水力特性,考虑节点流量随节点水压的动态变化,构建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基于EPANET计算管网节点实际流量和水压,评价供水管网水力特性.案例分析表明,构建的模型和提出的水力计算方法是可行的,为城市供水管网抗震防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供水成本核算的深化,控制供水损耗已经不单纯局限于管网的漏损控制和营业的抄表收费。人们正从诸多方面综合起来认识其的形成、发展、控制的途径。分区计量管理是集技术、管理和经济于一体的管理理念。分区计量控制供水损耗是在分区计量管理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实践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供水损耗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不同管材的事故率模型、不同事故的模拟模型和基于Langelier的管道粗糙度时变模型建立了城市供水管网全寿命运行可靠性分析方法.通过敏感性分析,建议了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取值.对某市供水管网进行了50年的运行可靠性模拟,根据分析结果指出了薄弱区域,并给出了管网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该文提出面向服务的供水管网模型应用模式,通过建立独立的供水管网模型系统,把模型构建与模型应用区分开。在该模式中,集中维护的模型与分布的模型应用通过模拟服务接口连接。进而基于提出的模式,构建供水管网模型系统框架,包括管网模型管理模块和管网模型模拟服务模块,提供了管网模型参数管理、管网模型参数识别、管网模拟服务监控以及系统参数设置等功能,可以解决供水管网管理系统中管网模型管理维护困难的问题。最后以东莞市典型供水管网为案例对象,选择EPANET作为水力与水质模拟的模型软件,采用微软ASP.NETXMLWeb服务和IIS服务器技术构建了模型模拟服务接口系统,构建了供水管网模型系统,并进行了模型应用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考虑节点流量随节点水压的动态变化,构建地震导致渗漏的供水管网水力模型,基于EPANET计算管网节点实际流量和水压,在此基础上结合一次二阶矩方法,得到震后低压供水时管网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指标.结合实例分析预测震后管网供水能力,并进行了震后低压供水时管网功能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供水管网抗震防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管网运行调节更加灵活,把加氯点位置的选择和加氯量的确定分开来进行优化,基于图论的有关理论,通过分析供水管网的图形结构和水力特性,建立了加氯点有效作用矩阵,并对作用范围的重合度进行分析,试图在不涉及加氯量的前提下,寻求一种供水管网多点加氯优化选址的方法,为多点加氯技术在实际管网的运行和调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大大增强了多点加氯技术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