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中原的河南,是中国产麦最多的省份,而在河南这片广阔的农业大地上,有一位辛勤耕耘了四十多年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林作楫,他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忘我工作,为河南省小麦生产和育种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了同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称赞,被誉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楷模,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1933年7月,林作楫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爷爷给他取名“作揖”,引自古诗“作楫济舟,以渡东海”,意在期望他将来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有用之材。少年时代的林作楫好学勤奋,成绩优异,中学毕业时,怀着“让普通老百姓…  相似文献   

2.
对人生的悲观看法是王韬走上小说创作道路的重要原因。为了摆脱现实人生的梦魇,王韬在小说中虚构理想的人生,以此得到心灵的慰藉。王韬为漂出人生苦海而抓住的“虚构”之舟,无意中却碰到了小说艺术最本质的特征。王韬从人生的角度彰显了虚构在小说中的作用,从艺术的角度总结了虚构的两种形式:“凭实构幻”和“凭虚构幻”。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使王韬自觉地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穷愁著书”的传统,这也是他从事小说创作的巨大动力。王韬对小说价值及地位的认识比前人大有提高,基于此,与古人“托诗以怨”的趋向传统不同的是,王韬“托小说以怨”。王韬还总结了小说的三大功能:寄情、娱乐和教育。对于小说的教育功能,王韬的观念比较陈旧,他提倡小说的教育内容应以堆护纲常名教为主,反对有损封建伦理的内容。作为最早的启蒙思想家之一,王韬并未赋予小说启蒙大众的重任,而仍把小说当作文人雅士排愁泻怨的工具。这些都体现了王韬小说思想的落后。  相似文献   

3.
英语口语中有很多比较委婉的表达法,但有的人对这些常识不够注意,因此在用英语进行交谈或进行口译工作时,虽然本来没有不礼貌之意,但却往往产生了使人不适之感。例如,顾客到商店买东西,如果售货员想问对方要买什么而用英语说:“Whatdoyouwant?”就显得刺耳,不客气。这样的问话如说成:“WhatcanIdoforyou?”或“CanIhelpyou?”或“CanIbyofanyassistance?”或“IsthereanythingIcandoforyou?”等,就显得亲切,热情多了。又如,我们询问他人,特别是长辈,上级或陌生人的姓名时,汉语常说:“你叫什么名字?”或:“你贵姓…  相似文献   

4.
吴宽章 《河南科技》2006,(11):42-42
编辑同志: 从《河南科技》(乡村版)创刊以来.每年我都自费订阅一份.每月的乡村版《河南科技》一到手.我总是爱不释手,细心阅读,生怕有一处奇闻轶事、斯科技、新知识漏掉。她让我学到了技术,增长了才干。获得了知识.丰富了智慧.走向了致富路,让我受矗匪浅。尤其是令年贵刊举办了“农民科普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后.更加强了我与她的感情。这项活动增加了编、作与读的相互理解,落实了服务“三农”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乡原”这个概念尽管在儒家典籍中并不多见,但是孔子在“乡原”问题上所持的意见却涉及其道德理论的核心。在“乡原”问题上的态度说明了孔子对人的内在心志与外在表现一致性的要求和期待,而对“乡原”的批判也是他的道德导向策略之一。他希望能够实现道德普化的世界却认为人的质素存在差异而加以区别对待,从而导致了其理论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名思想家。在治国理论方面,先秦儒、法两家各执一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德治而轻视法治的作用;苟子之后的法家,则强调法治而轻视德治的作用。苟子则不然,他从性恶论出发,创立了“隆礼重法”的德法并举的治国思想。他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所有人的本性都是恶的,只有通过外在的“礼义”约束和法律制裁,才能使人为善。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采取德法并举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历代文学批评家都曾注意到《春秋》“石五六鹢”之句对我国古典诗文产生的深远影响,但是却忽略了它最为重要的影响其实是基于两种不同读法而形成的。一种是由《春秋穀梁传》而衍生的解读,强调“石五六鹢”的语法性修辞功能,即修辞史上的“交蹉语次”,这使古典诗文在句法安排上出现新变;一种是由《春秋公羊传》而衍生的解读,强调“石五六鹢”语义形成的时间线性发展顺序,这开启了古典诗文“感官优先”法则的先河。两种读法的诗艺意味在唐宋时被广泛发掘出来,从两方面影响诗文艺术技巧,都具有积极的文学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宝林先生认为日本是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起点,这就将他的思想启蒙推迟到他1901年11月东渡日本以后,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晚清“西学东渐”与堆新思潮,特别是《时务报》对他新思想的启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正是《时务报》等宣传堆新变法使他开了“天眼”,成为康梁派,使他放弃科举之途,决定到国外去看看.  相似文献   

9.
论王延寿赋     
王延寿是西汉时代一位特出的文学天才。《后汉书》本传及李贤注言其生平甚略,大致云:延寿为楚辞学家王逸之子,字文考,一字子山,有隽才。年二十余时渡湘水溺死。这位早熟而早夭的慧星式人物,在辞赋史上留下了《鲁灵光殿赋》、《梦赋》和《王孙赋》三篇杰作①。其中“延寿《灵光》”与“相如《上林》”,“孟竖《两都》”、“张衡《二京》”等巨制并称,为他赢得了魏晋以前十家“辞赋之英杰”的殿军地位(《文心雕龙·诠赋》)。而《梦赋》、《王孙赋》作为赋史上同一题材的开山之作,也是文质兼胜,才情特出的名篇。如着眼于赋史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逆境砺志 志存高远郭天财1953年出生在河南济源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庭贫寒,自幼喜欢学习,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里优秀生。他家离高中有20多公里,他都是起早贪黑步行去上学。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常常到山上打柴卖柴挣学费。艰苦的农村生活,使他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刻苦、倔犟的性格。1974年他高中毕业被保送  相似文献   

11.
拗体三论     
拗体是汉语诗律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拗体的讨论,由来已久,从来到清,直到今天,都是一个未了的话题。本文结合杜诗中的拗体,就三个问题略陈管见,请方家指正。一、拗体的定位:律古之间较早注意到诗中之“拗”,并给予理论界定的,当数编纂《流奎律髓湖方回。他专列“拗字类”一卷,并在《序》中说:“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老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而此体凡十九出。不止句中拗一字,往往神出鬼没。虽拗字甚多,而骨相愈峻峭。”方回这段话有三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一是提出“拗体”即“吴体”;二是指出杜诗拗体的数…  相似文献   

12.
黄道周是明末一位正直的政治思想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怀抱救国救民的满腔热望。为此,他博览精思,从传统的思想武库中寻找改良现实的思想武器,企图用“尊天”、“法天”的观念和三代上下的“先王之道”来约束和限制君主的行动,从而构成了他政治思想体系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本文据此展开分析评论。一、究“天人之际”的尊天、法天思想黄道周不信佛、道之类的迷信,指出:“神仙为吾道之仆隶,释典为吾道之灰尘”。”他继承的是历代儒家究“万人之际”的思想传统,其《骄技别集序》写道;“凤年著书数十万言.明天地之道.帝王之义,万物…  相似文献   

13.
一、在逻辑空白中的落空和落实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过一句在西方美学史上相当经典的话:“在一切引起活泼的撼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着(对于这些东西自身,悟性是不会有任何愉快的)。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这一句话,在另外一些译本上被译成“笑产生于紧张的期待的落空而造成的感情爆发。”这下面还有一句:“正是这一对于悟性绝不愉快的转化却间接地在一瞬间极欢跃地引起欢快之感。”①康德的这个定义影响甚大,许多西方幽默理论家都是在康德的这个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康德的笑的理…  相似文献   

14.
“苹果”本是现实世界的普通之物,但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却出现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当代这个历史时期,“什么都是艺术”使得“苹果”艺术重归日常化,而在海德格尔提出的大地与世界之间,“苹果”则言说了一个被遮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阮大铖在任吏科都给事中一事上,为东林所激而借助魏忠贤之力与东林相抗,但是他与魏忠贤的来往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暗中“赞导”魏忠贤倾陷东林党人也是深文周纳.阮大铖于崇祯初期上疏将东林和“阉党”等量齐观,与当时的“贤奸之辩”有关,阮大铖虽然有“阴阳闪烁”之嫌,但他对东林“通内”的指控却是实情.阮大铖被罢黜后,仍然受到东林、复社过度的逼迫,导致他在弘光时期复起后对后者疯狂报复.  相似文献   

16.
李之仪晚年长期躬耕田园,从“吾农难勤”到“田夫踏歌”,完成了由“士”而“农”的角色转换。他真正以“老农”身份描写田园生活,形成其诗“不隔”的特色。其诗写怕雨望晴之心,耕耘稼穑之艰,丰年收获之乐,稻麦乡野之景,隐逸超世之情;其风格以真实亲切、朴质自然为主,也时见豪放奇崛之作;其形式多样,首次使用了七绝组诗体。李之仪的田园诗在北宋后期诗坛独树一帜,而且继往开来,其在中国古代田园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7.
元代诗人刘因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刘因是诗人,或许有人大不以为然,因为了解元代思想文化的人都知道别因是元代著名的理学家,在元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却极少有人从文学史上来认真考察对因作为一个诗人的重要价值,而且,在人们的印象里,理学家往往重道而轻文,即便_作诗,也多言理之作,因而,未曾深入具体地研究其诗的艺术个性、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刘因在元代文坛上是一位相当有个性、有成就的诗人。与其他时代的诗歌创作相比,元诗较为缺少个性。恰如明人胡应麟所批评的:“元人制作,大概诸家如一”(《待薮》外编卷六)。而刘因的诗作却有着矫…  相似文献   

18.
在河南省 镇平县电视 台,有一个金 牌栏目叫《农 业与科技》, 是该县及周边 地区人们每天 必看的节目,而栏目主持人,就是高级农艺师、被农民亲切地称呼为“魏专家”、“魏拔尖”的农民专家——魏新田。30年来他走出了一条从泥腿子到高级农艺师,从普通农民到绿色卫士的辉煌道路。 魏新田能走农技普及之路,成为技术推广专家,说起来有点偶然。那是1972年3月,魏新田到县生物防治站当临时工,他被安排跟随老师搞赤眼蜂繁殖工作。由于他认真学习,虚心求教,不仅熟练掌握了昆虫繁殖、释放技术,而且还敢于创新,使工作效率提高36…  相似文献   

19.
张澄湘 《河南科技》1994,(10):31-31
超大穗小麦在固始县种植的表现固始县科委张澄湘自《河南科技报》辟专栏对超大穗小麦公斤研讨以来,我先后拜读了《河南科技报》、《河南日报》和江西省《农村百事通》等报刊发表的文章,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井结合我县实践的结果,实事求是的对超大穗小麦...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优秀的美味佳肴历来为各国宾朋所称道。但当我们面对每一款美食,都需要问一句“敢不敢吃呀?”的时候,那是一种什么感觉?近来,“苏丹红一号、四号”之名在大江南北显山露水,从辣椒酱、腌咸菜、直到洋快餐肯德基,都只为了一己利益而使用了这种危害人类健康的食品添加剂。为此,在今年两会期间,“食品安全”成为参会代表关注和忧虑的重要话题,也成为全国人民担心的大问题。两会代表和群众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这几年来,从国内的冠生园陈馅月饼,金华敌敌畏火腿,太仓黑心肉松,含瘦肉精的猪肉,安徽阜阳的“劣质奶粉”,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