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色氨酸和4 氯 7 硝基苯并呋咱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碱性pH荧光探针,通过核磁、质谱表征了它的结构. 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当探针水溶液的pH值由7.94上升到12.24时,其紫外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480 nm处的吸收峰明显下降,同时在390 nm处出现一个新的吸收峰,探针水溶液的颜色由橙红色变为黄色;并且其荧光发射峰的强度逐渐下降,产生明显的猝灭现象. 因此,该探针对碱性条件具有明显的光学响应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pH2.56,4.10和5.72的Britton-Robinson介质中,甲基橙(MO)分别呈红色(λmax=510nm)、橙色(λmax=470nm)和黄色(λmax=460nm).分别加入十六烷基溴化铵(CTAB),甲基橙在510,470和460nm处吸收峰降低,这是由于形成CTAB—MO缔合物分子并可聚集形成(CTAB—MO)。缔合微粒将吸光分子MO包裹所致.(CTAB—MO)。在pH2.56,4.10和5.72的Britton-Robinson介质中,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在470和570,370和530,370和540nm处各有2个共振散射峰.当[CTAB]≤[MO]时,该缔合微粒体系分别呈浅红色、橙色和亮黄色;在pH2.56的介质中,当[CTAB]≥2[MO]时;及在pH4.10和5.72Britton-Robinson介质中,[CTAB]≥1.5[MO]时,体系的吸收峰首先紫移到356nm再红移到425nm且逐渐增强,经过一系列颜色变化,最终都变黄绿色.共振散射光谱、扫描电镜、透析和乙醇浓度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CTAB—MO)。缔合有机微粒是产生其减色效应和增色效应及共振散射效应的根本原因.[(CTAB—MO)n]nucleus[CTABm]shell有机微粒形成和界面反应导致该微粒体系的变色效应.  相似文献   

3.
蒋治良  李芳 《广西科学》2001,8(2):93-98
以银原子团簇 (主 )共振散射峰作为共振散射光谱分布理论研究模型 ,采用密度矩阵法研究液相银原子团簇 (主 )共振散射峰 (7.0 6× 10 1 4 Hz,42 5 nm)和 1/2分频共振散射峰 (1/2× 7.0 6× 10 1 4 Hz,85 0 nm)的频率和强度分布。银原子团簇 (r =12 nm)溶液呈黄色 ,在 415 nm处有 1个吸收峰 ;在 470 nm处产生吸收谷 ,在485 nm处产生吸收峰 ,最大共振散射波长为 42 5 nm (× 10 1 4 Hz)。当 λex=42 5 nm时 ,在 42 5 nm处产生 1个主共振峰 ,在 85 0 nm (1/2× 10 1 4 Hz)处产生 1个 1/2分频共振峰。对于不同浓度的银原子团簇 (0~ 1.0× 10 - 5 mol/LAg) ,两散射峰的半峰宽度之比 (△ λ) 42 5 /(△ λ) 85 0 =2 /3,其散射光强度之比 I42 5 / 4 2 5 /I42 5 / 85 0 ≈ 3/1。在理想条件(真空 )下 ,理论推导出共振散射光中心峰带与两边峰带谱线的强度比为 1/3;中心峰与边峰的高度比为 3:1;边峰宽与中心峰宽之比为 3:2  相似文献   

4.
在酸性条件下,阿魏酸荧光强度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荧光峰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10 nm和415 nm。在碱性条件下,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红移到350 nm和460 nm处。随着pH值的升高,其荧光强度逐渐增大,当pH值大于10.0时,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且趋于稳定。阿魏酸的荧光光谱随pH值的变化是由于其分子中羧基和羟基质子的离解。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得阿魏酸水溶液的荧光量子产率为0.006 1。  相似文献   

5.
催化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木瓜蛋白酶活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瓜蛋白酶催化水解酪蛋白生成小分子氨基酸和肽,剩余底物酪蛋白与三氯乙酸结合形成粒径约为1740nm的缔合物微粒。该微粒在360、400、420、470、520nm处产生5个共振散射峰,其中最强峰位于470nm。在选定条件下,随着木瓜蛋白酶量的增加,体系中剩余酪蛋白浓度降低,470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Ⅰ470nm降低。木瓜蛋白酶的酶活力在0.024~4.8 USP/mL范围内与470nm处的共振散射光强度降低值△Ⅰ470nm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83 USP/mL。该共振散射光谱法用于嫩肉粉中木瓜蛋白酶活力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金(Ⅲ)-卤化物-吖啶红体系的光谱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pH3.6的Walpole缓冲溶液中,吖啶红(ADR)在526nm处有一吸收峰,在570nm处有一荧光峰,AuCl4^-与过量的I^-反应生成AuI2^-和I3^-,二者与ADR缔合形成[(ADR)2-AuI2-I3]n缔合微粒.它在320,400和600nm处产生3个共振散射峰,在570nm处存在荧光猝灭,在526nm处存在减色效应.Au(Ⅲ)浓度在0.047~2.84mg/L范围内与共振散射强度△I600nm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11mg/L.方法用于合成样和含金废水中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应用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pH值为7.4)杨梅酮(myricetin)与黄嘌呤氧化酶(XO)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XO的加入时间的增加,杨梅酮的吸收I带、Ⅱ带的光谱发生了明显的减色效应;与此同时,在331nm处随时间逐步出现-个新的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值逐步增大,吸光值从0.649增大到1.053...  相似文献   

8.
用吸收、荧光、红外等谱学方法研究了藻蓝蛋白(PC)与Se(IV)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eO2-3加入后,藻蓝蛋白在620nm处的特征光吸收减弱,并随Se(IV)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278和347nm处的光吸收增强;荧光发射和荧光激发也逐渐减弱,而599和629nm处的2个激发峰的相对强度与对照相反.PC在475和662nm处分别出现共振散射峰.Se(IV)与PC的作用后,在595nm处出现强的共振散射峰,被指认为液相纳米硒粒子与PC生成的缀合物的共振散射峰.红外光谱图中,PC的酰胺I带为1653 2cm-1,为α螺旋,而PC-Se(0)生物缀合物的酰胺I带为1647 0cm-1,属无规则卷曲.  相似文献   

9.
桑色素-铝离子-核酸三元体系的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桑色素-铝离子-核酸三元体系。在pH 3.25的Britton-Robinson介质中, 桑色素在250,300和350nm处有吸收峰。铝离子的加入使桑色素350nm处的吸收峰下降, 在419nm处出现桑色素-铝络合物的吸收峰。再往桑色素-铝离子二元体系中加入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 则进一步引起桑色素350nm吸收峰的降低,419nm处的吸收大大加强, 同时在370nm处有一等色点。419nm处吸光度的增加值与加入的核酸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基于此建立了在较宽范围内测定核酸的方法。其线性范围分别为:ρ(ct DNA), 0.71~35.4μg/mL;ρ(fs DNA), 0.64~25.6μg/mL;ρ(y RNA), 0.94~28.4μg/mL。  相似文献   

10.
以柠檬酸钠作光还原剂,采用紫外光一可见光二步光化学法制备了绿色银纳米粒子.在399.4nm和691.5nm处有2个紫外一可见吸收峰;在340nm,470nm和520nm处有3个共振散射峰.从超分子和纳米粒子这一整体出发,探讨了共振散射光谱产生的原因及银超分子光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盐酸川芎嗪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在pH<5时,盐酸川芎嗪水溶液的荧光强度随pH的升高而增大;在pH 5~12范围内,荧光强度达到最大且基本稳定,在377 nm处形成一等荧光点.从盐酸川芎嗪的紫外吸收光谱看,随pH的升高吸光度逐渐降低且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蓝移,从301 nm蓝移至294 nm,在287 nm处形成一等色点,表明盐酸川芎嗪随pH的变化发生了型体的转化,即发生了质子离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测得其解离常数分别为pKa=3.71和pKa=3.70,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机械法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滚压振动磨在干法室温状态下大批量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材料,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样品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60 nm,材料结晶良好,无杂质.室温下光致发光(PL)谱显示,在390 nm处有近带边紫外发射峰,这属于激子态发光;同时,在510 nm处有较弱的绿光发射峰,而强度最强的是位于648 nm处的红光发射峰,这两种发射属于表面缺陷态发光.UV-Vis吸收光谱表明,产物在紫外区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吸收峰出现了蓝移现象,这种蓝移验证了材料存在键断裂等表面缺陷态.Raman光谱表明非极性光学声子模位于437.6com-1处,纵向光学模(LO)峰位于583.6 cm-1处.  相似文献   

13.
聚苯胺膜电变色反应的椭圆偏振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场椭圆偏振技术在330-700nm波长范围内研究了从酸性水溶液中电聚合而成的聚苯胺膜的电变色反应。膜的还原态(-0.2V)在390-400nm、氧化态(0.55V)在500-530nm出现椭圆谱峰;从还原态(黄色)到氧化态(绿色)的电变色反应要经历一个中间态,其谱峰出现在466-470nm。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铁(Fe)与联吡啶(bpy),1,10-邻菲咯啉(phen)的混配物,并对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作了初步的研究.在pH值pH4.5~6.2范围内,Fe(bpy)(phen)2 在BSA表面聚集,在400nm和470nm处产生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峰,共振光散射强度与BSA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KMnO4 与NH3 ·H2 O反应 ,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技术制备了粒径为 12 5nm的二氧化锰纳米微粒。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稳定性实验发现 ,微量NaNO3 和TritonX 10 0对二氧化锰纳米微粒的稳定起一定作用 .二氧化锰纳米微粒在 34 2nm处有特征吸收峰 .它的共振瑞利散射峰分别位于 410nm ,470nm ,5 30nm ,共振瑞利散射强度I4 70 与二氧化锰浓度在 2× 10 -7~ 4× 10 -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 0 9987.还研究了二氧化锰米微粒的非线性散射现象 .  相似文献   

16.
鸡血白蛋白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硫酸铵-辛酸钠法制备鸡血白蛋白,并比较了几个工艺条件,结果以等体积(鸡血浆)饱和硫酸铵、辛酸钠浓度0.0017g/ml、pH5.0为最佳.白蛋白经毛细管电泳为一条谱带;紫外光吸收测定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氨基酸组分分析有17种氨基酸;红外光谱分析(IR)具有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荧光光谱分析激发峰在280nm处,荧光峰在313nm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在60.5℃处有一宽大的吸热峰.  相似文献   

17.
在pH6.0的Britton2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番红花红O与肝素钠相互作用,形成缔合物而导致溶液吸收光谱发生变化,并对光谱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带落在吸收光谱带上,并且散射峰与吸收峰对应。体系的最大共振散射峰在334nm处,而在335nm对应的吸收最弱。这表明,当大分子聚合物吸收了特定波长的能量时,它的外层电子跃迁到更高能态。并且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此方法选择性好,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效价的测定,RSD小于1%。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光谱探针茜素红S(ARS)测定壳聚糖(CTS)含量的适宜条件,在pH5.0的NaAc-HAc缓冲液中ARS与CTS反应生成复合物,在530nm处产生新的吸收峰,反应体系在422nm和530nm处吸光值变化与壳聚糖含量呈线性关系,检测波长为422nm,线性方程y=0.6378-1.1334x(R=-0.997),在0~0.2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并成功地检测了样品康心胶囊中微量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19.
以十年生雌性银杏为实验材料,研究自然条件下叶绿体的光合能力和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叶片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逐渐增加,但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叶绿体放氧活性、光合磷酸化活性、ATP含量、Ca~(2+)-ATP酶活性以及PSII,PSI和全电子链的电子传递活性逐渐提高;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在蓝紫光区(430nm)和红光区(680nm)分别有两个吸收峰,类囊体膜室温发射光谱在640nm和680nm处有明显的峰值,光吸收值和680nm荧光值都随着叶片的生长而上升.显示光合器官在叶片生长过程中逐步发育和完善,叶绿体的光合能力随叶片生长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20.
羟基乙叉二膦酸受pH值影响很大.以质量分数为25%的NaOH溶液为滴定剂,制备pH值为2~13的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研究了各pH值时HEDP的红外光谱,用拉曼光谱、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验证.光谱研究结果显示,pH值=2时主要是以羟基乙叉二膦酸存在,随着pH值升高,羟基乙叉二膦酸依次以一钠盐、二钠盐、三钠盐、四钠盐存在;816cm-1δOH吸收峰和630cm-1υP-C吸收峰是羟基乙叉二膦酸及其钠盐的特征吸收峰,α位碳的羟基变形振动吸收不变,和氧相连的υP-C随pH值升高吸收波数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