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空间利用权的内涵界定及其在物权法上的规范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行土地公有制的我国,无需强调空间所有权问题,空间权的核心仅在于空间利用权。空间利用权是指在土地使用权及其效力所及空间之外,对地表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所享有的排他使用权。其权利人是土地所有权人以外的其他人;其客体是各种土地使用权及其效力所及必要空间范围之外的特定空间;空间利用权只能从土地所有权人或其他空间利用权人处取得,而不能从土地使用权人处取得。空间利用权除其客体为可以“视为物”的空间之外,并无其他更多的特殊性,因此对其不应也无须作为独立的用益物权类型来认识和规定,关于其客体必须特定、设立必须登记以及效力的排他和所受限制等问题,均得准用不动产用益物权的相应规定。物权法草案四次审议稿中的规定可资赞同,但仍有完善的余地。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空间,而且对其活动的空间具有独占性,不论是在地表上空还是在地表下面的活动空间,都要有适合于人类生存的空间,人类才能进行有目的的活动.因此,空间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生存条件,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须拥有一定的空间,对空间享有稳定的权利,保证利用空间的安全和空间利用的秩序.所以物权立法中应该确立空间权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3.
试图从相邻权和采光权的关系,论述采光权侵害这一法律问题,在结合各国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采光权侵害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立法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住宅小区土地使用权在权利形态上表现为建筑物基地使用权和附属基地使用权,从主体形态上表现为基地地表及其上下空间利用权,主要包括屋顶平台空间利用权和地下空间利用权,各种权利均有其特定的归属和利用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各国纷纷进行民事诉讼司法改革之际,我国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司法改革。许多学者提出,我国应从立法上设置当事人证据失权制度,以适应我国的庭审模式的改革。本文从证据失权制度所应体现的公正与效率等价值理念出发,分析了在我国设置当事人证据失权制度的必要性,并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提出我国在建立证据失权制度时,必须要考虑到当事人的举证能力,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据失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以扶余市为例,基于PSR模型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熵权法测算得出指标因子权重,定量评价了扶余市2012—2016年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结果表明:(1)2012—2016年间扶余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由0.177 8增加到0.192 7,总体呈现递增趋势.从各子系统层面分析,压力指标系统呈降低趋势,状态指标系统和响应指标系统呈整体上升趋势.(2)2012—2016年间扶余市土地集约利用PSR模型协调度处于逐年上升趋势,但扶余市土地依旧处于粗放的利用状态,仍需进一步探索集约模式.  相似文献   

7.
政治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受到各国人们的普遍关注。尤其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新旧体制交替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使得公共权力在运行当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政治腐败更是泛滥。从制度的层面对政治腐败的成因和对策做一个分析,提出以权制权、以民制权和依法制权是防治腐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德国学者贝尔曼先生提出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早在奴隶社会就已萌芽并逐步发展。作为区分所有权人享有的一项特殊权利———成员权,其在学界及实务界受到广泛的关注并逐步为世界各国立法所确认。我国《物权法》亦对此作出了规定———即区分所有权人享有共同管理权。成员权作为一项特殊的权利,其除具有“物法性”的一面,还具有“人法性”的一面,我国立法中将其表述为共同管理权,恰恰忽略了成员权这一重要法律特质,存有不足之处,在理论与实务中均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福蕊  李南 《科技信息》2012,(34):I0030-I0030
短线交易面临各国证券法的规制,均旨在遏制内部交易,增强资本市场投资者信心。尽管我国现行短线交易规制在2005年《证券法》修改之后已经形成规制体系,且得到较好的实施效果,但其过于简单,可操作性不强,与域外的立法规制相比,尚有差距。因此,完善短线交易归入权的行使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配偶权是在合法婚姻关系的前提下,基于夫妻身份依法享有的以夫妻身份利益和由之衍生出的财产利益为客体的专属性的权利义务复合体,包括同居义务、忠实义务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侵害配偶权的行为呈蔓延趋势,但我国《婚姻法》并没有明确出现"配偶权"一词,只对于配偶权所包含的部分权利给予了明确保障。婚姻家庭中对配偶权的侵害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用道德谴责已远远不能达到建立和谐社会的效果,通过立法对侵害配偶权的行为进行规制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完善公民隐私权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权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有专门立法,我国隐私权立法起步较晚,存在着许多缺漏与不足,完善我国公民隐私权立法,要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完善现有《宪法》、《民法通则》等内容,制订单行法规,健全配套法规。  相似文献   

12.
论私权神圣     
赵磊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137-1140
我国在立法中并未确立私权神圣原则,因此而导致了实践中的诸多问题。私权神圣在我国是应当被确立的,应当属于法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笔者立足我国实际在同西方国家的对比和我国的现有制度,探讨了私权神圣的内涵,私权与公权间的私权神圣、不同主体间的私权神圣、同一主体的不同种私权间的私权神圣,以及私权神圣的界限。  相似文献   

13.
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私权是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体系中较晚出现的一种。我国法律没有把隐私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主要的人格权,只是借助司法觖释并通过保护名誉权的方式以维护公序良俗的隐私权是不完备、不周密的。我们应该借鉴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相关立法经验,在宪法、民法典中确认隐私权为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以刑法、行政法等其它法律法规为辅助的直接保护。本文从隐私及隐私权的基本概念入手,在分析国外隐私权的相关立法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立法,指出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缺陷并提出完善我国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核心内容,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逐步得以形成和完善。但是,由于立法的滞后,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该权属的名称、性质以及流转等问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文章试图以此为起点,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属性质、现行制度的弊端作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若干法律建议,并对2002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将于2003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委托作品中的著作人身权归属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著作人身权理论中,著作人身权只能由作者基于创作行为享有,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中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可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的规定引发了很多争论。通过对著作人身权性质和《著作权法》及其司法解释对著作人身权保护的分析,比较研究两大法系现行的相关规定,对于解决委托作品中保护作者的人格利益和促进作品有效流通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审判前程序权利机制之透视--兼评迅速接受审判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诉讼民主化进程的深化,迅速接受审判原则已被许多国家的立法和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予以确认,然而,在我国该原则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须顺应刑事诉讼法的发展趋势,确立并构建该原则实现所需的程序保障制度,以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物权法,完善民事立法,对我国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意义和作用.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是合法财产的一体保护;在物权变动规则中,应确立物权变动和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重构一个与行政管理权脱钩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物权立法要进一步完善用益物权体系,建立我国的典权制度,完善我国的担保物权体系,增加交易、融资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宅基地使用权法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法律规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我国现行宅基地基本制度为逻辑点,分析了宅基地使用权具有成员权性与用益物权性的特点,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取得消灭、权利整合及租赁收益和特定化收益等方面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没有将农地发展权从农村土地所有权中独立出来并由政府收购。因此从所有权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的农地所有权是一个完整所有权。在国家解除对农地的用途管制之后,将农业用地转为工商用地的权利应由农地所有权人享有。以此观之,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被征收时所获得的补偿与该土地再由政府转卖时的价格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差价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一直为我国现行法律所禁止。这一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在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尽管学术界在我国农地使用权能否流转问题上争议很大,但随着这一法律制度得以支撑的经济基础的丧失、对经济建设阻碍作用的凸现以及法律的公平性遭到质疑,解禁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已为大势所趋。我国应当因势利导在正确的立法理念指导下,完善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法律机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禁宅基地等农地使用权的流转,科学完善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