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项成果是在银耳发酵饮料小试研制基础上,研究出中度规模生产新型银耳原料——银耳孢子发酵液(即液态银耳)和银耳孢子多糖粗粉的生产工艺(包括各级培养配方及其生产条件和多糖提炼工艺等。发酵液外观呈淡黄色,体态粘稠浓厚、有淡淡的发酵清香、银耳孢子含量≥1.5×10~9/ml。以银耳孢子发酵液及银耳孢子多糖粗粉为基础,作者研制开发出银雪饮料等银耳毓保健食品,该饮料配方科学、生产工艺合理可行,营养丰富、质优价廉、是符合国际饮料发展趋势的新型发酵饮料,该产品保质期达到六个月,符合 GB2759—81饮料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2.
3.
4.
5.
6.
作者通过广泛收集菌种,长期分离纯化,比较筛选,确定制作银耳孢子发酵饮料的理想菌株,并从六种培养基配方中选出成本最低、最适合该菌株的配方,研究出摇瓶规模快速获得营养丰富的银耳孢子发酵液的理想条件。经科学调制,可得营养丰富,质优价廉,符合国际饮料发展趋势的新型换代高级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7.
8.
冲调式银耳食品的速溶性及粘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重点探讨了影响冲调式银耳食品速溶性及粘度问题 通过大量实验表明原辅料的选择、粉碎粒度、水温、加糖量和工艺条件等是影响产品速溶性及粘度的主要因素 最终确定:以银耳、大米、糯米为原料,复合稳定剂与淀粉的混合物为增稠稳定剂,可以有效解决冲调式银耳食品的速溶性问题和提供合适的粘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的银耳芽孢分离纯化方法,用极其简单的培养基在短时间内能分离得到纯净的通江银耳芽孢。此芽孢呈卵园形,乳白色。在16×4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测其大小为4.5×6.5μm,液体培养中多单个存在,也有链状排列,附有显微照片。单菌落特征为乳白色糊状,表面光滑,中间微凸起,边缘整齐,带有金属光泽,但单凭菌落特征是否典型不能判断银耳芽孢的纯净性,应以显微镜检验孢子形态是否一致判断。此研究为进一步运用高科技开发通江银耳资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以银耳孢子发酵饮料为例,研究了营养饮料在四种试验条件下的保存力,提出凡是自身组成不含防腐成分的营养饮料,都应适量添加防腐剂,才能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3~6个月保存期,并从微生物学原理加以阐明。此结论适宜在各类新食品研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荧光染色观察杏鲍菇菌丝结构和银耳芽孢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染色法对杏鲍菇菌丝和银耳芽孢的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与普通物理显像法相比较,通过荧光显微镜能清晰地观察到菌丝体和芽孢的细微结构,特别是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的结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明以鲜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栽培银耳的机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银耳菌丝生长期G1(接种后12 d)、原基分化期G2(接种后24 d )和子实体生长期G3(接种后36 d )的物质转化特性,经主成分、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 G2比G1 、G3比G2 、G3比G1分别有426、423和466种差异代谢物;G2与G1的糖类含量高于G3;G3比G 1的脂肪类、萜类等含量增加;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和代谢通路匹配,差异途径为脂肪酸合成、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及柠檬酸循环,G2与G1、G3与G2、 G3与G1分别在不饱和脂肪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油酯代谢存在明显差异.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鲜菌草工厂化栽培银耳不同生长期物质转化及代谢物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09,(3):56-56
银耳雪梨糖水是广州人喜爱的甜品之一,但一过夜,银耳的营养成分就会减少并产生有害成分。因为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经煮熟后如放的时间比较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是对身体有害的成分,会使人体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从而影响人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碘滴定法测定了黄石市场银耳中SO2残留量。结果表明,从大型超市采集的受检样品均无SO2残留,而从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采集的样品均有SO2残留,最高达0.8259g/kg,最低量为0.01441 g/kg,回收率为88.72%~90.10%.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通江鲜耳中分离出一株银耳孢子多糖高产孢子型菌株 TS907.5单孢子白色,卵圆形,大小3、8×4、2u,属营养型细胞,在摇瓶发酵液中,银耳孢子多糖累积量达13、6q/l。研究了氮源、碳源、温度和供氧强度对菌株生长及发酵的影响,测定出 TS607、5的银耳孢子多糖产生曲线。获得了适宜的发酵条件。发酵液经有机溶剂提取等处理,可制得银耳孢子多糖粉,收率为18、3q/l,含银耳孢子多糖纯度达57%,红外光谱分析与标准样品一致。  相似文献   

18.
黑木耳、银耳、黑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三种食用菌(黑木耳、黑牛肝菌、银耳)样品进行了研究。三种菌的光谱各具特征,黑木耳和银耳光谱主要谱峰相似,但与黑牛肝菌的光谱区别较大;根据吸收强度比可以将黑木耳和银耳区分开。光谱结果还显示,三种食用菌多糖,既有α糖苷键,也有β糖苷键。红外光谱具有快速、简便、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在银耳(Tremellafuciformis)双核菌丝隔膜孔器超微结构的研究中,发现银耳孔帽分子横切时为两平行条形,而不是环形。只有折叠片层体的横切面才呈两平行条形,纵切面呈U形,如果斜—纵切折叠片层体的基部则为开口环形(其实是U形)。因此,作者认为圆顶形孔帽不是由许多杯状体组成,而是由众多折叠片层体组成。为了说明银耳型多单位的折叠片层体孔帽不同于单一单位的括孤体孔帽,特把银耳型的隔膜孔器命名为桶孔/叠层体隔膜(dolipore/laminatesomesseptum),以区别于其他担子菌的桶孔/括弧体隔膜(dolipore/paren-thesomeseptum)。  相似文献   

20.
银耳浸提液作为稳定剂制作奶饮料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浸提法和热水浸提法,研究了银耳浸提液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酶法浸提银耳的最适条件为:加水量1∶50,加入银耳粉重1%的果胶酶,置于45℃水浴锅中恒温酶解45min,然后迅速升温至98℃灭酶,并保温浸提60min。利用银耳浸提液代替人工合成稳定剂制作奶饮料,银耳浸提液添加量为奶饮料总量的30%时,按奶饮料的生产工艺,可代替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和海藻酸丙二醇酯等稳定剂的稳定与增稠作用。制品稳定性好,且具有银耳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