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概述了世界及我国的酸雨和臭氧污染状况及其对森林的危害情状,综述了酸雨和臭氧等大气污染引起森林衰退原因的各种假说。  相似文献   

2.
酸雨不但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也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同时酸雨还会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通过模拟酸雨进行了科学实验,来进一步说明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背景及其必要性1.酸雨已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大敌酸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土地、水资源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和毒害。频繁、严重的酸雨是造成大面积森林死亡、生物物种灭绝、土壤日趋贫瘠、农业粮食大幅度减产、水资源毒化、建筑物破坏和人类疾病的罪魁祸首 ,是全球性灾害 ,被称之为当今世界的超级“空中死神”.近年来 ,我国的酸雨灾害非常严重 ,已到了十分危险的量级 ,酸雨治理已刻不容缓。首先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 ,我国燃煤、石油能源产品的消耗量和随之而来的SO2/NOX排放量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气氮氧化物(NO和NO_2)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在太阳辐射条件下生成大气臭氧(O_3)这一反应原理,选取云贵高原地区高速路-森林接触带生态系统开展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并以昆明城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为对照,采集大气臭氧、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分析高速路-森林接触带大气污染物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受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高速路-森林接触带存在强烈的大气光化学反应,臭氧质量浓度为91.83μg/m~3,高于其他季节,气温及太阳紫外指数与其浓度变化显著正相关;高速路-森林接触带大气O_3生成对周边NO_2浓度变化最为敏感,说明减少机动车尾气中NO_x排放将有利于此区域臭氧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区域酸雨类型转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酸雨是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而我国长三角区域已成为全球重要酸雨影响地区之一.目前,我国已对SO2排放进行了有效控制,但随着氮氧化物排放量显著增多,氮沉降问题逐渐加剧.为此,探究长三角区域的酸雨类型转变趋势,为现在及将来酸雨危害严重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长三角区域作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全球大气污染进行剖析,指明了酸雨、臭氧空洞与全球变暖是大气污染的三大恶果,并且剖析了我国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系统地介绍了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等工业防毒技术的要点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酸雨的危害     
当前,人类面临十大环境问题:水危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肆虐、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其中,酸雨肆虐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性灾害。  相似文献   

8.
文中研究了不同pH(2.5、4.5)模拟酸雨对4种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优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黧蒴(Castanopsis fissa)、肖蒲桃(Acmena acuminatissima)、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4种木本植物离体叶片经pH 4.5模拟酸雨处理7 d后未出现可见伤害, F_v/F_m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而在经pH 2.5 模拟酸雨处理7 d后,叶片均出现了明显的可见伤害,其中黄果厚壳桂的可见伤害程度和PSII受损程度较其他3种植物小. 经pH 2.5或pH 4.5的模拟酸雨处理后,黄果厚壳桂叶片光PSII电子传递速率(ETRII)大幅度降低,同时PSI环式电子流被激发,这可能是其提高自身抗酸能力的主动调节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黄果厚壳桂的抗酸雨胁迫的能力高于其他3种木本植物,酸沉降可能会提高南亚热带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的相对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若干年前,说起地球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人们还只是提到酸雨、臭氧空洞等,这些词离人们的生活似乎还比较遥远。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日渐感受到环境质量下降给日常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缙云山上的3种森林林被黄壤为供试土壤,通过模拟pH 2.0、pH 3.0、pH 4.0、pH 5.0的酸雨对上述土壤的动态淋溶试验,研究酸雨对林地土壤汞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阔叶林地汞的溶出总量在酸雨pH 3.0、4.0时最低,但各pH的酸雨对阔叶林地汞的溶出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针叶林地和竹林地汞的溶出总量随pH降低而升高,在pH 2.0的酸雨作用下,与pH 3.0、4.0、5.0的酸雨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强酸雨的作用下,针叶林和竹林土壤的汞更易迁出土壤而污染水体.因此应加强森林土壤的管理,禁止取材,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抑制汞的水迁移.  相似文献   

11.
我国NOx污染状况与环境效应及综合控制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当前NOx相关污染问题现状,包括由NOx排放造成的臭氧、酸沉降、颗粒物等相关环境问题;讨论了我国NOx相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NOx及相关污染问题,提出了多目标综合控制和管理的建议: 执行O3标准,建立区域光化学烟雾评价监测网络;开展城市地区空气质量模拟和控制;加强电厂和机动车尾气NOx的控制;针对NOx相关污染问题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绿色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增加的资源短缺,如水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锐减;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所带来的土地荒漠化;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不难看出,上述环境问题都是由人类自己制造且大都是现代工业科技的发展的副产品.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资源枯竭等种种环境问题,哪一样不是人类"作茧自缚",自作自受?人类必须自己救自己.人类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引下,进行一次新的工业革命,以解决环境问题求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酸雨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太原市酸雨污染状况及成因进行分析,表明太原市酸雨的污染以董茹地区为严重污染区,且污染强度逐渐加大,并提出酸雨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主城区酸雨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重庆市主城区历年来的酸雨污染状况及酸雨浓度的变化趋势,认为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是造成重庆市主城区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而特殊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使主城区的酸雨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并结合主城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酸雨的治理措施,表明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重庆市主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由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的研究,从酸雨的类型、酸性污染物的来源等方面论述了酸雨的成因,分析了世界和中国酸雨的现状和地理分布,指出了这种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西昌、攀枝花、温江三站近7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分析三地的酸雨月、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昌1—12月为弱酸雨污染;攀枝花1—3月无酸雨污染,4—12月为弱酸雨污染,温江秋、冬、春三季均为强酸雨污染,夏季为弱酸雨污染。西昌近年来p H值有增大趋势,攀枝花与温江年变化趋势不显著。经综合比较,温江为重酸雨区,攀枝花与西昌为轻酸雨区。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芜湖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芜湖市能源结构、大气污染状况、2 0世纪 90年代以来酸雨观测资料及常规气象资料等入手 ,分析了芜湖市降水酸度、酸雨频率现状及其与酸雨前体物质、气象因子等的关系 ;结果表明 ,芜湖市酸雨情况较严重 ,是典型的煤烟型酸雨 ,降水酸度季节波动明显 ,气象要素对降水酸度、频率等影响较大。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芜湖市酸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十二五"期间广西酸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情况,利用"十二五"期间广西全区14个市的大气降水监测数据,通过pH值、酸雨频率、降水离子组分3方面数据统计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十二五"期间广西酸雨污染主要为弱酸性酸雨,其次为酸性酸雨,重酸性酸雨污染占比不足20%,较少有严重酸性酸雨;降水酸度总体呈减弱趋势,酸雨频率呈波动下降趋势,5年期间城市酸雨污染整体呈减轻趋势;酸雨区域主要集中在桂北、桂西部地区,东南部由酸雨区域变为非酸雨区域,酸雨区域面积有所减少;降水中SO24-离子当量浓度逐年下降,NO3-离子当量浓度呈上升趋势,SO24-/NO3-的比值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广西酸雨污染特征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混合型酸雨过渡。广西的酸雨污染略有减轻趋势,这与广西近年来的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有关。  相似文献   

20.
乐山市城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乐山市城市的地形、气候、气象特点、大气污染状况、降水质量状况以及酸雨成因的分析,提出了乐山市城市酸雨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