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的知识观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传统的知识观是狭隘的,社会的迅猛发展促使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知识内涵的拓展、知识特性的活跃、知识价值的扩充、知识分类的丰富,新的知识定位冲击着学校教学。课堂教学到了必须作出根本性变革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观的演进看,我国基础教育先后出现了三种主流知识观:理性主义知识观、经验主义知识观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建立在理性主义知识观和经验主义知识观之上的近现代知识观漠视学生的生活世界,知识的完整统一性被破坏。现在我们正处在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时期,我们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新知识观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前提之一,新知识观的确立和生成对于教学设计路径选择,目标评价,情意顿悟测验等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于衔接整合其他教育理念,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有战略和全局性意义。特别是对教学内容这一重要中介平台的遴选设计更是起着直接的统摄作用。基于这一点认识,本文将针对新知识观的生成及内涵做一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剖析,并就新知识观背景下对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及思路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信息是一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 .信息的哲学观、信息的发生观是信息概念各种定义的两类基本观点 .知识的信息观关于知识概念的描述 ,反映了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 ,是对知识的认识观的全面更新 .信息、知识、情报的概念之间具有相容关系 ,知识、情报是属概念信息之下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种概念  相似文献   

5.
关于信息、知识、情报的概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是一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反映.信息的哲学观、信息的发生观是信息概念各种定义的两类基本观点.知识的信息观关于知识概念的描述,反映了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是对知识的认识观的全面更新.信息、知识、情报的概念之间具有相容关系,知识、情报是属概念信息之下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种概念.  相似文献   

6.
有怎样的知识观就有怎样的教学观,知识观是影响教学观的重要因素。考察西方教育家视野中知识观的演变历程可以洞见西方教学观的历史发展,把握知识观与教学观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知识观是教育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知识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本文从分析和对比两种典型的知识观入手,根据知识、教育与人三者互动视角下的知识观探讨高等教育中"高深知识"的创新性,从而论述创新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知识观是教育的哲学基础,不同的知识观导致不同的教育观.本文从分析和对比两种典型的知识观入手,根据知识、教育与人三者互动视角下的知识观探讨高等教育中“高深知识”的创新性,从而论述创新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于早期的传统中国社会来说,“知识”既是“我们所相信的事”,也是其中所包含的认识论.文章主要探讨中国古代社会主要存在两种知识类型:其一是一直占据中国社会主流的儒家知识,这也是我们认知中的正统的知识类型;另外一类是常常被人忽视的作为经学的补充而存在,甚至未得到主流价值认同的知识,它往往以神话、想象等方式呈现出来.这两类知识都在中国独特的时空观影响下形成,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观由客观绝对知识观向主观建构知识观、由公共理论知识观向个体实践知识观的嬗变,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的现状,应从创新教师知识管理模式、满足知识共享的技术资源、营造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制定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定义知识共享的行为等几方面促使高校教师知识管理系统变革。  相似文献   

11.
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对知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他的知识观是其高等教育思想的重要基础。本文从知识的特性、价值以及获得知识的方法三个方面对纽曼的知识观进行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客观理性的思考,得出其知识观是进步性与保守性并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时间和空间存在,尺度存在,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本体论意义上的,又叫“本征尺度”)也存在。对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认识的基本原则是让“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操作尺度”(方法论意义上的,又叫“表征尺度”)与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相契合(认识论意义上的)。这是生态学实验时空尺度关联实在论。在具体的生态学实验过程中,有些生态学家或坚持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不存在,或坚持其虽然存在但是不可认识,从而走向工具论和经验建构论(反实在论)。这种立场与生态学认识的基本宗旨--认识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相违背,应该抛弃。而且,某些生态学家或出于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本身认识的困难,或出于“不发表便出局”及其他原因,一是将生态学实验对象的时空尺度之时空简化为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没有考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普里戈金的“内时间”乃至引伸出来的“内空间”时空观,以及莱布尼兹的关系“空间观”乃至引伸出来的关系“时间观”,二是没有选择恰当的“粒度”和“幅度”进行实验,造成“用度失当”之误,三是没有进行充分的多尺度分析,造成“聚集偏差”,四是没有建构合适的模型,造成“鼠夹捕象”现象,五是没有正确识别“特征尺度”,造成“生态学谬误”。生态学实验者应针对上述不足,坚持正确的时空观,采取各种措施,以获得对生态学实验对象尺度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从牛顿式“简单、稳定、永恒”的现代知识观到“复杂、混沌、有限”以及对动态、开放和全球化流通的后现代知识观的认识和审视,指出图书馆在知识组织以及知识管理服务的变化和发展空间上,可寻求到更开阔的创新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相对论用新的科学事实揭示了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进而否定了把物质和时空分裂开来的绝对时空观。正确理解相对论的时空观,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的联系,从而彻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作  相似文献   

15.
汪滟 《科技咨询导报》2009,(11):155-156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哲学思潮,尤其是后现代知识观,深深影响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对于后现代知识观而言。我们应看到它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同时,更要清楚的认识到它其有的局限性。本文试图从后现代知识观对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切入,分析这一新兴知识观对我国当代教学的稗益和误导,结合我国国情,在吸取有益启示的同时,走出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知识观是对知识本质的哲学反思。西方知识观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古希腊知识观,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知识观,现代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知识的本性、标准和价值的把握和反思日渐深刻,知识观的演变和发展又有了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改革围绕“知识”之争对实践不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我们的教育知识观研究存在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知识使命观研究与哲学混乱和实际的不自觉;教育知识特征观研究的完全哲学化。教育知识观研究哲学化、非教育化倾向意味着教育改革的基础理论是不健全的,基础理论不健全必然致使教育处于十分危险之中,必然导致实践的畸形发展。应试教育长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与教育知识观研究有着极大的关系。反思教育知识观研究,探索教育自身知识使命及特征已成为教育改革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西方近代知识观革命不仅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也必然意味着教育学的启蒙。以康德哲学为标志的西方近代知识观革命中蕴涵的教育学启蒙表现在教育必须重视书本知识教育.然而教育不等同于知识,教育中的知识只具有“潜在性”;“潜在性”教育知识观将真正带来教育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论述司马迁的地理思想,包括辩证唯物观、统一的地理学思想、时空观、人地观、实践观。  相似文献   

20.
王学建 《科技信息》2009,(30):95-96
本文分析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指出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是科学技术发展阶段的产物,人类的时空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无限认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