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为了描述列车在集配站排队的实际作业过程,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和排队论理论,建立了基于列车出发终端受限的排队网络优化数学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验证计算和比较。结果显示集配站有65.35%的出矿列车出发受限,需要在集配站继续排队等待。实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基于终端受限的矿区集配站列车排队模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准确地对技术站整体列车到达晚点时间进行预测不仅可以为技术站调度预警,也可以为车站合理安排列车进路预留时间,从而尽可能保证货物运到期限,对技术站能力的提高和铁路货运市场的保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技术站列车到达晚点情况和技术站列车晚点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GM(1,2)模型对列车晚点时间进行预测,再利用马尔可夫矩阵进行误差修正,确定目标所处区间范围,往复预测并修正,使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模糊预测结果准确地落在预测区间内;同时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对数据进行插值扩充,从而对晚点时间进行精确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保持在3%以下.最后分析比较了两种预测方法的优劣并分别指出了预测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漳平站为一等区段站,位于鹰厦线南段处,是鹰厦线、漳龙线、漳泉线的交汇点,主要担负鹰厦线和赣龙、漳泉两支线列车到达解体和始发编组作业.近年来,漳平站承担工作量不断增长,改编能力、通过能力已经处于超负荷状态,且压力越来越大.该文从六个方面探讨解决漳平站能力紧张问题:一是解编能力紧张解决方案,二是到发场能力紧张解决方案,三是调车场线路能力紧张解决方案,四是集结时间过长解决方案,五是漳平车站整体协调解决方案,六是路局加强运输组织工作综合解决漳平能力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4.
1集配站工程概况永煤集团铁路全长110KM,现已建成80KM,在建的电厂专用线和城郊专用线计20KM;两专用线在集配站一道两端接轨,电厂站和城郊装车站距集配站分别为11KM和7KM。集配站扩建后28组联锁道岔,城郊装车站6组联锁道岔,电厂站3组联锁道岔(详见图1。集配站地区列车作业集中于集配站,电厂站和城郊装车站是尽头站,作业量不大,显然在电厂站和城郊装车站配置的行车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采用区域计算机联锁实现“集配站地区”集中控制方案。2“集配站地区”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构成集配站地区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构成图详见附图二。本系统主要由中心站(集配站)联锁主机系统、电厂站和城郊装车站执行表示分机系统及网络传输系统三部分构成。2.1中心站联锁主机系统集配站作为系统中心站,设置计算机联锁主机系统。该系统包括联锁机柜、电子终端柜、监测机柜、电源机柜以及配套的操纵台和维护台。其中联锁机采用高可靠和高安全性的专用计算机设备。2.2电厂站和城郊装车站执行表示分机系统电厂站和城郊装车站设执行表示分机系统,包括电子终端柜、监测机柜、电源机柜以及辅助操作盘(应急盘)。2.3信息传输系统集配站主机系统与电...  相似文献   

5.
既有线车站分布情况复杂,存在一站多场、多站密集分布的情况,仅依据CTCS-1级区域列控数据中心(RDC)技术规范参数设置RDC,无法满足CTCS-1级列车在RDC切换时车地通信与控车数据更新需求.深入剖析基于单电台的CTCS-1级RDC列车切换场景,采用时间有色Petri网形式化方法对控车权移交过程参与对象进行模型抽象,通过CPN-Tools环境下的模型仿真,挖掘时速200km以下CTCS-1级列车移交过程车地通信中断时间范围,并将通信中断时间约束转化为距离约束,通过分析时间与距离约束探究既有线一站多场、多站密集分布场景下RDC的设置方式,为既有线RDC管辖边界点的选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煤矿矿区铁路集配站位置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煤矿矿区铁路运输系统的结构特点及货流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优化理论和数学中求极值的思想,以换算运营费最小为目标,进行了煤矿铁路运输系统集配站位置的研究,给出了既有运输系统及新建运输系统铁路集配站位置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编组站到达流的生成是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系统模拟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提出一种以列车运行图为依据,生成到达列车流的新方法.此外,编组站到达流应该包含到达列车流和本站批准装车流两个方面,文中亦为本站批准装车流提供了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确定到达列车的解体顺序和出发列车的编组顺序(即列车解编方案)是技术站编组调机运用计划的核心问题.本文为解决该问题,构建相应的优化模型,利用结合邻域搜索的和声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采用目标函数值评价新的和声,邻域搜索策略用于获取新的和声.最后利用算例对所设计算法的求解效率进行分析验证,表明:算法收敛速度较快,而与邻域搜索策略的结合,有利于扩展其搜索范围与提升全局搜索能力,降低对选择概率的依赖.通过对不同参数条件下计算时间的测试说明,所设计算法能够满足技术站编组列车解编方案编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列车在路港交接场等待时间的规律,运用排队论理论,从列车到达路港交接场的时间间隔和列车在交接场的服务时间等因素出发,研究了不同排队模型对列车在交接场等待时间的影响,得出了各种模型下列车等待时间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到达交接场的间隔时间和在交接场的服务时间都具有规律性,可以最大程度地缩短列车在交接场的等待时间,从而为港口合理安捧泊位、及时组织装卸作业和有效管理交接场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确定列车运行线是编制列车运行图的重要内容之一,优化列车运行线选择对于加快铁路货物送达速度,压缩铁路车辆周转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个技术站之间开行的直达列车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列车的等级,研究了考虑列车等级权重的列车运行线优化选择方法.以各列车在途中停留时间加权值的总和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直达列车运行线选择的0-1整数规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优化数学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为铁路货运直达列车的运输组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铁路中的换乘车站如果发生突发事件,会造成路网中部分列车到达换乘站晚点,晚点超出一定范围时与之接续的列车将不再保持接续关系,导致旅客无法完成换乘且接续列车晚点。本文建立了基于均衡和接续的路网列车运行调整模型,调整后使列车到达终点站的时刻与原计划时刻偏差最小并且总延误时间最小。使用Gurobi优化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调整后的运行图能够有效缓解突发事件对列车运行造成的影响,且晚点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列车接续能够保证旅客的顺利换乘。  相似文献   

12.
优化到达列车的解体顺序和出发列车的编组顺序是编组站作业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车流接续与分配方案,构建综合考虑解体顺序和编组顺序的优化模型,包括单溜放驼峰、峰尾一台调机情形,多台解编调机情形的解编顺序优化模型.所构建模型还可进一步扩展至考虑列车技术检查顺序的优化.最后设计案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不同数量解体调机、编组调机情形的列车解编顺序优化的测算可知:受车流量的影响,双推双溜的作业效率不一定比双推单溜高;解编作业相互影响,两者的作业能力也应相互协调,只增加解体作业能力或者只增加编组作业能力对整个系统作业效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列车编组计划是编组站完成列车调度和组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之一,编制科学的列车编组计划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探讨了列车编组计划问题的建模、模型计算与求解的方法、编组计划的制定等问题。首先根据某站一天过站列车的数据,以白班和夜班的最小中时为指标,建立了列车解体和编组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和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其进行了求解,最后给出了该站的列车解体计划和编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给定列车运行图和车站候车厅布局的前提下,研究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问题。以股道和道岔的相容性约束作为前提,分析检票口附近固定座位数量和检票口与站台的通道距离,以增强车站作业计划稳定性、列车站内走行距离最短和最大化满足候车厅布局为3个优化目标,建立了到发线运用的0-1整数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特点,采用Lingo编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某客运站为例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描述实际问题,适用于大型高铁站的股道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车钩纵向载荷的研究对铁路重载货车车辆的设计可靠性和运用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选取4种重载货车车钩载荷谱作为分析对象,从单位km的大载荷发生频次以及车钩钩尾框疲劳寿命两方面对重载列车纵向载荷谱主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车钩纵向载荷谱在不同编组、轴重和载重条件下的可通用性.结果表明,通过等载重折算和等轴重折算,可以实现不同载重和轴重条件下获得的车钩纵向载荷谱的通用.  相似文献   

16.
现行铁路编组站车辆中时预测方法不能满足实际运输组织需求,结合车辆中时数据平稳性特点,设计基于类别映射的货种与车种映射函数,充分考虑车种别、货种别车辆中转作业差异,重新生成车辆中时序列.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中时序列,提出新的编组站车辆中时预测模型,并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并求解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预测编组站车辆中时,符合实际中时发展趋势,提高了铁路车流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系统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学原理,利用自动构模和整体拼装方法,研制的一套用计算机进行编组站设计的通用软件。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驼峰、车站咽喉和车场的设计,以至最后绘制整个编组站比例尺平面图。设计计算速度快、精度高,显著地提高了工效,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编组站到达流生成的一种新方法,它建立在对编组站原始到达车流统计的基础之上,然后对产生的到达流进行检验,并对南仓站实例进行到达流生成,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