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用PCR方法获得大肠杆菌热休克蛋白转录因子σ^32的编码基因rpoH,并将基克隆至含有Ptac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UHE中。  相似文献   

3.
在热休克反应中大白鼠肝脏HSP70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白鼠肝脏在46℃热休克30min后恢复期内HSP70的表达定位和动态变化及不同温度处理30min、恢复12hr后HSP70 表达。  相似文献   

4.
5.
金鱼三倍体诱导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冷休克、热休克、静水压三种方法抑制金鱼受精卵第二次减数分裂,诱导金鱼三倍体.结果表明:金鱼三倍体诱导率明显受压力、处理温度、处理起始时间以及处理持续时间等因子的影响;在22℃水温下,受精8min后,在0℃冷休克条件下,持续处理14min的三倍体诱导率可达25.5%;受精10min后,在39℃热休克条件下,持续处理1min,三倍体诱导率可达100%;受精4min后,在550kg/cm^2静水压休克条件下,持续处理3min三倍体诱导率可达28.6%.还对提高金鱼三倍体诱导率和孵化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以热休克阻止受精卵第1次卵裂进行斑节对虾四倍体诱导实验.结果表明:热休克温度为38~41℃,处理起始时间在受精后20~30min,处理持续时间为1~2min,四倍体诱导率为4.1%~47.6%.  相似文献   

8.
营养元素调控热休克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生物体在受热或其他不利环境因素刺激下应激合成的一组特殊蛋白质.HSP的生物学功能广泛,不仅表现在热应激条件下参与细胞的抗损伤、修复和热耐受过程,保护细胞生命活动,而且在蛋白质折叠、跨膜运输、细胞骨架及核骨架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机体的营养状况与应激能力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营养元素对HSP合成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热休克诱导三倍体黄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休克诱导方法研究了促使第二极体保留诱发三倍体黄鳝的最佳条件.在卵受精后5-6min,采用40.5℃热水处理3.5min,不但能导致较高的三倍化率,而且胚胎存活率相当高,表明热休克是诱导多倍化的有效方法,需用设备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果蝇对冷、热极限温度耐受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野生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基本实验材料,统计分析了非致死的冷、热预刺激对果蝇耐极限温度能力的影响,并用SDS-PAGE电泳研究了冷、热刺激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情况.实验发现,冷、热预刺激能提高果蝇在同类温度下的耐受水平.同时,高、低温具有交互作用,即冷预刺激提高了果蝇在高温下的存活率.在0℃下,果蝇体内22、23、26、27、42、51、52及70 kD的蛋白质出现增量表达;37℃下70、83 kD的蛋白质表达量增多,推测上述增效作用可能是这些蛋白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植物热激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激蛋白是一类在有机体受到高温等逆境刺激后大量表达的蛋白,主要参与生物体内新生肽的运输、折叠、组装、定位以及变性蛋白的复性和降解,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已成为当今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生物化学和植物抗逆生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论述了植物热激蛋白的研究概况、合成及分布、生物学功能、基因表达调控,提出植物热激蛋白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s,HSPs)是一类进化上高度保守,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原核、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HSPs在正常细胞中呈基础性表达,维持细胞的基本形态和功能;它在应激环境下的细胞中,可参与细胞的损伤和修复,发挥应激保护作用。新近的研究发现,HSPs在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真核生物受热击及其他应激作用后能诱导产生HSP。HSP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热击反应有助于搞清植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这也是科学家们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这一研究进展很快。HSE、HSF和HSP在热击基因转录和调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采用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热环境对小白鼠进行急性热暴露实验.测定热休克后不同时程小白鼠血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中总蛋白含量变化,同时对血清蛋白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热休克后不同时程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总蛋白含量出现规律性改变,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未见明显改变.作者对实验结果的意义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热激蛋白的分子进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激蛋白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在各种生物体内广泛分布.近年来对热激蛋白的研究已深入到结构、性质、功能等各面,其研究主要集中在:1)作为分子伴侣协助细胞内肽链的折叠;2)参与MHCⅠ类的分子呈递;3)使抗原通过内吞作用进入靶细胞;4)肿瘤免疫和分子疫苗开发.然而,虽然热激蛋白的研究已成为医学、生物学上的热点,其在分子进化上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这方面的报道仍然较少,本文主要从热激蛋白分子进化方面作一综述,这对理论研究、生物进化分析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热休克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利的环境中,各种有机体都有其共同对应的分子反应,即正常基因的表达抑制和一组特殊基因——热休克基因的激活和表达,导致热休克蛋白的大量产生,热休克蛋白主要作为分子伴侣而参与蛋白质的折叠、转运及组装等过程,能恢复或加速清除细胞内已变性的蛋白质而稳定细胞结构,细胞产生热耐受。随着对热休克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生物工程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与其它细胞器相比,叶绿体对热敏感的多,PSH比PSI对热敏感.各种光合反应中,放氧过程对热最敏感。高温下功能性Mn~(2 )的解离,抑制光合放氧。高温胁迫下,叶绿体膜脂的特性是否与抗热性有关,目前看法不一,有些资料表明,叶绿体在热适应过程中,类囊体中产生热保护因子,其性质不甚明了。HSPs可能参与热保护作用。叶绿体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和自由基清除酶系,目前有很多资料显示,耐热与热敏植物品种或植物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其各种活性氧含量或活性氧清除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为鉴定早期棉花基因型抗热性提供生理指标,选用抗虫棉品种DP,彩色棉品种LV和ZH,研究了棉花萌动期、子叶期、1叶期和自然高温期热激处理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萌动期、子叶期、1叶期热激和自然高温期,DP可溶性蛋白质总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4%、13.11%、15.09%和74.36%;LV分别比对照提高4.27%、8.47%、16.48%和53.49%;ZH分别比对照提高15.83%、11.22%、17.86%和18.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