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魏晋文学自觉说"一经铃木虎雄和鲁迅提出,便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通识。然而,近三十年来,"魏晋文学自觉说"遭遇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关于"文学自觉",学术界先后推出了"汉代文学自觉说"、"宋齐文学自觉说"、"春秋文学自觉说"等截然不同的观点。究其原因,"文学自觉"是一个暧昧不清的概念,既可指杂文学的自觉、纯文学的自觉,又可指独立文学批评的出现。从中日现代学术的视角出发,"魏晋文学自觉说"依然是一个更为稳妥的学说。  相似文献   

2.
自从上世纪"魏晋文学自觉"提出以后,学术界出现了"汉代文学自觉"、"春秋文学自觉"等不同观点,论争还在继续。以《诗经》为代表的先秦诗歌从创作目的到艺术表现,已经显示了明确的自觉意识,表明这一时期的文学开始自觉,《诗经》是先秦文学自觉的起点。客观地说,"文学自觉"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先秦文学自觉"是源头,"汉代文学自觉"和"魏晋文学自觉"是在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象玄学与文学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魏晋玄学思潮中,郭象玄学以特有的品格使主体的审美意识得以完善与独立,使文论对文学内在规律的探讨有了可能。本文基于对陆机的《文论》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分析,论证郭象玄学对于魏晋文学的自觉与独立所蕴涵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魏晋玄学思潮中,郭象玄学以特有的品格使主体的审美意识得以完善与独立,使文论对文学内在规律的探讨有了可能。本文基于对陆机的《文论》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的分析,论证郭象玄学对于魏晋文学的自觉与独立所蕴涵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描写成为现代主义作家自觉不自觉的写作方式时 ,从叙述到描写便成为文学由古典走向现代的一种表征 ;而描写也因此应成为一种与叙述相对应的文学把握世界的独立方式 ,一种向“质感”生活精微处挺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略分析了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时代的进步和作家自觉的艺术求索。到了新世纪,随着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提升,少数民族文学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7.
说陆机     
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时大约400年间,是被鲁迅先生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1〕这个时代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文学日益发展,逐步摆脱了作为经学附庸的地位,驰上了自觉发展的独立轨道。这表现就是人们的文学观念有了长足的进步,创作规律受到重视并得到总结与探讨,文学作品也随之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当时的作家不但刻意为文,且努力探讨、认识、掌握、运用文学创作的特有规律,从而把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些作家中,继建安时期的曹植之后而能堪称大家的便是晋初的陆机。陆机生于吴景帝…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幻想文学至今尚无完整的概念界定,从理论支撑上严重制约了这一文学体式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本文从学术层面对此加以剖析,从先唐小说中的幻想观念着手,考察当代幻想文学的理论体系和审美意识,力图促使当代幻想文学自觉时代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粤西士人的文学结社体现出其身份自觉,对文学创作活动有很大的促进,粤西女诗人在家族文学集体中的文学创作也有很大的提高,有很多优秀作品。粤西士人的诗、画结合体现出新的艺术趣味,从题画诗可见一斑。有了身份自觉,粤西士人辑集本土人士的文学作品,弘扬粤西文化。粤西士人的文学结社使其在历史的某一阶段引领全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有关“文学的自觉”,先后有“魏晋文学自觉说”、“两汉文学自觉说”、“宋齐文学自觉说”等争辩,对于学术研讨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是,“文学的自觉”说不是一种科学的论断,不能作为一种文学史的规律性判断。  相似文献   

11.
“文学自觉”的标准应是以抒情性为特点的内自觉与以形式表现为特点的外自觉的统一体.文学的自觉首先反映在诗文的内容上,是《诗经》在“情”的领域的奋力开拓.所谓“文学自觉”还包含着对文学艺术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的重视.《诗经》是中华先民自我意识的诗性醒觉,同时也是“文学自觉”觉醒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研究应当是全部“文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文学史的根本责任也正是要勾画出文学演进过程中所隐含的人的精神轨迹,“人的自觉的现代意识的确立”应当是作为独立学科的当代文学的核心支撑点,《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一书在这方面为我们现有的研究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构架。  相似文献   

13.
论萧红文学创作的女性视角与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红是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女作家之一。她自觉为中国最广大下层女性代言,执著关注中国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和人生悲剧,她始终如一的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来进行文学创作,注重对女性悲剧根源的揭示,其创作体现出独立、清醒、深刻的现代女性意识,拓展、丰富、深化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内涵,提高了其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部系统研究当代十七年文学的专著 ,《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深刻的历史意识 :表现在本书中 ,即是自觉地将一种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放在时代背景和历史坐标上加以审视 ,在其价值认定和审美评定上 ,紧密结合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进行自觉的思考 ,从而以许多创见性的成果弥补了此前的空白点 ;其次 ,鲜明的主体意识 :作者在深入历史的基础上 ,又能超越历史而立足于时代的审美制高点来建立自己的审视坐标 ,自觉地把十七年文学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进而作出富有时代前沿的独特审美判断。将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时期或一个文学单元 ,从多方面来分析其成败得失 ,所体现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从批评价值上说是超越时空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写作状况的分析,阐明了女性文学在经历理想和现实撞击之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充分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自觉,其创作观、审美价值和叙述方式自成体系,显示出独特而丰厚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转型路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与文化语境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文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惯性写作到自觉写作,从一元到多元、从中心到边缘、从浮躁到放松的动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代,儒家思想出现衰(?)之趋,玄学得以形成与发展,这对文学独立自主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试图通过玄学自我裂变,人的意识觉醒、魏晋士人放达任性诸方面阐述玄学与文学自觉之关系。  相似文献   

18.
骈文兴盛于魏晋六朝,不是偶然的文学现象,其时正值中国文学进入自觉的时代。骈文充分地展现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本质,故而随着人们对文学认识的日益深化,文坛骈风大开,进入一个骈俪化的时代,在句式的整练、声韵的和谐、辞藻的雕饰诸方面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9.
过去对诗歌发展史的研究,忽视了诗歌发展中作为文学文本的“诗”与作为音乐形式的“歌”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并不是以脱离了音乐独立发展文学形式为基本趋势,而是在文学性的独立发展与向音乐性的回归这两极的振荡中前进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是维多利亚时期文学的引人入胜之处。通过对《白衣女人》中玛丽安这一女性形象的分析,提出维多利亚时期一种全新的女性观:坚强独立的女性。她身上具有明显的男性特质:男性的长相,坚定的性格,厌恶女人的言论,对男性特权的渴望,对婚姻的反叛等。因此,玛丽安是混合体。她融合了男性和女性的品质,体现出了反传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