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羊楼洞是位于湖北东南边陲湘鄂交界处的一个古老产茶地,卷入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后,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宏大的资本主义制茶手工工场在羊楼洞得到蓬勃发展;这一发展是由羊楼洞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当时有利的国际契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山东潍县农村手工业的近代转型主要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市场导向两个方面。重点分析潍县农村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前提。潍县农村手工业以技术进步和市场导向为主要内容的近代转型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特殊的生态环境、商品经济的早期发展和商品市场的初步发育、区域内外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倡言实业。  相似文献   

3.
近代苏北市镇手工业的转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工具的进化,表现为传统手工工艺的改进、近代机器的推广以及非自然动力的使用;二是生产组织的进化,表现为手工工场的兴起以及手工工场向近代工厂的转型。近代苏北市镇手工业仍然是市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近代工业形成互补,推动了市镇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晚清以来,建立以民主自治替代封建专制、以分权体制替代集权体制的新型城市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无论是晚清政府或是北洋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不得不将近代市制建设作为城市管理的目标。然而市制变迁要受更大的制度环境的约束,表现出渐进性、粘连性。市制的变异或逆流,亦反映了近代市政制度演进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近代西方市制要扎根于中国,还有待于政治理念和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探讨抗战时期宝鸡近代工业繁荣发展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借助历史资料,分析了宝鸡近代工业发展的多种历史条件和因素.结果表明,抗战时期宝鸡的工业发展,推动了抗战的胜利,改变了宝鸡落后的经济面貌,并为建国后宝鸡工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围绕清末时期、袁世凯"新政"时期、民国初期与日占时期等不同阶段天津近代工业发展,概括出天津近代工业格局的形成、演变与特征,通过田野考察得出天津近代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建议,旨在为天津工业遗产的"整体保护"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民族资本在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发生、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条件,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概况及所起的若干作用,并根据史料客观地总结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仅对总结中国近代纺织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据此可客观地分析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所起过的积极作用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 ,黑龙江省手工各行业的迅速发展 ,尤以榨油、酿酒、制粉三大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最为显著。它开启了黑龙江传统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过渡、转型的先河 ,促进了江省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 ,推动了黑龙江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黑龙江省手工各行业的迅速发展,尤以榨油、酿酒、制粉三大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最为显著.它开启了黑龙江传统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过渡、转型的先河,促进了江省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推动了黑龙江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从社区内部体系的视角剖视近代江南乡村发展缓滞的历史症结,发现在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下,乡土工业层次低下,农业对城市工业的贡献十分有限,小农意识浓厚;近代城市在推动乡村转型的同时,也为低层次的乡土工业提供了残存空间,损蚀了乡村人才,助长了乡村恶习;传统势力群集的乡镇,市场发展畸形,封建文化深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黔中久安生态茶园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茶园中分布的5种不同林分下地表残存物的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 5种林分的地表残存物的蓄积量大小排列为马尾松林光皮桦林杉木林混交林茶林,残存物未分解层的蓄积量低于半分解层的蓄积量;(2)残存物的持水量、持水率与浸水时间均呈显著的对数相关性,残存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在前4 h的增加幅度较大,浸水4 h后增幅趋向平缓,不同林分残存物的持水量、持水率均表现为半分解层高于未分解层,而马尾松的持水量、持水率均为最高;(3)残存物的吸水速度与浸水时间呈显著指数相关性,残存物的吸水速度在前4 h有明显的变化,浸水4 h后变化趋向平缓,不同林分残存物的吸水速度表现为半分解层高于未分解层,而马尾松的吸水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浸提茶叶质量浓度对绿茶茶汤主要理化成分含量及可逆与不可逆沉淀形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浸提茶叶质量浓度的升高,绿茶茶汤固形物浓度,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可逆沉淀量及不可逆沉淀量都显著增加;随着浸提茶叶质量浓度的升高,茶叶中可溶性物质浸出率下降,但是随着茶汤中固形物含量上升,相同单位浓度下产生的沉淀量增加。较低的茶叶质量浓度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得率和较少的沉淀。0.1g/mL茶叶质量浓度可能是个临界点,更高的茶叶质量浓度不利于茶叶有效物质浸出,且容易产生沉淀。  相似文献   

1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FI-CL)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新方法.优化实验条件下,在ρ=1.0×10-8~5.0×10-6g/mL,相对发光强度的对数值与茶多酚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9g/mL(3σ),相对标准偏差为2.0%(ρ(茶多酚)=1.0×10-6g/mL,n=10).该方法用于红茶、绿茶、花茶及铁观音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4%~108.3%,与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做对比,结果令人满意.可用于食品中其他酚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分光测色仪可测定浊液中色度变化的特征,以酒石酸亚铁溶液作为显色剂,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未经蛋白沉淀的奶茶进行茶多酚含量测定,并探究了奶茶稀释倍数、显色剂添加量、显色时间以及显色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利用分光测色仪测定奶茶等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奶茶稀释倍数为2倍、酒石酸亚铁溶液添加量为10 mL、显色温度为25±1℃、显色时间为20 min时检测结果最佳.将该方法用于奶茶等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茶多酚在0.1~0.9 mg线性范围良好,所得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815以上,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2%~107.9%,相对标准偏差(RSD)1.7%~6.1%(n=6).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精密度、准确度均较高等特点,适用于测定奶茶等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浸取方法对黑茶中茶多酚的浸取效果,并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和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黑茶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的相关性良好,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茶资源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综合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叶是世界上除水以外的第一大饮料。茶叶中含有多种高含量的药用和保健成分,是开发价值最高的植物材料之一。我国茶叶生产大量过剩,并有大量的夏秋季次等茶、茶园修剪和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综合开发茶资源及茶叶中生物活性物质不仅有巨大的原料来源和市场潜力,同时能解决茶农存在的实际问题。文章总结了茶资源及其活性成分综合开发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信阳绿茶茶多酚含量及浸出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对优质信阳毛尖和次等茶叶中茶多酚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冲泡水温和冲泡时间对茶多酚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质毛尖和次等茶叶的TP含量分别为21.96%-23.52%和17.98%-19.26%。冲泡水温度和冲泡时间对TP浸出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呼和浩特市市区蒙餐馆和奶茶馆销售的奶茶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了奶茶中氟化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奶茶中的氟含量为1.54-12.71mg/L.对长期大量饮用奶茶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防止饮用奶茶引起的健康危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复配调理剂(50%生物炭+25%牡蛎壳粉+25%鸟粪石)为试验材料,在土壤酸化茶园进行田间试验,探究复配调理剂对土壤和茶叶品质的改良效果。设置CK组和T1~T3处理组,分别施加土壤调理剂0,1 500,3 000,4 500 kg/hm2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用调理剂可提高土壤pH值和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提高了0.68~1.55,26.80~37.00 g/kg,22.82~39.18 mg/kg,86.23~108.04 mg/kg。同时,施加调理剂后,茶叶水浸出物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茶多酚含量降低,酚氨比下降,Cd、Cr、As和Pb含量在残留限量规定范围内。可见,施加复配调理剂可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