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过对古容州容县地区流传久远的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进行"正名",简析了其文学体制及表演等特点,进而探究其源头并非来自江西采茶,而是土生土长的民间歌舞与外来"南戏"结合的产物,理应名为"容戏"。丰富了我国《戏曲志》的宝库。  相似文献   

2.
调查了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和云龙县白族"霸王鞭舞"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其表演形态的地域性特征、传承现状,认为保护民间艺人、保护好民间最原生态的舞蹈形象等是发展"霸王鞭舞"本体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大理市、洱源县、剑川县和云龙县白族“霸王鞭舞”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其表演形态的地域性特征、传承现状,认为保护民间艺人、保护好民间最原生态的舞蹈形象等是发展“霸王鞭舞”本体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4.
谢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188-189
提琴戏是鄂南崇阳的地方剧种,被列为国家和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鄂南地方戏可说是独具特色.民间戏班常在中国传统节日、庙会和结婚做寿礼仪等民俗活动中演出,在民间演出较活跃,但人才断层使地方戏曲发展困难,现行的运行模式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保护继承和发展提琴戏应该结合鄂南地区实际,发展市场化运作模式,将地方特色音乐文化校园化,让地方戏曲与旅游经济的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粤北采茶戏是粤北地方戏曲剧种。解放前叫“唱花鼓”、“唱花灯”、“大茶”、“采茶”,由于它早期剧目多是“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故人们又称“三脚班”。解放后,民间艺人、业余剧团以及专业剧团大多采用“采茶戏”这一称谓,多年来相沿成习,渐统称为粤北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起源于农村山歌、小调,后来发展为民间歌舞,进而又演变为采茶戏,可以说得上源远流长。长期以来,粤北采茶戏流行在粤北客家地区,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但是,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和旧社会的落后影  相似文献   

6.
陕南民间歌舞小场子主要流传于地处陕西南部、汉江上游的安康。其表演形式独特,一旦一丑以三尺见方的桌子为舞台,在锣鼓拖腔伴奏中说、唱,唱腔以陕南民歌八岔为主,表演诙谐生动。小场子的产生与发展,所依赖的文化背景是安康融南汇北、个性鲜明的移民文化。其形成与发展经历的是和其他民间歌舞、民间戏曲一样的衍变过程。小场子与其他地方歌舞相比较,有着明显差异,即:八仙桌面上跳舞、歌唱、演故事,舞蹈组合中的精粹部分“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丑角耍草帽圈,30多种帽花转身即变,独此一家。  相似文献   

7.
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其民间戏曲进行了改造和利用,民间戏曲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发生了转变,边区通过被改造的民间戏曲来宣传政治话语、教育民众、社会动员以及乡村建设,进而实现政治与民间文化的结合以及政府与地方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王文刚 《科技信息》2011,(14):I0281-I0281
《一枝花》是流行在山东省西南地区的一首优秀民间器乐曲,曲调的素材来自山东"柳子戏"的唱腔和曲牌,由任同祥先生于1955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剧和其它民间音调改编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9.
地方戏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与当地生态环境密切联系的原生态性:生态环境孕育了地方戏曲,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与恢复,对保护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豫西北民间戏曲二股弦、怀梆的调查,从实例出发,以文化人类学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了自然生态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嘹歌是流传于广西百色等地区的民歌,《贼歌》是其中著名的一首。一般来说,民歌的创作具有集体性,即具有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传承演变过程。《贼歌》也一直被习惯性地认为是在口头传承中慢慢丰富起来的民间口头文学。然而,田野调查得来的种种信息显示,《贼歌》很可能是一部由民间艺人一次性创作完成的作品,在其后的流传中基本保持了它问世时的面貌。这种非常态的民间口头文学形成与传承,与古壮文的运用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北宋末至南宋初,是我国古代戏曲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汴京瓦肆勾栏中诸艺荟萃的局面南移到临安(今杭州),从而“歌”“舞”“介”“白”高度综合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表演形式逐步形成;另一方面,从温州民间土戏发展到整本大套的南戏,亦于进入杭州以后才逐渐形成。因此,就宋代而言,南北两支戏曲源流正汇聚于此。元代,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黄金时代,而杭州又是北杂剧南移后全国戏曲活动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闽剧是目前福州地区现存的惟一一种以福州方言进行表演的地方戏剧,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瑰宝。研究认为闽剧是福州特有的地方传统戏曲,其在福州这片沃土上产生、融合、发展、兴盛,而且伴随着福州人不断向海外移民,闽剧也随之漂洋过海,在海内外唱响,成为联络海内外福州乡亲的重要文化载体。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闽剧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电子媒介已成为口头传统"朝向当下"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视域。作为地方标志性口头传统,温州鼓词自20世纪中期以来经历了广播、录音带和VCD的传播过程,形成了不同特征的口头表演形态。电子媒介已成为现代口头传统重要的传播载体,并作为内在的建构力量形塑了口头传统的多样形态,展现了当代口头传统的多重面向,也丰富了口头传统的传承形式。当下口头传统的研究应该探求电子媒介对口头传统传承方式和传统形态的革新,全面呈现当代口头传统的传承生态。  相似文献   

14.
黄山市拥有世界闻名的集自然文化双重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的黄山,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西递--宏村皖南古民居,拥有号称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的徽学.黄山市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目连戏、江南采茶戏、黄梅戏、扑蝶舞、嬉灯和民间乐曲"十番锣鼓"等闻名中外,还有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傩舞及京剧之前驱--徽剧.  相似文献   

15.
杨洁 《科技资讯》2011,(5):234-234
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在经历了千余年发展变革后,秦腔艺术已形成了独立完整及稳定严格的表演程式及音乐表现体系。单就秦腔音乐而言:它已成为西北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方戏曲音乐形式。秦腔音乐风格豪放、韵味独特,地方特点及地域色彩极其浓郁。  相似文献   

16.
《春香传》是朝鲜最优秀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它是一部在民间口头传说的基础上,经过千百个民间艺人和文人学士整理润色、加工改造而成的长篇小说,成书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部小说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叩开了世界文学殿堂的大门,成为跻身其中的一颗璀烂夺目的东方明珠。 小说以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朝鲜两班贵族阶级和农民、市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日益高涨、李朝统治摇摇欲坠、濒于崩溃的社会现实为历史背景,讲述  相似文献   

17.
李丹莉 《科技资讯》2014,(8):217-218
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其行当划分精细,表演各遵程式。文章从潮剧的行当构成入手,介绍潮剧旦角的分支和旦角各行当的表演艺术特色,并结合表演实践,提出旦角表演艺术的三点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18.
关于《格萨尔》的创作、形成问题,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如果只有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而没有历代文人的进一步整合、规范的话,《格萨尔》无论如何也不会从最初的零散性、片段性的民间口头故事发展成情节完整的严格意义上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之所以能有今天的规模、并且能够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多种价值的文学作品,是包括历代民间说唱艺人、历代民间抄写者、后来的专门整理者在内的无数个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价值观的说唱艺人和文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人们在谈论《格萨尔》的创作、形成过程时,文人为其所付出的辛劳,不是一笔带过,就是很少提起,更谈不上把它列为议题在学术会上和文章中加以专题探讨。文章认为,文人墨客为《格萨尔》的创作、形成、传播乃至艺术作品的实现,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戏曲演员表演创作阶段中需要通过各类技巧令作品之中的人物情感、思想、性格特点更深刻全面的展现出来,使之内心活动、感情世界能够活灵活现的呈现于观众面前,这恰恰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各类角色行当在表演阶段中均体现出不同特点。演唱过程中由于人物背景不同,再加上戏曲情节的转变,需要应用到不一样的演唱技巧。该文由戏曲演员演唱唱腔、运用气息、把握戏曲人物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戏曲演唱过程中表演技巧的有效运用。对凸显戏曲艺术色彩,提升演员表演技巧水平,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庐剧是安徽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目前关于庐剧的确切形成时间还没有准确的记载,但根据相关史料可以推测的历史约有两百多年。街头庐剧表演是当下民间庐剧班寻求生存之道的自发选择,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戏班的生存现状,是民间庐剧班走出阡陌,融入市井的的重要形式。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民间庐剧班也必将会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找到立足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