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从如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怎样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以及针对我省每年计算机统考如何开展教学等方面谈谈自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
远程教育试点学校网络教育学生已参加了全国部分公共课的统一考试。本文通过对远程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现状分析,特别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复习的需求,探索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统考复习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蔡磊 《奇闻怪事》2010,(8):19-20
面向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计算机语言教学死板,不利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学生见不到实实在在的用途。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讲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这门课程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实行统一标准的无纸化考试。新的考核模式使很多学生无所适从。为了使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笔者根据省电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模型,按照教育部统考要求,以考试大纲为指南,从教师导学、学生自学、交互学习、模拟考试等多方面入手,设计计算机网考课程导学方案,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和无所适从的心理,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复习,认真备考,提高考试通过率。  相似文献   

5.
董高原 《广东科技》2010,19(22):61-63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熟悉、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胜任本职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等。本文主要论述有效教学及其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结构的不合理及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足,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首先把原附属于“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实验课提出来,独立形成一门“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课程。再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加以充实与改进。目的,一切为学生着想,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就业务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如何找到一个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极大程度的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师颇为感兴趣的话题。为了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姚聿 《科技信息》2011,(36):272-273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任何一所高等院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其内容不针对某一领域,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及应用。按照非计算机专业“以应用为目的”的精神,开设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项目+任务”教学法的改革方案,这种方案重新规划了课程结构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以实际课程为例分析和展示重构的“项目+任务”教学法.达到了增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迁移应用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网页设计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和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文提出将基于“任务驱动”的团队协作模式应用于该课程教学,阐述了进行任务设计的相关原则,以及在任务驱动团队协作模式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分析了在高职计算机网页设计教学中,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基于“任务驱动”小组团队协作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是一种涵盖知识较多的学科,而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当前阶段存在一定的难点,由于专业课程的难度较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容易存在一定的盲点和误区。模块化课程是一种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简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高校可以更好地培养计算机专业的人才。该文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工程体系的模块化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定岗规范,并以项目导向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欧广飞 《科技信息》2009,(23):67-67
计算机机房主要承担全校计算机统考、计算机专业课、其它专业相关计算机课程等教学任务以及学生上机实践。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机房的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机房的维护又是非常繁琐的。本文就简单谈谈我接管机房管理工作以来总结出来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推进,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计算机类课程模块化改革进行总结探索。该文首先分析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计算机类课程的现状,描述了该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模块框架,并对所负责模块《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模块I》和《计算机基础及其应用模块II》的构建思路及模块内容和考核方案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院校“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要培养育创新意识、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也是目前国内外多所高校人才培养馍式研究的重要课题.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借鉴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语言基础”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努力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课程统考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改学校统考为院系统考,由院系自主决定统考课程并实施统考,利大于弊,能有效地引导课程基础建设和学员自主学习。学校实施责任追究和不定期抽考应该是其趋利避弊的重要手段,是检查院系教学质量,强化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进一步促进学校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培养目标与学习需求“双驱动”的教学模型,然后从兼顾个体能力差异与不同学习需求两个方面出发,在基于模块化思想的基础之上,对该模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王红卫 《甘肃科技》2003,19(10):172-172
按“宽基础、活模块”式课程模式标准,侧重学生从业的关键能力培养和从业能力强化训练,对综采专业模块化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块化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建荣 《科技信息》2010,(15):150-150,170
模块化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时间有限、基础有别的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从而获取最多的知识总量。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出发,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实施模块化教育。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的优点、教学构想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司福明 《科技信息》2009,(20):I0357-I0358
本文通过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的分析,深八地探讨了课程模块、能力模块和职业岗位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出基于岗位和能力本位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主要是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使用技能的培养,应遵照“基础—编程—提高”的模式分层次设置教学课程。因此,为了促进和加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各校都将(微机系统与应用基础)列为学校重点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