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超临界压力下CO2在颗粒直径为0.2~0.28mm的竖直烧结多孔介质圆管中的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热流密度、质量流量、入口压力及流动方向对对流换热规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准临界点附近CO2强烈的物性参数变化,尤其是定压比热的变化对对流换热的影响很大;对流换热系数随着流体局部平均温度的升高在准临界点附近达到最大;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质量流量越大,对流换热越强;流动方向对对流换热的影响不大;随着压力靠近临界压力,CO2的物性参数变化越来越剧烈,对流换热系数在准临界点附近也越来越大,但随着流体温度远离准临界点,压力对对流换热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污染物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模拟理论,包括线性吸附情况下的一维、二维和三维平流-弥散反应迁移方程的解析解、半解析解,非线性/非平衡反应迁移方程的数值解,利用有色锋面的边界层理论.比较了各种解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污染物迁移模拟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微观渗流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自制的微观孔隙模型做乳状液渗流实验,观察、分析了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结果表明:乳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非常复杂,堵塞十分明显,堵塞的机理主要有单个乳状液分散相液滴引起的堵塞、分散液滴无序拥挤引起的堵塞和细小液滴在管壁吸附引起的堵塞3种;流速较高时,乳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变性表现为剪切变稀非牛顿型,与进入模型前乳状液的流变性一致。该研究对乳状液堵水方案设计、三元复合驱技术及乳状液驱油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胶态分散凝胶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阻力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胶态分散凝胶(CDG)是由低浓度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柠檬酸铝(交联剂)形成的,聚丙烯酰胺和交联剂中铝的配比为20:1。分别研究了CDG体系和不加交联剂的HPAM溶液在填充砂中的流动阻力以及HPAM的相对分子质量,填充砂的粒度对CDG体系在填充砂中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加交联剂的HPAM溶液在填充砂管中的流动阻力略有增加,而加交联剂的CDG体系在填充砂管中的流动阻力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用动态法测定了布洛芬在SC CO2 的溶解度 .结果表明 ,布洛芬在SC CO2 中的溶解度较大 ,其溶解度摩尔分率为 10 -3 ~ 10 -2 ,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降低 ,随着压力的升高其溶解度增大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压力流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流动换热问题在动力工程、化学工程、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超临界CO_2气冷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超临界压力流体对高温壁面的发汗冷却等工程设计优化的理论基础。分别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多孔介质内超临界压力流体流动换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准临界温度附近强烈物性变化、多孔结构迂曲流动通道、浮升力等因素对换热通道局部对流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是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另外由于高温高压实验难度大、数据处理方法较复杂,多孔介质内超临界压力流体与固体骨架之间的内部对流换热系数实验研究非常少,致使局部非热平衡模型在多孔介质内超临界压力流体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同时加强超临界压力流体在多孔介质内流动传热的局部对流换热性能和内部对流换热性能研究,对于多孔介质结构传热性能评价和工业应用关键设备的设计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茶叶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取茶叶籽油,研究了提取压力、温度、时间对茶叶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提取工艺提取茶叶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30 MPa,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2 h。  相似文献   

8.
探讨CO_2在稠油油藏中的扩散传质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CO_2在饱和稠油岩心中的扩散过程,建立了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并将其与CO_2状态方程进行耦合,建立了求解扩散系数的压降模型,利用该模型拟合实验数据,求得扩散系数;利用该结果及实验条件,进行扩散过程的仿真模拟。结果表明,CO_2在饱和稠油岩心中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为10~(-10),契合已有研究结果;此外,孔隙直径、稠油与CO_2的接触面积等因素影响CO_2在饱和稠油岩心中的扩散特征。利用压降模型拟合实验数据的方法可有效求取CO_2在饱和稠油岩心中的扩散系数,且仿真模拟可实现扩散过程的可视化及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油微生物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与生长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优选的微生物驱油菌种N80,模拟油藏条件在人造多孔介质(岩心)上进行的微生物运移、生长和提高采收率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在岩石表面有较强的吸附性,吸附平衡所需菌液量为2.2PV;并可在多孔介质中运移和生长代谢,岩心出口产出液中菌浓度与注入原菌液相近,产出液pH值下降1.8,表面张力下降31.2%;较水驱提高石油采收率6.6%.说明该菌种适宜作驱油菌种.  相似文献   

10.
饱和流体多孔介质中声传播的Biot理论在地震勘探、声波测井资料解释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回顾了Biot理论、估计复合介质等效弹性模量的自洽理论、多孔介质界面波理论及支持这些理论的实验,并评价了多孔介质声学理论的研究、应用现状,强调了这种研究对资源的声波勘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以修正的Biot饱和多孔介质理论为基础,应用势函数和Fourier变换,求解了饱和多孔介质的球对称动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饱和多孔介质中球形空腔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吉林油田开展的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与埋存(CCS)示范工程,设计并实施了油藏流体运移及驱替前缘监测项目,为后续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监测内容包括储层物性测试、CO2分布监测、生产井监测三方面。储层物性测试方面,使用了气相示踪剂、压裂裂缝监测、试井方法,有效地反映了井间连通性及裂缝分布。CO2分布监测方面,使用了微地震前缘监测、大地电位监测,准确地描绘了CO2在储层中的分布状况。生产井监测方面,通过油、气、CO2产出量监测,直观地反映驱替前缘运移情况。不同的监测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饱和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研究了含衬砌的无限长粘弹性饱和多孔介质中圆柱孔洞的瞬态响应问题,相关结论可用于饱和土隧道分析、核废料等污染物处置、地热资源开发等基础工程设计.首先,基于多孔介质混合物理论,建立了耦合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控制方程、边界条件、连接条件和初始条件.其次,采用微分求积单元法和2阶向后差分格式分别在空间和时间域内离散了系统的控制方程.最后,利用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在初始条件下求得了系统的数值解,分析了耦合系统的瞬态响应,并考察了参数的影响,同时也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将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高压条件下多孔介质内渗流特性的可视化研究中.为40mm内径微成像探头设计了专用的填砂式岩心夹持器,并将该夹持器应用于CO2非混相驱和混相驱实验中.动态连续二维成像分辨率为0.21mm×0.21mm,基本接近于实验所用玻璃砂尺寸,从而实现了对CO2非混相驱过程中气体窜流通道的形成过程、CO2混相驱过...  相似文献   

15.
以未饱和多孔介质微观结构的分形特性为基础,建立了毛细压差影响下的相对渗透率的分形模型.结果表明:相对渗透率是一个关于饱和度、分形维度、流体特性和毛细压差的函数,并且该函数中无经验常数.并将以该模型为基础计算出的相对渗透率与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吻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热湿迁移机理出发,通过在液相渗流中引入毛细滞后的影响,彩用液相运动的最小梯度假设,建立了未饱和含湿多孔介质在考虑毛细滞后效应时传热传质的较普遍的模型理论,并对方程中的热湿迁移特性系数进分析,为进一步发展确定热迁移特性的有效实验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CO2理论埋存量计算过程中,以溶解形式存在的CO2埋存量占总埋存量的很大部分,计算这部分埋存量时最关键的2个参数是CO2在油、水中的溶解系数Cos和Cws。研究了CO2埋存量计算公式中涉及的溶解系数确定方法。确定了溶解度的计算模型,得到不同油藏条件下CO2在油和水中溶解系数的值;将其应用到埋存量计算公式中,得到不同油藏条件下CO2的埋存量。评估了国内某油田CO2理论埋存潜力和有效埋存潜力,并与基于类比法计算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计算方法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非饱和多孔介质中耦合传输过程的改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湿分迁移温度效应的“表面张力-粘滞流”理论,对Liu等提出的非饱和多孔介质中热、湿、气耦合运移的“六场-相变-蒸汽扩散模型”进行了改进,得到了新的数学模型.除了考虑毛细力、惯性力、粘性力、达西阻力、重力以及气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变之外,改进模型中还反映了多孔介质水分运移的温度效应.与其他经典模型相比,提出的改进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它在水势、水力传导系数和水的扩散系数中直接反映温度效应,而不需要增加新的反映温度效应的附加项.因此,该模型应用起来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9.
20.
不可压流体饱和多孔介质的变分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在小变形、固相骨架和流相不可压的假定下,建立了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拟静态、动力响应的若下变分原理,本文的变分原理之一可容易退化为Gurtin变分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