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砂箱实验装置模拟地下水在水平流动情形下重金属在土壤 地下水(土 水)交互系统中的迁移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 4种重金属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平均质量比为Cr>Ni>Co>Cu, 土壤中垂向迁移能力为Cr>Ni≈Co>Cu; 4种重金属在不同深度地下水中的平均质量浓度为Cu>Cr>Ni>Co, 同一深度地下水平均质量浓度为Cu>Ni>Cr>Co; 4种重金属在土 水交互系统中沿水流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迁移能力均为Cr≈Cu>Ni>Co; 污染源在淋滤6 h[KG*8]达最大释放量, 此时地下水中的重金属质量浓度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3.
公路旁侧土壤-植物系统中的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国道公路旁侧土壤与植物中重金属(Cd、Hg、Pb、Cu、Zn、Ni、Cr、As和Se)含量以及土壤重金属(Cu、Zn、Pb、Ni、Cr)形态进行测定,分析了公路旁侧土壤和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小叶杨(Populus simonii)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分析该区域土壤的重金属分布状况以及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Cd、Pb、Cr、Ni、Cu、Zn、Hg、As、Se的含量随距公路垂直距离的分布并不是简单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以Cd为最高,土壤中Cd、Pb含量偏高可能因为机动车辆运行导致向公路两旁释放Cd、Pb元素。并在土壤中沉积所致。重金属在植物体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植物的根部和茎叶中重金属的含量均表现出“N”字形变动趋势。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基本相同,5种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大小序列为:c(Zn)〉c(Pb)〉c(Ni)、c(Cr)〉c(Cu),与重金属元素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含量大小序列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4.
土壤-茶树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叶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已经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茶园土壤是茶叶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对近年来重金属在茶园土壤和茶树中的积累特征、形态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影响因素、健康效应以及风险评价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茶园土壤-茶树系统中重金属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5.
6.
为探究尾矿库重金属元素Cr、Ni、Cu、Mn、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分布特征、迁移过程以及植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对居民的影响,文章以铜陵市杨山冲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 fac-tors,BCF)、转运系数(translocation factor,TF)及美国环境保护署环境健康风... 相似文献
7.
土壤-玉米重金属富集迁移特征及秸秆还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迁移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受污染的土壤区域,对未被污染区域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未被污染区域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特征,选取青州市南张楼村为研究区域,研究区是典型的平原村落,区域内无地表水系,以种植玉米、小麦、胡萝卜等农产品为主,远离城区与工业园区,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场所.通过采集南张楼村根系土-玉米系统(根、下茎、中茎、上茎、叶、籽实)配套样品32套,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测定配套样品各部分中的重金属元素As、Cd、Cr、Hg、Pb、Zn、Cu、Ni的含量,结合统计学方法与生物系数法,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玉米中的富集与迁移特征.分析研究发现,重金属在玉米植株各部位中的含量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籽实;Cu、Zn、Cd在玉米茎中的富集表现出了明显的顶端聚集,而Pb、Cr、Ni、As的富集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底端聚集;玉米植株根中Pb、Cr、Ni、As聚集明显,茎中Cu、Cd聚集明显,叶中Hg的聚集明显,籽实中Zn聚集明显,说明不同重金属元素在玉米成长过程中的迁移存在差异;由于重金属元素在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富集程度不同,因此在秸秆还田过程中可以考虑部分还田方案. 相似文献
8.
溶解性有机质对重金属在土壤中吸附和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土壤中最具有活性的组分,可以与重金属发生吸附、解吸、络合等一系列作用,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生物有效性等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通过实验研究溶解性有机质对重金属吸附和迁移的影响。吸附实验表明,重金属Cu、Pb、Cr、Cd在土壤中吸附能力是不同的,土壤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PbCuCrCd。土柱实验表明,重金属Cu、Pb、Cd、Cr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相似,均为前期淋出液重金属含量较低,后期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当达到吸附饱和后浓度趋于稳定。但不同重金属迁移速率各不相同,这与吸附实验结果相符。溶解性有机质的存在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迁移速率上,其穿透时间比去除有机质的情况短,有机质的存在有利于重金属离子向下迁移,但当达到饱和后对重金属迁移浓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非饱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视土壤为非饱和多孔介质,将描述非饱和多孔介质中多种迁移场量耦合的热质传递模型,结合土壤中溶质迁移的对流-弥散规律,并考虑土壤固体骨架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特性,建立非饱和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迁移的数学模型.数值分析了非饱和土壤不同深度处和土壤含湿量不同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状况.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呈现滞后性;湿含量较高的土壤,在迁移状况趋于稳定时,污染物沿土壤深度的增加其浓度梯度相对较小,数值分析所得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与文献已有试验结果相一致.因此,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数值分析结果,可为分析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状况和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系数法、迁移系数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土壤-黎药系统中重
金属元素铜(Cu)、铬(Cr)、铅(Pb)和镉(Cd)的含量及迁移富集特征进行测评。结果表明:除天然林
地土壤未受到Cd污染外,蔬菜地、天然林地、橡胶林地和植物园地4种黎药样地均受到Cr、Cu和Cd
不同程度的污染;除了以根部入药的五指毛桃和以叶入药的草豆蔻受到Pb的轻微污染外,大沙叶、
益智、豆蔻和砂仁4种黎药的药用部位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6种黎药对Cd和Cu的富集能力较强,
对Cr的富集能力较弱,对Pb的富集能力最弱;Cd和Pb在黎药茎—叶间的迁移能力极强,Cr在茎—
叶间的迁移能力较强,Cu在根—茎—叶间的迁移能力一般;6种黎药药用部位残留的Cd、Cr、Cu和
Pb对暴露人群无摄入风险。 相似文献
11.
九龙江流域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九龙江下游地区7种重金属元素(Zn,Cd,Cr,Mn,Pb,Ni,Cu)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分布,积累规律,土壤污染指数,土壤和蔬菜的Cd/Zn比值,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富集率,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Cu,Zn,Cd三种不元素污染较严重,多个样点的土壤污染指数大于1,而元素Pb仅两个样品的污染指数接近于1,区内样点的Cd/Zn值均小于1%,Cd在蔬菜体内积累未达到危害程度,蔬菜对重金属元素 相似文献
12.
动电修复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方法.结合动电修复的理论、设计和操作要素,分析了动电修复中铅污染土壤的效果与机理,考察了pH值的变化规律和成因,进而探讨了动电修复技术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镉、铬、砷和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的迁移、转化及对生物体系的影响,不仅与其本身特性有关,而且受土壤组分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解吸、溶解—沉淀、络合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的制约。Harrison及Laxen指出铅等被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土壤中阳离子的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铜矿尾矿库区实际情况,采用Tessier形态分析方法,对所采集的1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赋存形态和总量分析,并对优势植物盐肤木、狼尾蒿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向植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与重金属的种类、化学有效态以及土壤和植物的种类特性有关,并且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和植物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同时,通过植物实验分析为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客土法中重金属向客土迁移积累产生二次污染的情况,本文以重金属Cu、Pb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土柱渗滤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白泥(30g/kg、50 g/kg、80 g/kg、120 g/kg)的污染土样作为隔离层对土壤中Cu、Pb元素向客土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金属元素在土柱中的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掺杂白泥的隔离层中的金属浓度最大,且随着白泥含量的增加隔离层的金属浓度增加,洁净土层(客土)金属浓度趋向背景值;同时,滤液中的金属浓度在隔离层骤然下降。二者说明白泥对Cu、Pb元素具有较好的稳定化作用,可有效延滞Cu、Pb元素向客土的迁移。 相似文献
17.
氮在饱和土壤层中迁移转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氮在包气带不同土质层中饱水条件下迁移转化的特征;建立了一维饱和土壤层中氮迁移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氮对地下水的污染因子是硝酸根;土质是影响土壤氮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迁移转化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土壤颗粒中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层的净化容量增加,其中土层的反硝化反应速率的增加是硝酸根去除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农田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金属严重影响着农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以及农产品安全,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本研究以我国重要的粮
食产区黄河三角洲典型农田为对象,评估了农田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风险. 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农田
土壤中重金属 Cr、Cu和 Pb的质量分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Cr的质量分数(47.20mg·kg-1)最高, Cu(26.00
mg·kg-1)次之,而 Pb(13.90mg·kg-1)最低,各重金属分布存在中等的空间异质性. 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
污染指数,黄河三角洲农田土壤总体上处于清洁水平,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但不同作物区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小麦田和水稻田土壤 Cr、Cu的质量分数显著高于藕池和玉米田,小麦田和水稻田土壤 Pb的质量分数与藕池差异不显
著,但显著高于玉米田.3种重金属元素在各主要农作物的地上部分均呈现一定程度的富集,且 Cu的富集程度最高,Pb
的富集程度最低;不同作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不同,对 Cr的富集程度由高到低呈现为玉米、藕叶、水稻、小麦,对
Cu的富集程度由高到低呈现为玉米、水稻、藕叶、小麦,而对 Pb的富集程度由高到低呈现为水稻、玉米、小麦、藕叶. 相似文献
19.
九龙江流域土壤-蔬菜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九龙江下游地区7种重金属元素(Zn、Cd、Cr、Mn、Pb、Ni、Cu)在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分布、积累规律,土壤污染指数,土壤和蔬菜的Cd/Zn比值,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率、富集率.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Cu、Zn、Cd三种元素污染较严重,多个样点的土壤污染指数大于1,而元素Pb仅两个样点的污染指数接近于1,区内样点的Cd/Zn值均小于1%,Cd在蔬菜体内积累未达到危害程度,蔬菜对重金属元素吸收率、富集率随不同样点而异. 相似文献
20.
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外推, 利用迁移公式, 模拟了若干年后重金属离子
在土壤中的迁移行为和相对浓度分布. 分析了时间、 水的通量密度、 金属离子的吸
附分配系数对金属离子在土壤中迁移及浓度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
迁移主要受水的通量密度和吸附分配系数的影响, 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