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作为磷酸钙的一种,它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热稳定性及离子交换能力,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材料.随着对羟基磷灰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得以大幅拓展.文章就羟基磷灰石理化性质和结构组成作以综述,阐述了其制备工艺以及在力学、生物医学,吸附、催化剂、载体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磷酸钙生物陶瓷涂层制备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羟基磷灰石是哺乳动物体内硬组织的主要无机成分 ,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但是纯的羟基磷灰石脆性大 ,强度较低 钛及钛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韧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 ,但是生物相容性差 金属基体羟基磷灰石涂层材料兼备金属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生物陶瓷材料的生物特性 ,备受材料领域和医学领域学者的关注 涂层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及涂层材料植入后的稳定性 ,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简要评述了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技术 ,介绍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对提高结合强度和植入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生物材料学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无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十分活跃,其中备受关注的是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结构、性能与应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纳米羟基磷灰石对于骨相关细胞生物安关于其全性方面的研究概况,包括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骨形成及成骨相关细胞活性的影响2方面。介绍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成骨细胞及基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在体内骨形成作用及机制,同时总结了纳米羟基磷灰石通过不同浓度、尺寸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其通过活性氧线粒体途径、溶酶体途径对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该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为纳米羟基磷灰石早日应用于临床骨组织工程领域提供可靠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与人体的无机组成和晶体结构相似 ,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其相互连通的微孔有利于组织液的微循环并为羟基磷灰石深部的新生骨提供营养 ,促进纤维组织和新生骨的结合和生长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硬骨组织替代材料 .近年来 ,发明了一系列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的方法 ,如有机泡沫浸渍法、添加造孔剂法、快速成型法等 .对于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研究 ,注重研究孔尺寸对多孔体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并逐步实现了对多孔体孔径的控制 .本文综述了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的制备工艺、生物特性和发展趋势 .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羟基磷灰石与生物活性玻璃制做义眼台。用液态化学反应法合成羟基磷灰石,取适宜数量的生物活性玻璃与之混合,经高温烧结制成义眼台,并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动物实验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生物活性,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材料是制做义眼台的新型材料。本文就材料研究、动物实验、义眼台的制做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的整形领域,这是一种很用的材料。文中综述了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的类型、等,并对现有的此类生物材料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羟基磷灰石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是较好的生物陶瓷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的修复与替代技术,现已形成多种制备羟基磷灰石粉末、块体材料及多孔材料的方法。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力学性能较差制约了羟基磷灰石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提高及制备综合性能优越的生物陶瓷复合材料是当今研究的重心和热点。  相似文献   

9.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作为生物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是在药物传输和骨组织修复及替代方面。由于HAP本身力学性能较差,且在生物领域扩展应用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HAP生物材料,HAP复合材料及离子掺杂改性是当今研究的重点。主要综述了HAP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复合和离子掺杂的研究进展,总结了HAP的优缺点,展望了HAP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生物制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生物制造(Biological Manufacturing)已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生物质原料的利用效率,改善了人工合成生物催化剂性能,为生物制造在医药、材料及燃料化学品领域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医药、材料、燃料化学品方面介绍生物技术的进步给生物制造带来的变革,并对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无害,易降解,环境友好型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具有大量的羟基与氨基等功能性基团,与金属具有优异的配位能力,完全可以替代合成高分子作为金属催化剂的载体。直接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载体,在酸性条件下采用二氯化钯进行负载,制备壳聚糖负载钯催化剂,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将其应用于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结果表明壳聚糖负载钯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和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AlPO_4-5分子筛为载体,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得了AlPO_4-5负载磷酸镧铜催化剂,探讨了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并测试了该催化剂对氟苯水解制苯酚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分子筛负载型磷酸镧铜/磷酸钙催化剂,该催化剂不仅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而且应用的空速增大了65%,该催化剂还具有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活性衰退缓慢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13.
氟利昂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技术已成为当今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混合沉淀过饱和浸渍法制备MoO_3/ZrO_2-TiO_2固体酸催化剂.将氟利昂通入以石英砂为催化剂填料载体的催化反应床中,利用管式炉加热,进行催化水解实验.从水解温度、水蒸气体积分数等反应条件考察了MoO_3/ZrO_2-TiO_2固体酸催化剂对CHClF_2(HCFC-22)和CCl_2F_2(CFC-12)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00℃焙烧的MoO_3/ZrO_2-TiO_2固体酸在相同的条件下催化水解HCFC-22和CFC-12,HCFC-22的降解率高于CFC-12,HCFC-22比CFC-12容易水解.两者的主要水解产物均为CO、CO_2、HF和HCl.被吸收后的产物为氟离子和氯离子,成分简单,经简单处理可被回收利用.反应60 h后HCFC-22和CFC-12的降解率仍维持在70%以上.由此可见,MoO_3/ZrO_2-TiO_2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水解HCFC-22活性高且稳定性好.XRD和SEM表征表明,MoO_3/ZrO_2-TiO_2催化剂的主要结构为四方晶相的Zr(MoO_4)2掺杂锐钛型的TiO_2.  相似文献   

14.
硫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盐化工原料及无机盐固体酸催化剂,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缺陷.以廉价凹凸棒黏土(凹土)为载体开发高附加值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提高凹土比表面积与成型的方法;分别运用浸渍法和热分散法制备了复合固体酸催化剂,并考察了这两类催化剂对环己醇脱水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凹土比表面积可达233.7 m2/g,环己醇脱水时间由54 min缩短到30 min.  相似文献   

15.
王跃  张凯琳  卓欧  李凝 《广西科学》2011,18(4):348-351
采用共沉淀制备方法分别制备Au/Al2O3、Au/ZnO、Au/CeO2、Au/Fe2O3催化剂,考察不同载体对乙醇部分氧化制氢性能的影响,并用XRD、H2-TPR、H2-TPD等对各催化剂的晶相结构、表面还原性、吸附性能等进行表征,考察载体对Au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对Au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H2的...  相似文献   

16.
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薄膜和块材的制备技术,其中对化学法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同时阐述了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传感器材料、催化剂载体、光催化剂、太阳能电池原料和防紫外线添加剂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氧化铈为载体,通过化学浸渍法将贵金属钯担载在载体上,经后处理,得到以钯为主成分的稀土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研究了铜组分的添加、贵金属Pd含量、载体种类、焙烧条件等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SEM技术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以超细氧化铈为载体含量为2的钯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在30℃时转化率达到84,40℃可使一氧化碳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枸橼酸法制备纯晶相Mg3 VO4 2,考察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微观形貌、物理性质以及环己烷氧化脱氢反应制取环己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枸橼酸加入量与溶液中金属离子量物质的量比为1.2∶1,起始溶液pH值为4.8,焙烧温度为550°C及焙烧时间为6h时,制备的Mg3 VO4 2催化剂具有高度均一性、晶粒尺寸大小为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负载型Pd-杂多酸催化剂对乙烯直接氧化合成醋酸的催化作用,由固定床反应器考评其催化性能,借助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SiO  相似文献   

20.
離子交換法制備載銀沸石抗菌劑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酸活化沸石為載體,AgNO3為反應液,通過離子交換法制備載銀沸石抗菌劑.采取正交試驗法研究了制備工藝對抗菌劑載銀量及抗菌性能的影響.結果發現沸石的酸化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其次是AgNO3的濃度、反應溫度和時間.試驗表明,最佳的制備工藝條件為:活化酸度(HCl)1.5 mol/L,AgNO3濃度0.5 mol/L,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2 h.通過最佳的制備工藝條件制備載銀沸石抗菌劑的載銀量為2.40%,這種抗菌劑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