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材料采自厦门港,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厚伞拟杯水母的胚胎发育、浮浪幼虫对附着基的选择、附着、变态过程、变态水螅的形态以及各发育阶段的刺胞等。该种受精卵进行辐射卵裂,以内移为主形成原肠,浮浪幼虫对附着基有一定的选择,经过复杂的变态发育成拟钟螅型(campanulina)的水螅?,水母体、浮浪幼虫与小水螅均具有无刺等丝刺胞、基刺等丝刺胞和(或)具刺短柄丝刺胞。  相似文献   

2.
水螅(Hydra)是腔肠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属水螅纲(Hydrozoa),它是进行动物教学和科研项目的常用材料。水螅一般生活在清水河或清洁水质的池塘里面,常附着在湖、河、塘、潭边水生植物的茎叶上,生活的马来眼子菜、空心莲子草等水草的叶面或叶背、茎杆上很容易采到。天然情况下以微小动物如水蚤、剑水蚤和其它小型甲壳类动物、小形蠕虫、轮虫和大型原生动物作为食料。在自然环境里,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很容易找到适合它  相似文献   

3.
大弹涂鱼人工繁殖和仔稚鱼培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本文报道了大弹涂鱼诱导产卵和仔稚鱼培育的结果.亲鱼在生殖季节(5-9月)用HCG或HCG和LHRH-A混合激素催产.受精卵在水温26.5—29℃(不超过30℃),盐度25-27‰的条件下发育,经历87h孵出仔鱼,孵化率60-80%.仔鱼放养在模拟潮间带生态系的水泥池中,投喂动植物性饵料,第五天开始摄食微型浮游生物,第八天进入稚鱼期,开始摄食轮虫和桡足类幼体,第三十三天达到幼鱼期,成活率为37.5-60%.  相似文献   

4.
山蚕的饲养曾流行于华南云开大山两旁,其饲养历史,可能在千年左右,至少可以追溯到百多年前。目前还有饲养,但为数极少.山蚕丝品质优良,可用云开大山群众所创用的方法织绸,也可用为现代纺织工业原料,织成的绸,品质优美。山蚕在广西容县一带每年发生两代;由成虫起算,第一代由4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二代由7月中旬起,幼虫于11月份大体结茧完毕,以蛹期越冬。广州一带山蚕每年发生三代;第一代从4月上旬至7月中旬;第二代由6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三代由8月下旬起,幼虫于10月分大体结茧完毕,以蛹期越冬。各代卵期约7—9天,幼虫期28—37天,蛹期23—37天,越冬蛹厉期170—236天,成虫寿命4—9天。在春夏季全世代历期为62—92天。雄蛾羽化一般此雌蛾早1——3天。羽化于晚上8时至翌晨黎明前,12时增多,2时以后交尾的蛾极少.脱尾后雌蛾当晚产卵,产卵期一般连续五、六天,每雌蛾平均产卵230.60±93.43粒,在前三天产出的占总产量一般在80%以上,以后的几天卵量减少。蛹体较重的,化蛾后产卵量较轻蛹所化的蛾多,蛹重与产卵量相关系数是γ=0.87。卵壳淡灰而带青绿,母蛾产卵时,分泌粉红色或赤褐色胶质物,粘在卵壳表面,因而使卵壳呈现赤褐色。卵在初产时每粒平均重量为10.82毫克.幼虫孵化由上午6时至下午2时,盛孵时为上午9—10时。每批卵前三天孵化率占70——90。幼虫孵出后经约1小时,吃掉卵壳1/3至2/3。幼虫共经六龄,喜独栖,尤以五龄以后更为显著,每枝有10——20片叶子的乌(?)枝条,很难同时容两条以上的五、六龄幼虫。每头幼虫全期总食叶量(以乌(?)叶计算)共326.40片,重量为65.30至98.00克.幼虫活动迟钝,但遇惊扰卽紧缩体躯,腹足及尾足强力附着枝条,甚至被拉断腹足也不放松,因此,野外6——7级大风也难将它从树上吹下。六龄幼虫成熟后,吐丝缀叶片结茧,化蛹其中。茧棕色,略呈卵形,雌虫茧茧层重量可达1.16±0.69克,雄虫茧茧层重1.08±0.046克。幼虫取食的植物,在广西容县一带主要有珊瑚树、牛耳枫、铁冬青、崗柃,当地群众饲养以珊瑚树叶为主。广州地区山蚕食料,主要为乌(?)树叶。山蚕饲育如管理不周,容易诱发细菌性软化病,可导致大批死亡。广州第二造山蚕在平均温度最高的节令渡过,高温严重地影响了幼虫的成活率,因此,山蚕未经温度驯以化前,应该在温度较低的华南山区饲养。本文根据群众蚕筒插叶饲养法及作者的小小经验,提出了山蚕饲育法的纲要.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的精巢从外形上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生精部,下段为贮精囊.性成熟黄颡鱼精巢的生精部为小叶型结构,其周年变化经历如下过程:Ⅲ期-Ⅳ期-Ⅴ期-Ⅵ期-Ⅲ期.4月下旬开始生精活动的启动.生殖季节为5~7月,5月生精部处于Ⅳ期.6~7月生精部处于Ⅴ期,产生大量精子.8~11月虽非生殖季节,生精部仍进行生精活动.12月至翌年4月,生精部处于Ⅵ期,并以Ⅵ期精巢过冬.贮精囊在生殖季节分泌活动旺盛,产生大量分泌物.  相似文献   

6.
真刺唇角水蚤产卵率的饵料效应和自然种群繁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6年4月至1987年8月间研究了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Labidcceracuchaeta Giesbrecht)的生殖率。结果表明,恒温(20℃)时,相对产卵率(Fe,%C■/d)与饵料密度(P,μgC/ml)成正相关,Fe=0.1732(P-0.0179)/P,总产卵效率(以C计)约为62%,与饵料密度和摄食率无关,产卵雌体百分数终年处于较高水平,平均69%,且与现场产卵率一样呈季节变化,真刺唇均水蚤在厦门港终年持续繁殖,夏季当繁殖盛季,冬季为淡季,根据种群平均产卵率高峰数■断一年有10个■代。  相似文献   

7.
<正>棉蚜发生的原因1、与温湿度的关系.棉蚜发生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气温16—22℃,空气湿度70%以下时,有利于棉蚜繁殖.高温(日平均气温25℃以上),高湿(空气湿度75%以上)都对蚜虫不利.春季的气温比棉蚜的某些天敌繁殖所需的气温低,到7、8月是伏蚜繁殖最快阶段.1994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时晴时雨的天气,十分有利伏蚜繁殖,蚜量剧增,蚜群拥挤,营养条件恶化,产生有翅蚜迁飞,扩散再繁殖,始而往复,这是棉蚜猖獗发生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应霞玲  曾玲  黄寿山 《武夷科学》2002,18(1):134-137
金扇凤蝶 Troides H elena (Linnaeus)在广州一年发生 5至 6代 ,越冬蛹期为 12 2 - 15 6天。 1996年 6- 7月 ,平均每雌产卵量为 4 7.7粒 ,卵期为 5 .2 5± 0 .5 3天 ,幼虫期为 15 .4 5± 0 .5 1天 ,蛹期为 18.73± 1.16天 ,成虫寿命为 11- 18天。红纹凤蝶 Pachlioptera aristolochiae(Fabricius)在广州一年发生 9至 10代 ,越冬蛹期为 83- 114天 ,平均每雌产卵量为 5 0 .8粒 ,卵期为 3.6 3± 0 .78天 ,幼虫期为 12 .77± 1.0 2天 ,蛹期为11.75± 0 .5 0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研究了赛里木湖湖拟鲤卵巢各期发育特征,成熟系数变化,生殖力与体长、体重的关系:F=10829.8+92.99(?);F=72.2264L~(2.6654)繁殖群体组成和繁殖习性,繁殖季节5月下旬至6月,产卵水温9°~13℃。  相似文献   

10.
从新鲜虫尸粗提的病毒,配成5×10~3—5×10~7多角体/ml五种不同浓度,每虫以0.1ml涂于豆叶上,感染2—3令幼虫,分组群养,6天统计结果,幼虫死亡率随病毒浓度增加而上升,5×10~5—5×10~7多角体/ml,可达81.7—92.9%。Lc_(50)为7.9×10~3多角体/ml,上、下置信限分别为9.88×10~4,6.38×10~2多角体/ml.LT_(50)5×10~6,5×10~7,5×10~5多角体/ml分别为3.7,4.1,4.5天.Lc_(50)与LT_(50)值说明NPV对银纹夜蛾具有高度侵染力,在生产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令幼虫对NPV最敏感,死亡率在95.2%以上,2—3令次之,4令以上敏感性很差。  相似文献   

11.
蜀柏毒蛾是福建省柏木的一种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见成虫。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孵出,第二代幼虫9月中旬出现,幼虫危害严重期是3月下旬至5月中旬,其次是7月下旬至8月下旬。林间防治以PIB5×108个/mIPoNPV 20%氰戊菊酯(1:15000)倍液喷洒,或是PIB5×108个/mIPoNPV 5亿孢子/g白僵菌 20%氰戊菊酯(1:15000)的配比,防治效果最好。病毒的防治运期应掌握在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分棘四棱线虫在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体内的发育情况。在16—22℃下,虫卵被异壳介虫吞下后数小时,第1期幼虫即孵化出来,进入宿主组织中寄生。第8天后进入第2期,消化道逐渐形成。第13天后进入第3期,尾端的棘刺排成1圈,圈中央为1个棘刺。生殖原基呈团状,雄虫的生殖原基靠近肠前部附近;雌虫的生殖原基在肠的后部靠近直肠。感染雏鸭后,幼虫生殖原基即开始迅速发育。至感染后第3天,幼虫蜕皮进入第4期,雄虫的交合刺与泄殖腔、雌虫的储精囊形成。感染后第7天,幼虫最后一次蜕皮,雌虫进入拉培根窝内寄生,虫体开始显著膨大。感染后13天雌雄虫分别出现精子与虫卵。感染后15天,出现发育成熟的虫卵。  相似文献   

13.
过去,养蜂户是不让蜜蜂去采茶花蜜的,因为幼蜂吃了茶花蜜,会发生烂子、拖子。为了利用这种蜜源,繁殖幼蜂,又不致于拖子,绍兴县福全乡养蜂专业户骆水根,在去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茶花期内,采取以下做法获得成功。一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后  相似文献   

14.
西施舌生殖腺季节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导了西施舌生殖腺发育的季节性变化。根据滤泡发育程度,生殖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状态及其在滤泡中数量的多寡,把生殖腺的发育过程分为五期:(1)增殖期;(2)生长期;(3)成熟期;(4)生殖期;(5)休止期。生殖腺的季节性变化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性腺发育最适宜的水温是20-24℃。据此作者认为2月中旬至4月中旬是精养亲贝的重要时期;4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诱导亲贝排放精、卵的可能期。作者也观察到西施舌的雌雄同体现象。  相似文献   

15.
Ca2+和K+对西施舌幼虫附着变态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a2 和K 诱导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幼虫附着变态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2 添加浓度为20 mmol/L时诱导效果较为理想,变态率、附着率分别为42.8%、86.1%;K 添加浓度为10 mmol/L时,幼虫变态率、附着率分别为33.5%、83.7%.Ca2 诱导西施舌幼虫附着变态的效果优于K .  相似文献   

16.
广西龙胜油茶枯叶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 1995年至 1999年在广西龙胜县的油茶林内设 10块样地 (长×宽 =2 0 m× 2 0 m )观察油茶枯叶蛾 (L ebedanobilis Walker)的生活历期和习性 ,并从林间采回卵、幼虫、蛹、成虫于纱笼中饲养观察油茶枯叶蛾的生活史 ,以及各世代蛹、成虫、卵、幼虫出现期和终期。结果表明 ,在广西龙胜县 1年 1代 ,以初孵幼虫在卵壳内越冬 ,翌年 3月中旬当气温升至 18℃~ 2 2℃时 ,幼虫破壳而出 ;幼虫 7龄 ,发育历期 12 0 d~ 15 0 d。5龄开始食量增加 ,6龄~ 7龄为暴食阶段 ,油茶枯叶蛾幼虫一生食叶量 30 0片~ 35 0片 ,其中 4龄以前 2 0片~ 2 5片 ,5龄 30片~ 40片 ,6龄6 0片~ 10 0片 ,7龄 16 0片~ 170片 ,特别是 7龄 ,其食叶量约占终生食叶量的 70 %。8月中旬开始吐丝结茧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17.
孟氏隐唇瓢虫和澳洲瓢虫的繁殖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自苏联引进孟氏隐唇瓢虫及澳洲瓢虫以后,几年来对于一些地区发生的粉介壳虫及吹綿介壳虫起了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1957年在广东电白县的博賀镇长达20公里、寬約100公尺的木麻黄防护林带,数百头澳洲瓢虫及其子代,經过3个月时間,挽救了該林带为吹綿介壳虫所造成的毁灭危机,节省一大笔的治虫药剂費用。孟氏隐唇瓢虫經过三年的覌察,在广州郊区还不能建立群落。我們建議用室內方法大量来繁殖这种瓢虫,需要时大批释放到田間去防治粉介壳虫。这种瓢虫繁殖方法,可用馬鈴薯芽培养粉介壳虫作为食料而大規模繁殖,除馬鈴薯芽外,也可用南瓜来繁殖介壳虫。繁殖工作应在繁殖室里进行,現将用馬鈴薯繁殖程序简述如下: 1.将馬鈴薯放在通风的地方发茅。2.馬鈴薯稍发芽后,种在馬鈴薯种植木箱内(木箱长、寬各30厘米,高12厘米,每箱种薯約2.5斤) 3.将种有馬鈴薯的木箱移进繁殖室去,并进行經常澆水管理,繁殖室白天遮黑,晚上开窗通风。4.馬鈴薯芽长至25厘米左右长度时(在常溫下約需时一个月),接上紛介壳虫的幼虫,每箱約接上幼虫約4万头。5.接种粉介壳虫后,仍保持黑暗3——4天,以后每天将暗宝遮光布打开一定时間。6.接种粉介壳虫約經三星期或較长时間,即可按上隐唇瓢虫的成虫,每箱接上雌雄虫共30头,經約25天,每箱平均繁殖成虫240头。如一間繁殖室能容繁殖箱40个,則可得成虫9600头左右。7.收集瓢虫,放到有粉介壳虫为害的树上。澳洲瓢虫經过三年多的覌察,在广州地区很可能建立群落,不一定要用人工繁殖,但为了在早春使田間有更多的澳洲瓢虫,使提高其防治吹綿介壳虫的效能,我們建議用人工繁殖方法或保护越冬瓢虫方法来增加冬季瓢虫数量。人工繁殖方法,我們进行了一些試驗,但未得到完滿的結果。  相似文献   

18.
秦岭地区泥鳅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泥鳅是珍禽朱的主要食物之一 ,开展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意义重大 .泥鳅一冬龄性成熟 ,耐低氧 ,最适生长水温 2 4℃~ 2 7℃ ,繁殖水温不得低于 18℃ ,参加繁殖试验的亲鱼要求体重雌性 2 0 g左右 ,雄性不得低于 12g ,雄性泥鳅一般体小 ,胸鳍末端较尖 .雌性泥鳅体大 ,胸鳍末端展开呈扇形 ,性腺发育至Ⅳ—Ⅴ期 ,可注射适量LRHA - 2 和HCG ,雌雄性等量 ,♀∶♂ =1∶2 (3 ) .水族箱内催产受精 ,水泥池中孵化网内孵化 ,效果较好 .  相似文献   

19.
正1.浪人鲹(Caranxignobilis),一种大型沿海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鱼体最长达170厘米,最重达80千克;体呈卵圆形,侧扁而高,随成长身体逐渐向后延长;体背为蓝绿色,腹部为银白色,鳍为淡色至淡黄色。2.黄斑鳞头鲉(Sebastapistes cyanostigma),也叫两色鳞头鲉,隶属于辐鳍鱼纲鲉形目鲉科。主要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区水深30米以内海域;体侧扁,具数块黄色斑并布满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马某某,男,63岁,缘于1973年体检时发现右肺肿块影,半年后痰中带血.肿块增至6×6厘米,痰中查到鳞癌细胞三次,于1975年2月开胸探查(病例号37304),见肿物位于右肺上叶,浸润上腔静脉,为T4N0M0,无法切除,遂向瘤体注射5-Fu188毫克后关胸。术后三天复查胸片,肿物缩小至1.0×1.5厘米。术后第四天起5-Fu1000毫克d1-5静注,CTX1000毫克d1-5静注。隔两周后又重复此方案1次。休息1周后,半身阻断静脉注射水合氯醛氮芥20毫克,每周1次,共2次。术后90天,又半身阻断静脉注射5-Fu,CTX2疗程。上述化疗期间均服中扶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