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70岁。因发热40天,突然腹痛20小时于1986年7月31日入院。40天来持续低热偶有高热,畏寒,全身不适,纳差。入院前20小时突然出现腹痛,初为左侧腹部,逐渐扩散至全腹。疼痛呈持续性。无外伤史。检查:T37.5℃,P120次/分,B P10.67/6.67kPa。四肢湿冷,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压痛以上腹正中为重。肝脾未扪及。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腹腔穿刺抽出少许脓汁约0.5ml。化验;腹穿液wbc满视野/HP,脓球8~10个/HP;血wbc 26.2×10~9/L,N90%,L10%。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2岁,农民。住院号103559,因反酸、暖气,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4年,排气、排便停止3日,突发性中上腹刀割样疼痛34小时入院。既往3年前在县医院麹诊为肺结核。入院查体:神清、语明、屈曲位,血压14.7/9。33KPa,脉搏:90次/分,体温:37.6℃舟状腹,腹式呼吸受限,垒腹压痛( ),以中上腹及右下腹为重。反跳痛( ),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消失。腹透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及肠腔气液平面;血WBC:18×10~9/L,Sg:86%。  相似文献   

3.
患者刘某,男,48岁。病志号9205160。因左足疼痛,第二趾一处颜色青紫,并逐渐加重。于1992年11月27日入我院外科。确定诊断:左足脉管炎,第二趾湿性坏疽。诊治计划:(1)提出有关辅助检查。(2)暂对症、支持治疗、择期手术。1992年11月28日血常规检查:末稍血片见大量成堆成片血小板;WBC 23.0×10~9/L(<50×10~9/L)BT2min CT 5min BPCI580×10~9/L(>1000×10~9/L)。次日BPC 1500×10~9/L。进一步骨穿,其骨髓象结果;增生明显活跃;以巨核细胞增生尤著;原始与幼稚巨核细胞增多;无白血病浸润现象。据国内外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病。据此,转入我院血液内科,针对其病因治疗,到1993年1月16日,BPC降至790×10~9/L,病情转好出院。 讨论 血小板增多症分原发(特发性)和继发性  相似文献   

4.
患者李某某,男,46岁,病历号94180。因持续发热四十余天于1994年9月12日入院。病程中每日体温在36.2~0—39.5~0之间伴关节酸痛。查体:体温38℃,皮肤可见散在对称的斑血疹,粟粒状以躯干部位为多,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四肢关节无红肿无压痛,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RBC:5.28×10~(12)/L;Hb:16g/L;WCB:6.2×10~9/L;ESR 35mm/h;GPT 51IV/L;HBS( )HBC( ),取肿大的淋巴结作病理检查:淋巴结呈轻度肿大,切面可见暗红色点状区。镜下:淋巴结内可见大小不等,形态、数量不一的凝固性坏死灶,内无中性粒细胞浸润,周围可见组织  相似文献   

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巨核细胞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48岁.因乏力2 a,腹胀1个月,于2000年10月30日入院.经诊查发现脾大,体温36.4℃,精神不振,无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触及明显肿大之表浅淋巴结.胸骨轻压痛.脾大肋下12 c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6.5 g/L,原粒4%,早幼粒12%,中幼粒5%,杆状24%,分叶26%,嗜碱16%,淋巴13%,红细胞4.85×1012/L,血色素131 g/L,血小板210 g/L.  相似文献   

6.
患者,吴某,女,23岁,妊娠32周 .自述长期慢性盆血面容,未曾就医.近期感觉胸闷、气短,呈现明显贫血外观前来就诊.查体:体温37.5℃,血压120/80 mmHg,淋巴结(-),肝脾未触及,未发现感染病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3.5×109/L,RBC2.9×1012/C,Hb 5.2g/L,N 0.71 M 0.10 L0.19,BPC108×109/L;末梢涂片检查:中性分叶0.71,中性中幼粒细胞0.02,中性晚幼粒细胞0.04,中性杆状核细胞0.08,并在血片中出现部分晚幼细细胞,且偶见中幼红细胞.  相似文献   

7.
病人男性:49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10小时急诊入院。否认有外伤史。查体:血压10/6Kpa,脉搏96次/分,急性病容,轻度贫血貌。上腹部有压痛,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腹腔穿刺抽出少量暗红色不凝血。血常规化验红细胞数3.76×10~(12)/L,血红蛋白数8.9g/L。初步诊断为:脾破烈,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见:脾窝内有大量凝血块,脾被膜完全破裂,吸出血量约1500毫升。术后详细追问病史得知病人8天前左季助部有棱拳脚击打外伤史,因当时无明显不适而未引起病人注意。  相似文献   

8.
1病例患者,女,38岁.于20年前发现左小腿腓侧皮肤有一米粒大小肿物,无瘙痒及疼痛感,未予重视.而20年来肿物逐渐增大,尤以近2年来增速明显.2个月前,患者用偏方配药敷于肿物,具体配药不祥.但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肿物溃烂.查体: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左小腿腓侧见一大小约5 cm×4 cm×3 cm肿物呈菜花状隆起于皮肤,色灰红,肿物表面溃烂,伴有血性液体渗出,质较硬,有压痛,活动度小,有鱼腥样恶臭.肿物边缘欠规则.腹股沟区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足背动脉搏动有力.胸片及消化系B超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某患者,女,50岁,因不明原因出现黄疸1w入院。查体:T:37℃,BP:145/95mmHg(1mmHg=0.1333kPa)。神清合作、步入病房,皮肤巩膜轻度黄染、稍痒,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右上腹压痛,肝脾未触及。TBIL38.5μmol/L,IBIL21.0μmol/L,DBIL17.5μmol/L,AST82u/L,AST66u/L,RBC3.72×1012/L,WBC4.4×109,N77.3%,肾功正常。B超示:左、右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声像,胆总管扩张并结石声像,胆囊未探及。MRI+MRCP示:胆总管壶腹部结石并胆总管梗阻扩张。提示:双胆总管畸形,未见确切胆囊信号。以“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缺失,左肝管扩张…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患者1,男,56岁,2010年7月17日因“右下腹持续胀痛27d”入院.患者于2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下腹胀痛,于2010年6月21日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但术后1周仍有腹部胀痛感.2010年7月3日再次因腹痛,腹胀,呕吐入住该院,急查立卧位平片.初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腹部CT显示:肝胆胰脾无明显异常,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遂入我院,入院时,查体: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右手臂有多个大约3 cm ×4 cm的瘀斑,胸骨有明显压痛,腹软,脐周及右下腹有轻压痛.完善相关检查:2010年07月17日血常规:白细胞(WBC)11.46×109/L,血红蛋白(HB)65 g/L,血小板(PLT)36×109/L,次日复查血常规:WBC12.5×109/L,HB56 g/L,PLT16×109/L.肿瘤3项中糖类抗原(CA199)达126.05 u/ML(参考值0~37 u/M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值均正常.胃镜检查并活检,取(胃窦部)微粒组织3粒,结果为低分化腺癌.给予禁食,抑酸,减压镇痛,输血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患儿,女,3个月。因咳嗽20天,气促10天,逐日加重,每于哭闹、吃奶时气促加剧,无发热及发绀史。体检:T 36℃,R40次/分,P120次/分,神清,稍烦燥,轻度点头样呼吸。唇周轻度发绀,气管轻度左移,胸廓对称。三凹征(-),心律齐,有力,心率120次/分,未闻杂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明显减低,未闻及罗音。腹软肝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3.34×10~(12)/L,白细胞13.7×10~9/L,中性粒细胞40%,淋巴细胞53%,嗜酸性细胞1%,单核细胞5%,血液LDH 530u/L。胸部透视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6 岁近2 年来觉乏力纳差逐渐消瘦偶有腹痛腹泻于入院前7 小时因腹痛剧烈而急诊入院查T38.6 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尤以下腹为甚腹透示双膈下新月状游离气体腹穿抽出淡黄色脓液WBC20.0109/L N0.92 L0.08 以腹腔空腔脏器穿孔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大量的脓液胃十二指肠及阑尾无病变探查肠管见全小肠长约1.8M 整个肠管呈不对称长短不一的多处环形狭窄狭窄处的近端有3 处穿孔直径为0.5CM 左右两狭窄间肠管普遍扩张肠壁肥厚水肿系膜淋巴结肿大手术行病变段切除肠管端端吻合3 处共切除肠管约80CM 术后恢复顺利病愈出院病理报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架介入联合生精胶囊治疗胡桃夹征致弱精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左肾静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联合生精胶囊治疗70例胡桃夹征致弱精症.结果:7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两组术后症状消失,术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夹角(SMA与AO夹角)、左肾静脉受压处管径D1(LRVD1)明显扩张,精液常规和血液激素有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MA与AO夹角[术后:(50.18±8.84)°、术前:(24.78±8.54)°]、LRVD1[术后:(4.04±1.24)cm、术前:(2.28±1.14)cm]精液常规:术后:精子密度[(21.51±0.19)×10~6/L]、精子活力(a+b)级/%(62.86±5.67),术前:精子密度[(13.97±2.36)×10~6/L]、精子活力(a+b)级/%(30.21±3.53)、血清抑制素B(Inh B)[术后(132.41±18.24)pg/m L,术前(86.41±20.46)pg/m L)],术后随访10~12个月,支架介入联合生精胶囊使配偶受孕率71.43%(50/70例).结论:通过介入手术治疗左肾静脉狭窄,解除对精索静脉压力,改善睾丸血液循坏障碍,联合生精胶囊改善睾丸生精功能对于术后的精子质量改善明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上腹肿物伴胀痛一个月入院。查体:剑突下编左触及儿拳大质硬肿块,压痛,固定。腹部超声提示:左上腹一均匀实质性包块,钡餐透视见胃小奇有弧形压迹。故以腹腔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小网膜囊内,圆形,约10×7×7cm3,质实,包膜完整,N面粗糙,与肝胃韧带、肝左叶、横结肠系膜及周围组织粘连,易剥离,带蒂与后腹膜相连,从蒂部将肿物完整切除,病理报告为异位胰腺鳞状细胞癌。术后行胰腺CT扫描未见异常。2讨论胰腺癌多发生于胰头部,约占2/3;其次是体尾部约占l/4。多见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江×,28岁,孕2产1,因停经37周,双下肢水肿20 d,头痛2 d于2007年6月3日入院.查体:T 36.7℃,P 108次/min,BP 23.1/15.0 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心肺无异常,腹隆起,水肿(+),宫高33 cm,腹围91 cm,头先露,半定,胎心音148/min.实验室检查:WBC 5.0×109/L,RBC 4.7×1012/L,Hb 115 g/L,尿蛋白(++),双眼眼底检查示正常眼底.入院诊断:(1)重度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16.
犯人为了保外就医和逃避劳动改造制造疾病比较常见,但腹腔注入巴豆冰片液造成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败血症、感染中毒性休克致死实属罕见,现将病历报告如下。 孟某,男,22岁,在押犯人,病历号0528。于1987年3月13日畏寒发热;体温38—39℃,恶心呕吐,持续性全腹痛,病情逐渐加重,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T39—39.2℃,急性病容,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式呼吸,脐部发现注射针眼,心率102次/分,肺无异常,全腹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明显,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减弱。 实验室检查:WBC24×10~3/L,中性0.90,X线透视:结肠充血。腹腔穿刺液培养生长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高度敏感。 住院经过:入院后先予庆大霉素、氯霉素、胃肠减压,对症处理,支持疗法等,病情无好转。在腰麻下行剖腹探查手术,术后诊断:弥漫性腹膜炎。病人处于对病情的担心心理,说出了制造疾病的经过。1987年3月12日夜间在脐部向腹腔注射巴豆冰片液5ml,造成急性继发弥漫性腹膜炎(注射污物所致)。这时病情已发展到麻痹性肠梗阻、败血症、感  相似文献   

17.
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临床实属罕见,我科曾于1992年7月发现1例。现报导如下: 患者胡某某,男性,30岁,住院号F00324号。该患入院前一周体检时发现纵隔肿块。查体: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10.6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节律规则,各弁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肝功正常、HBsAg(θ)、尿常规正常。血常规:HB 135g/L、RBC 4.8×10~(12)/L、PC104×10~9/L、WBC9.4×10~9/L、Sg0.64L/0.36。CT检查为右上纵隔实质性肿块,CT值为46Hu~51Hu及240Hu,内有钙化。肿块外缘光  相似文献   

18.
病例1.刘某某,男性,14岁,因头晕乏力,间断界出血1年加重3天于1991年4月9日入院。既往无服药史、无柏油样使史。查体四肢皮肤散在新鲜出血点,重度贫血貌,颜面、结膜、口唇苍白、巩股无责染,脾助下触及边。血常规贴Hb50g/L,RBC1.5×1012/L,RC0.3%;Pt30×109/L,WBC1.8×109/L,Sg42%,Ly54%;HBSAg(-),肝功能正常。骨穿吴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粒:红=0.6:1。全片见巨核细胞2个,血小板少.浆细胞、网状细胞及组织喀破性细胞均易见以。临床诊断为不典型再障。于人院后第二周换部位进行骨穿.结果为有核细胞增…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腹主动脉夹层发病急、进展快,较容易被忽视,易误诊,病死率高,如果早期能给予正确的诊断与处理,可以使患者渡过急性期,为手术提供机会,降低病死率。腹主动脉夹层并巨大血栓形成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尚未见有文献报道,本院在2005年3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患者,男,30岁,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上腹疼痛5 h被送到当地医院诊治,腹痛不呈放射性,但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检查血淀粉酶502.9 U/L、尿淀粉酶701.6 U/L、白细胞增高为22.9×109/L、中性粒细胞为89%;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暗红色液体,腹腔穿刺液淀粉酶为507.6…  相似文献   

20.
患儿,女,4岁,住院号3197,二年前无诱因多饮、多尿、消瘦,日饮水量3000~4000ml,生长发育迟缓,不能站立和行走。腹泻二个月,为黄色稀便。喘促、哭闹、烦燥二天,时有抽搐,门诊以“肺炎合并心衰”收入院。(患儿之母因多饮、多尿,突然喘憋、昏迷,诊断为“红斑狼疮”而急死。患儿二位姨母也多饮多尿,生长发育迟缓)。 查体:神志清楚。一般状态差,烦燥,发育迟缓,营养状态差。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深大,皮朕弹性差,头颅正常,口唇樱红,无发绀,咽部充血( ),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呈漏斗形,心音钝,心率120次/分,节律规整,心界明显扩大。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喘呜音。腹部柔软,下部压痛( ),无反跳痛。肝右肋下2.1cm,质软,无压痛,无叩痛,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四肢关节活动自如,腕部呈手镯样改变,膝腱反射存在,克氏征(-),踝阵挛(-)。 血常规:WBC:7.10×10~9/L,sg:40.63%,L:59.37%,RBC:1.16×10~(12)/L,Hb:10g/L,,血K~ :2.5mmol/L血Na~ :136mmol/L,血 Cl~-: 126mmol/L,血Ca~ :1.1.mmol/L,CO_2CP:13.2mmol/L,BuN:11.2mmol/L,AKP:16金氏单位。尿常规:pr( ),尿沉渣:RBC、WBC偶见,尿比重:1.000,尿PH:6.0。 X线检查,胸廓畸形,膈上诸骨结构密度普遍降低,呈毛玻璃样改变,骨小梁不清,双肺纹理略强,心影饱满,心胸比例为0.56。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