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苗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福尔马林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条件下对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细胞的灭活时间,介绍了中华鳖嗜水气单胞菌灭活菌苗的制备过程,并报告了菌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和现场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2.
禽霍乱菌苗最早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于1881年首创,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稳定虽未能推广,但在历史上、学术上及方法上有很大意义,以后各国兽医学者对禽霍乱菌苗及免疫机制作了大量研究,迄今百余年尚无理想菌苗问世.目前国内外应用的菌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死苗(灭活苗),一类是活苗(弱毒菌苗)。此外还有亚单位苗:  相似文献   

3.
鲤鱼竖鳞病病原菌的生长特性和疫苗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鲤鱼竖鳞病原菌-豚鼠气单胞菌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多种培养方法和菌苗灭活方法的比较,提出了鲤鱼竖鳞病疫苗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4.
我国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断与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鸡白痢沙门氏菌可感染各日龄、不同品种的鸡、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均严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细菌学方法仍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随着血清学技术、PCR技术、快速检测试剂盒逐步应用于鸡白痢的检疫之后,对鸡白痢的防制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毒力质粒和耐药性研究,为药物、疫苗防治打开了新思路.减毒菌苗、灭活菌苗、脂多糖(LPS)抗原、卵黄抗体、活菌生物制剂、抗生素、磺胺药、中草药、有机酸等措施在鸡白痢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毅  周文豪 《江西科学》1998,16(3):166-170
将翘嘴鳜“肝肾坏死症”病原菌经福尔马林灭活的菌苗注射饵料鱼后,投喂翘嘴鳜,连续14d。于投喂结束21d后,通过检测受免鱼和对照鱼血清,体表和肠粘液中凝集抗体效价和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证实了口服免疫接种能使翘嘴鳜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选择对巴西彩龟毒力最强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98037),扩大培养制成灭活福尔马林菌苗,分别对巴西彩龟进行注射和浸泡实验.经过对吞噬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抗体效价的检测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受免疫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免疫保护力达到81%以上,其中浸泡组各项指标略低于注射组.  相似文献   

7.
大黄鱼弧菌病的荧光抗体快速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0.05%福尔马林灭活大黄鱼的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制成菌苗,再用该菌苗注射免疫实验兔获得抗血清,进而建立起副溶血弧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在福建省连江县厦宫乡大黄鱼养殖渔排进行副溶血弧菌检测。在患病大黄鱼肝脏中均能检测到副溶血弧菌,10尾外观正常的大黄鱼中,有4尾检出副溶血弧菌,而在养殖海水中没有检出副溶血弧菌,以上结果表明,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法不仅可以用于诊断感染发病的大黄鱼,而且也能用于检测带菌尚未发病的大黄鱼。  相似文献   

8.
将分离自中华鳖主要细菌性疾病如肠道出血性败血症、鳖穿孔病(疖疮病)、红脖子红底板病、鳖腐皮病的4株不同血清型的温和气单胞菌,用3.5%福尔马林溶液处理24 h灭活并添加蜂胶作为佐剂,制成总含菌量为6×109CFU/mL的四价菌苗。同时制备了针对中华鳖IgM的单克隆抗体3H3,并建立了由单抗3H3介导的三抗体夹心ELISA(TAS-ELISA)方法对四价菌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将研制的四价菌苗小批量免疫健康中华鳖,分别于免疫前及免疫后的100 d内,随机采集3只免疫组和1只对照组的中华鳖血清,利用所建立的TAS-ELISA测定血清中抗体ELISA效价。将免疫50 d的中华鳖分成4组,分别用4株病原菌以5LD5(09×106CFU/mL)进行攻毒,并用上述制备的四价疫苗进行免疫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当中华鳖免疫后40 d,血清中抗体ELISA效价最高,为1:(1.28×104);中华鳖免疫后50 d,其免疫保护率均达到100%,同时对照组死亡率为100%。结果表明:以蜂胶为佐剂的鳖用四价细菌灭活疫苗所开展的免疫预防试验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能有效地预防养殖鳖类主要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浓度细菌内毒素进行辐射处理,研究了辐射剂量、内毒素浓度对辐射灭活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内毒素辐射灭活有效剂量为12~20 kGy.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小鼠巨噬细胞受S-O_2-1菌苗激活后的免疫增强效应.不同种鼠的小腹腔巨噬细胞均可被S-O_2-1菌苗激活,并能使其增殖,体积增大.激活后的巨噬细胞的亚微结构变化显著,细胞突起增多,表面积增加,线粒体及溶酶体增多,吞噬功能增强;细胞内溶菌酶、酸性磷酸酶及非特异性脂酶的活性明显增加.结果表明,S-O_2-1菌苗能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从粤北地区分离到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中选择6株优势致病性大肠杆菌菌株做为制苗菌种,制备制苗菌液,按相同比例混合灭活,加蜂胶乙醇浸液为佐剂制备多价菌苗.安全试验结果证实,该灭活菌苗对20日龄肉仔鸡安全,试验鸡元不良反应;在5~10℃保存12个月,疫苗物理性状稳定.免疫效力试验结果:疫苗保护率为100%;接种20日龄雏鸡O.5ml/只,血凝试验检测结果为接种多价蜂胶灭活疫苗的试验鸡在免疫后第二周可检测出抗体,抗体滴度均数为3.10log2;免疫后第四周达到最高峰,抗体滴度均数为3.60log2;免疫后第五周抗体滴度开始下降,抗体滴度均数为2.10log2,但抗体滴度仍高于对照组(1.25log2).在大肠杆菌感染鸡场进行的多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多价灭活疫苗安全,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按照《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对岸基测试试验的要求,采用准平行光束仪对8种淡水藻辐射,黑暗环境培养5d,确定剂量反应关系,研究紫外线对它们的灭活效果及特点.结果表明,紫外线法对梅尼小环藻、谷皮菱形藻、小球衣藻和铜绿微囊藻具有一定的灭活效果,灭活率随着紫外线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小剂量的紫外线会刺激镰形纤维藻和斜生栅藻细胞生长,在剂量大于300 mJ·cm-2时藻细胞的数量开始缓慢减少;剂量小于400 mJ·cm-2时对钝脆杆藻和卵形隐藻没有灭活效果.紫外线对淡水藻的灭活效果较差.藻细胞个体大小不是影响紫外线灭活效果的原因,藻的种类、藻细胞壁的有无及其成分的不同可能是造成不同灭活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黑水虻处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机垃圾资源化方法,然而不同底物和处理方式下,致病菌的灭活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亟待研究和阐释.以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O157为模式致病菌,以不同初始pH条件下餐厨垃圾中致病菌的灭活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致病菌灭活的主要因素和强化方法.结果发现,沙门氏菌在1~4 d被灭活,大肠杆菌O157在2~6 d被灭活,环境微生物以及物料酸性条件是致病菌灭活的主要因素.黑水虻是垃圾减量化的主要动力,但并不是致病菌灭活的主要因素.pH 6.0、8.0的条件比pH 5.3、10.0、12.0更具有优势,表现为较快的致病菌灭活速度、较高的黑水虻抗菌肽抑菌活性以及较快的幼虫生长速率.综上,黑水虻能够在减量化餐厨垃圾的同时灭活致病菌,初始pH 6.0~8.0的条件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NAA处理下,对南林895杨无菌苗茎中糖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 果表明:(1)100 mg/L的NAA增加了南林895杨无菌苗茎中蔗糖、果糖的含量,提高了酸性转化酶(AI)、中性 转化酶(NI)的活性,降低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的活性,而高浓度NAA的作用效果正相 反;(2)NAA处理下,茎中蔗糖、果糖含量均与AI活性显著正相关,蔗糖含量与SPS、SS活性极显著负相关, 而果糖与之相关性不显著。可见,适宜浓度的NAA对南林895杨无菌苗茎的糖代谢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检测血液制品中病毒灭活去除效率的模型。方法应用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去除效率,并用病毒感染力实验验证不同方法的病毒灭活效率。结果以PCR产物为外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正确反映出实际核酸含量和检出拷贝数的线性关系,以重组质粒为外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证明巴氏灭毒法的病毒去除效率低于金磁颗粒法。病毒感染力实验证明巴氏灭毒法灭活效率略高于金磁颗粒法。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联合病毒感染力试验可以有效评价不同方法在病毒灭活和病毒去除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翘嘴鳜肝肾坏死症免疫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福尔马林,酚分别灭活的病原菌LK-4两种菌苗及粗脂多糖(LPS)作为抗原,分别免疫注射翘嘴鳜5周后,检测了受免和对照鱼体的血清凝集抗体效介,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杀菌活性,免疫血清对吞噬细胞活性的调理指数,并进行了人工攻毒试验。毒力攻击的结果表明,3组受免鱼中,以PKC组获得的免疫保护力最高,达94.4%,其次为LPS组,达88.9%,FKC组为77.8%,而对照组仅有10%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究工艺处理对不同病毒的灭活效果及清除能力,为清除动物源性产品中病毒污染提供有效的灭活 方法。方法 选用新城疫病毒,人轮状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四种病毒作为指示病毒,加入所选材料中,经 草酸和盐酸的清除工艺后,计算病毒初始及处理后的病毒滴度,总结工艺灭活效果。结果 经过 10% 草酸 1. 5 h 处理后,病毒滴度明显下降,但并未完全灭活; 继续经过 10% 盐酸处理 1h 后,病毒滴度下降到零,病毒完全灭活。 结论 该酸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清除病毒,达到良好的灭活效果,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以白芨(Bletilla striata)无菌苗材料为外植体,在不同培养基上,通过不同外源添加物、接种密度、活性炭浓度、切割手法对白芨假鳞茎芽无菌苗增殖影响试验,研究提高白芨假鳞茎芽无菌苗增殖系数的因子,以确定最适宜增殖条件.结果表明,在不同外源添加物的试验中,白芨假鳞茎芽无菌苗增殖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BA 2. 0 mg/L+NAA 0. 2mg/L+琼脂7. 0 g/L+香蕉.试验中以MS+BA 2. 0 mg/L+NAA 0. 2 mg/L+琼脂7. 0 g/L+蔗糖30 g/L为基础培养基,其中接种密度为6、活性炭浓度为3 g/L,交叉相切的切割手法,接种密度为4的同时中间横划一刀,均能显著提高白芨假鳞茎芽无菌苗的增殖系数,最高可以达到4,本实验为白芨快速繁殖和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建立稳定的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C57BL/ 6小鼠模型,选用国际标准型白色念珠菌10231(Candida albicans),经小鼠尾静脉直接注射白色念珠菌酵母细胞; 接种后从感染小鼠的脾中能够分离出白色念珠菌,病理学检查肾组织可见肾盂内有大量白色念珠菌的孢子、菌丝体和炎性细胞浸润.噬菌体展示的白色念珠菌HSP 90多肽和热灭活的白色念珠菌菌苗能明显减少感染小鼠肾脏负荷的真菌量.结果说明经尾静脉注射合适剂量的白色念珠菌可建立稳定的小鼠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该模型可用于研究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免疫和预防.  相似文献   

20.
以配置的水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氯与二氧化氯单独及联合灭活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的效果,用Berenbaum公式判断了两种消毒剂联合作用的性质.结果表明,氯2.00mg/L作用30 min可灭活试验水样中大肠杆菌6.18个数量级,二氧化氯0.30 mg/L作用15min、1.50mg/L氯和0.20 mg/L二氧化氯联合作用10 min可以灭活试验水样中大肠杆菌7.18个数量级(100%灭活);2.00 mg/L氯单独作用30 min、0.30 mg/L二氧化氯单独作用15 min、1.50 mg/L氯和0.20 mg/L二氧化氯联合作用10min可将水样中的细菌100%灭活.用Berenbaum公式计算得出氯与二氧化氯联合消毒灭活水样中大肠杆菌时质量浓度比为0.39,灭活水样中细菌总数时的质量浓度比为0.85,因此氯与二氧化氯联合消毒对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具有协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