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比氧化法研究煤低温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煤低温氧化过程的热释放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参比氧化实验方法,即对氧化煤样罐通入氧气使煤氧化,而对参比煤样罐通入氮气作为比较;同时提出了参比氧化法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该模型推导出煤低温氧化产热速率的计算方法。对4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参比氧化法过程中氧化煤样温度,参比煤样温度,氧化与参比煤样温度差和煤的低温氧化过程产热速率,并对煤的自燃倾向性进行了比较。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煤在实际自燃过程具有比较明显的四个阶段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对具有西南地域特征的非正常体质形态学生的体格营养指数体重比[体重(kg)/身高(cm)]作路径分析和剩余分析,得出子女(y)与父母(x1,x2)的体格营养指数体重比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指出对非正常的体质形态的体重比影响最大是父亲的体重比,其次是影响参数8(即:学生的家庭病史、本人病史、营养情况、食习、家庭经济等)。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理想双组分非线性移动进样口色谱系统 ,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安排可控参数组,用逐步回归法得到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中的钾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于中草药中钾钠的测定,建立了中草药中钾钠的快速分析新方法,将样品粉碎、磨细悬浮于琼脂胶体中,直接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以空白溶液为参比,用氚灯作背景扣除,用标准曲线法测定了山药、枸杞、泽泻、沸手四种中草药中的钾钠。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不同信度下,选出多个逐步回归方程。在最小均方意义下,建立可变动最优集成预报方程,所确定的集成系数是和各时刻的预报值有关的滑动系数,它能及时地反映单个回归方程在各时刻的变化规律,从而充分地采用单个回归方程在各时刻的预报信息、本文导出整个计算过程的递推公式,便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并证明这种集成预报方程比单个回归方程提高了预报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定义了新的原子参数Wt和分子结构参^mW,并与碱金属卤化物、水合离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作相关性研究得到很高的相关系数.依据最小二乘法建立的回归方程在α=0.01下通过F检验,因此,分子结构参^mW能够用于预测化合物和离子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用非完全消化法处理萝卜样品,即在低温下用浓硝酸消解样品,再用盐酸及乳化剂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解消解产物而配制成均匀、透明的样品溶液.以空白溶液为参比,用工作曲线法测定.建立了快速测定箩卜中镁、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处理条件、化学干扰、试液粘度与空白溶液粘度的一致性、背景吸收干扰及检出限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1.6%.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的计算过程和函数形式、,提出了模糊相似优先比方法实质上是对形如f(D)=klnD+C的函数的一种近似.图3,表2,参2.  相似文献   

9.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量测定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较分析分别以D和D2 H作为变量的两个黑石顶阔叶树生物量回归方程应用于黑石顶不同植被类型样地所得结果 ,认为在使用通用的生物量回归方程计算不同群落的生物量时 ,特别是当不同群落树种组的H D关系变化较大时 ,以D2 H为变量的回归方程由于包含了树高因子 ,因此能更精确的估算生物量。比较了 4个邻近地区 (玉林、岑溪、宜山和桃源 )的杉木生物量回归方程应用于本地杉木林的情况 ,结果表明不同的回归方程计算所得的总生物量接近 ,说明可以把邻近地区杉木的生物量回归方程用于黑石顶地区杉木林生物量计算  相似文献   

10.
以中性原子核外电子最高占据轨道能EHOAO和最低未充满轨道能ELUAO及价壳层轨道电子平均结合能EOEAC为基本参数,发现元素的硬度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并得到回归方程来定时描述,与Pearson硬度实验值呈优良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9685,标准差0.3756eV,平均绝对偏差0.2879eV,计算结果优于文献报道方法,并对1~100号元素硬度的实验空缺值进行了预报.表1,参18.  相似文献   

11.
通过矩阵形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假设检验分析。为了避免复杂的数学运算,给出了剔除某一因素后回归方程的统一形式。采用矩阵法进行回归分析,不仅可以免除解方程的复杂过程,而且还可以使计算大大简化,便于编制程序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实验组在麻醉前静滴参附注射液50 ml,空白组常规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测量两组患者测量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20 min(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和术毕时(T3)的患者腋下体温、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观察患者寒颤、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在麻醉后下降较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寒颤、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的发生低于空白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椎管内麻醉后寒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500多种不同参数模拟计算结果对水文辗转相关插补延长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资料插补延长中,如果参证站X资料较长而设计站Z与参证站X同期观测资料较短,那么就无法采用设计站Z与参证站X同期观测资料建立回归方程,这时可选用一个中间参证站Y进行辗转相关插补延长,但该站必须具备条件(a)参证站Y与设计站Z、参证站Y与参证站X均具有较长的同期观测资料,(b)参证站Y分别与设计站Z和参证站X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相关系数RXY>0 9,RYZ>0 9,才能满足插补精度要求.同时还利用统计试验资料建立了辗转相关插补延长各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水能计算中使用逐步回归方法的情况的介绍,阐明了建立最佳多元非线性偏回归方程的一些方法,并介绍了一个用回归方程代替水利学万宁公式进行水能计算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瓜果长、果周长和果实体积非离体间接测定,模拟计算黄瓜果实鲜重、干重及碳、氮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果实鲜重与果实干重以果实体积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为最佳;果实可溶性总糖以果实周长和果实体积的二元多项式回归计算为最佳,果实总氮则以果长的多项式回归方程计算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沥青油石比对沥青混合料的沥青饱和度、空隙率等相关参数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矿料级配已知的状况下,为计算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最佳油石比,通过单轴静载压缩试验、应力-应变试验、车辙试验对不同油石比的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做试验比对。试验数据显示:随着混合料中油石比的增加,回归方程的曲线斜率变大,沥青混合料成型试件的抗压回弹模量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油石比6.4%沥青混合料相互对比,油石比6.7%时的静态模量回归方程曲线的斜率下降趋势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油石比随混合料成型试件的破坏最大值的增大而减小,且随之减小的包括混合料成型试件的抗拉强度;随着沥青混合料成型试件的变形程度越来越大,试件所受应力变化曲线为先上升然后下降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利用有限元程序生成系统(FEPGS),以ACM元,两种双参数12参元和标准16参元等四种矩形单元为例,通过对其在矩形区域内均匀剖分和非均匀剖分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在四周固支的情况下,16参元优于两种双参数12参元和ACM元的结论,检验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同时发现随着剖分数的增大,四种单元位移结果的误差均出现波动,其中16参单元波动幅度较大,而在剖分数较大时,两种12参元精度比16参元还要高.另外还发现非均匀网格剖分能够提高或降低解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悬浮液技术--FAAS法测定甘薯及马铃薯中钙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悬浮液技术处理样品制成琼脂悬浮液,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成功地测定了甘薯及马铃薯中钙、镁.用La3+作为释放剂以消除化学干扰.通过在样品悬浮液及与空白溶液中加入适量琼脂溶液,可配制成与试液粘度一致的参比溶液.对背景吸收干扰、检出限及特征浓度进行了考察.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3%,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相对误差小于±2.1%.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油气管道在所处埋地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问题,研发了一种对管道参比电位动态跟踪的优化阴极保护装置.该阴极保护装置通过采集参比电位以及程控电源电压、电流,对管道参比电位实时反馈,并通过对数据进行比对与处理,实现对程控电源动态优化的离散区间控制,向管道输出适合的电压、电流,使管道参比电位持续保持在有效保护范围,达到管道防腐...  相似文献   

20.
自密实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为参数、配制18组自密实混凝土,并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最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各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显著性分析。从而建立了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