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国江 《甘肃科技》2013,29(13):126-129,90
他汀类药物可通过调脂、抗炎、抗氧化以及改善内皮功能等多种机制对人体发挥有益作用。目前许多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可能对败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总结了大量关于他汀与败血症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以期阐明其中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3.
4.
患女,39岁,以“间断发热1月”之主诉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烧,体温38-39℃之间,伴头痛及全身不适,在外院曾予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常规量治疗8天后热退。退热后患者一般情况可,无明显痛苦表情,谈笑自如。2天前再次发烧,体温39.7-41℃,改用先锋霉素V常规量治疗2天,体温不降,遂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无四肢关节肿胀及晨僵,无肌痛、肌无力、无胸闷、气短、无咳嗽、咳痰及盗汗、无腹痛、腹泻、二便正常。查体:T38.5℃,P90次/分,R20次/分,Bpl6/10KPa,腹部散在十几个皮疹,颌…  相似文献   

5.
论述武昌鱼败血症的病原体 ,发病的主要症状 ,流行情况 ,病原体致病条件及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49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诊断、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5年4月住院的49例血培养阳性败血症患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惊厥、拒乳和发热等。49例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50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31株(62%),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革兰阴性杆菌19株(38%),包括单孢菌属6株,肠杆菌属6株,其它杆菌7株。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及苯唑青霉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对万古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敏感,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总耐药率超过90%,对第三代头孢、氨基糖甙类药物或亚胺培南部分敏感。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可疑败血症患儿应及早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病原菌特点和药敏结果合理地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贝类分泌液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宣宪  罗红琴 《江西科学》1992,10(2):115-118
探讨贝类分泌液对烧伤伤口保护作用的机理。实验采用背角无齿蚌、圆顶珠蚌、河蚬、中华圆田螺、铜锈环棱螺、耳河螺的分泌液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药敏纸片和离心得到可溶性及不溶性组分,分别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进行了药敏和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机理不是抑菌,而是生物保护膜的作用。从而,为贝类分泌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是由局部炎症感染扩散而继发的全身性严重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的特点是细菌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脓毒血症的特点是静脉中有血栓形成,以后血栓受到感染,化脓软化,并随血流进入其他器官和组织中,发生转移性脓性灶或脓肿。有时两者可同时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败血症(sepsis)是一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综合征,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特效治疗,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一大挑战。对其病理过程、动物模型、治疗方法的充分认识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为新的突破性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就相关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肝衰竭患者医院感染败血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回顾性地分析了2004年1月-2005年4月间住院患者中发生的医院感染败血症。发现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病率为0.61%,死亡率为14.2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大部分致病菌对药物耐药性上升。得出合理使用抗生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基础护理、高热护理、药物护理、生活护理、中枢护理等,辅以营养支持,加强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治要点,分析误诊原因.方法:选取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07-01~2011-06收治的93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败血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31例,发生率约30%;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早期误诊率达30%.结论:血C反应蛋白检测及脑脊液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治疗异育银鲫细菌性败血症的有效药物及治疗方法,通过体外抑菌和药饵饲喂试验,比较研究恩诺沙星、蒲甘散单方给药及恩诺沙星与蒲甘散配伍给药对异育银鲫细菌性败血症的疗效.体外抑菌的MIC及MBC结果表明:恩诺沙星与蒲甘散联合使用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要明显高于单方药物的抑制作用.口服药饵试验测定的药物保护率表明,恩诺沙星单方给药,恩诺沙星与蒲甘散配伍给药的试验组与未给药饵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且以恩诺沙星与蒲甘散按1:6比例配伍给药疗效最佳,对异育银鲫细菌性败血症有效率可达91.8%.  相似文献   

14.
热带观赏鱼虎头鲨细菌性败血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热带观赏鱼虎头鲨细菌性败血病的诊断与治疗,通过治疗试验,说明由复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胺嘧啶两种药物组合治疗的治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根据嗜水气单胞菌外膜蛋白基因ompTS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克隆至质粒pRSET A的BamH I和EcoR I位点,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C诱导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蛋白电泳表明在39.9kD处出现超强特异带,占总蛋白的51%。以Ni-NTA-Conjugate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该39.9kD的蛋白为所表达的融合蛋白。纯化融合蛋白注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可诱导产生特异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与表达的融合蛋白和嗜水气单胞菌中提取的36.9kD外膜蛋白均呈阳性反应,表明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仍保持原有外膜蛋白的免疫原性,从而为此融合蛋白作为疫苗的候选成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绿脓杆菌败血症合并脑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例绿脓杆菌败血症合并脑炎的病例分析,阐述了绿脓杆菌败血症和脑实质性炎症的临床特征、起病特点,探讨病毒性脑炎和细菌性脑炎的脊液、影像学方面的差异,提出了绿脓杆菌败血症合并脑炎的病变特征、脑脊液改变的特点及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边远山区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及临床特点、药敏试验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统计分析法。结果:拒乳反应差、皮肤发黄、体温异常为新生儿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旧法接生所致脐部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敏感性高。结论:杜绝旧法接生,普及农村医疗卫生常识可降低山区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病原菌未明确时,建议使用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可作为新生儿败因症的二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8.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苗对鲫鱼的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用嗜水气单胞菌强毒株BSK-10和TPS-30的HEC毒素苗分别免疫鲫鱼,以不同嗜水气单胞菌菌株攻毒,测定免疫保护率,结果显示:BSK-10HEC毒素苗对同型菌株攻击保护率达90%-100%,对异型菌株攻击的保护无效,为0-20%;TPS-30HEC毒素苗对,同源菌株攻击的保护率达100%,对同型菌的保护率为75.5%-100%,对异型菌株的保护率为44.4%-100%,经统计检验,TPS-30毒素苗对10株攻毒株的保护除1株无效外,其余均效果极显著或显著,对血清型不同的菌株的免疫保护率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9.
应用Dot-ELISA法对丰产鲫败血病病原菌豚鼠气单胞菌CSS-4-2菌株的全菌抗原进行检测,其最低检出水平为105 cells/mL.Dot-ELISA法对人工感染CSS-4-2菌株濒临死亡或有明显症状丰产鲫的肝、脾、肾组织匀浆上清液的阳性检出率为97%;而对未显症状丰产鲫的肝、脾、肾组织匀浆上清液的阳性检出率为25%.同时发现当感染浓度较高(≥109 cells·mL-1)时,攻毒3h后在脾脏中就能检出病原菌.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学》2013,(10):61-61
故事还要从18世纪末期的法国说起。当时野心勃勃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企图独霸整个欧洲,为了打击欧洲反动势力组成的反法联盟,他率领部队开始了一次次的远征作战。但由于阴雨绵绵的天气,从法国本土带来的食物早已腐烂变质,根本无法食用,致使整个部队因缺乏食物而影响了士气。并且当时又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营养不良的战士极易患上败血症,如有一小伤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