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汽车悬架的行驶中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设计中,传统的被动悬架只能在一种特定道路和速度下达到双方的最优折衷,而主动悬架系统在多种行驶条件下都能使两者达到最佳。本文在对汽车悬架进行了重新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半主动悬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2.
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制定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对汽车悬架性能的评价,对汽车生产企业有重要指导作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分别讨论了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汽车悬架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某一具体车型,通过测量获得实车参数,以ADAMS/car进行了仿真试验分析。按照提出的汽车悬架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根据汽车平顺性评价的结果,针对某工况下平顺性评分较低,用ADAMS/Insight对悬架相关参数进行正交优化试验;按照优化结果改进实车悬架参数,对比优化前后该车操稳性、平顺性道路试验结果,提出该车型悬架性能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国清 《科技信息》2011,(3):101-102
介绍了悬架系统的组成及类型,详细阐述了设计汽车悬架时悬架系统主要参数确定的方法,并分析了悬架系统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EHA汽车电控主动悬架的模糊控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安全性,克服传统液压主动悬架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的不足,将目前航空航天领域先进的EHA(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or)作动技术引入汽车主动悬架控制结构中.在分析电动静液压作动器EHA原理和悬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EHA的汽车主动悬架数学模型,设计了模糊控制算法.研制开发了EHA汽车主动悬架物理样机及试验系统,在模拟路面输入条件下进行了该主动悬架的台架试验.模型仿真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是有效的,并将该模糊控制策略应用于EHA主动悬架样机试验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EHA的汽车主动悬架有效改善了汽车的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二自由度1/4汽车悬架物理模型,针对该模型建立了振动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使用MATLAB/simulink模块绘制了模型的Nyquist图和Bode图,分析了模型的动态特性.对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振动原因做了分析.运用ADAMS软件分析了悬架的固有特性,得到了悬架对确定输入和随机输入的响应结果.得出悬架的各种参数、路面等级和汽车行驶速度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电控空气悬架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综述了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构成和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1/4汽车电控空气悬架的最优控制数学模型,分析比较了空气悬架与普通钢板弹簧悬架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变形对路面激励速度的幅频特性。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弹簧悬架相比空气悬架有较优越的动态传递特性,可显著改善车身的动态响应特性,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降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相对动载,减少汽车对路面的冲击损坏。  相似文献   

7.
自适应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自适应半主动悬架的控制策略,能更好地权衡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首先建立集成了考虑悬架限位的阻尼连续变化(CVD)天棚控制算法的整车模型,并在不同路面和车速下进行仿真分析,建立由悬架动行程均方值估计路面不平度等级的方法;其次,提出一种考虑路面不平度等级的自适应型半主动悬架控制策略;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不同工况下的控制参数进行离线优化;最后将优化后的控制参数用于在线控制,并与传统的被动悬架以及天棚控制的半主动悬架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汽车在复杂工况行驶时能有效识别路况信息并进行控制模式切换;在Comfort模式时能有效提高汽车平顺性;在Sport模式时能有效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在Safe模式时能有效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张谦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5):34-34,219
悬架是现代汽车最重要的总成之一。悬架结构的选用,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平顺性的优劣,而且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对于与行驶速度密切相关的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可控悬架的发展动态,并对各种可控悬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汽车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本文对轿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1/4轿车二自由度悬架数学模型,并推导出悬架动力学方程和状态方程.接着设计出适用于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模糊逻辑控制,将该控制策略应用到半主动悬架中,并与被动悬架的车身加速度、轮胎动载荷、悬架动挠度性能指标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悬架系统比传统的被动悬架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同时说明该控制策略的可行,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0.
张谦 《甘肃科技》2006,22(9):158-159,144
悬架是现代汽车最重要的总成之一。悬架结构的选用,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平顺性的优劣,而且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对于与行驶速度密切相关的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可控悬架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控制策略的局限性给予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汽车四自由度半主动悬架阻尼模糊控制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汽车悬架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巳无法从结构设计上使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而半主动悬架通过调整悬架阻尼,使得它可以很好地满足车辆行驶过程的需要,因此受到车辆工程界的广泛重视,建立4自由度1/2车辆模型,导出了系统的非线性状态方程;采用模糊方法控制汽车半主动悬架的阻尼,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模糊控制系统,以前后轴的可调阻尼值作为输出量控制悬架,并设计了模糊控制规则,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这种控制算法的有效性,为汽车台架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汽车悬架是汽车车身与车轮间连接的装置,它能够有效减少路面不平坦带来的振动。为了改善汽车行驶时的平顺性和操作系统的稳定性,针对汽车1/4半主动悬架模型,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研究了不同车速及路面等级对控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够减小路面不平坦引起的汽车悬架振动,提高行驶安全性、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汽车悬架系统的功能和类型,分析了其基本工作原理并讨论悬架的优缺点,阐述了汽车悬架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马宁  李长明 《科技资讯》2007,(34):221-221
介绍了汽车悬架的种类,阐述了汽车悬架的历史和现状,着重分析了悬架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各种悬架的优缺点,并对未来悬架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汽车悬架由不同的元件组成,元件间的摩擦力有时对整车的响应和性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汽车在路面垂直方向不平度比较小的”林荫道”上行驶时, 本文试图改进汽车行驶舒适性仿真的精度。首要任务是对摩擦力特性进行建模,在将其应用到汽车模型前该特性由一个方程进行定义。通过该摩擦力模型,表现汽车的非线性物理性能成为可能。另外,时域仿真允许对所提出的物理模型进行检验; 因而,可将悬架的摩擦力作为一种阻尼进行悬架设计,其本身良好的频率和幅值特性可改善汽车舒适性和操稳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汽车多工况行驶对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综合要求,提出一种门限值控制多级可调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不仅可有效提高汽车的平顺性,而且能够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为半主动悬架控制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非线性汽车悬架的混沌特性.建立了路面双频拟周期激励作用下的单自由度汽车悬架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给出了悬架振动的时间历程曲线、自功率谱密度图形和Poincare截面,从理论上说明汽车悬架振动是混沌的.进行振动实验,获取实验汽车悬架的振动数据,对其计算了一阶固有频率和混沌参数如关联维、Kolmogorov熵和最大Lyapunov指数,从而验证了汽车悬架振动的混沌特征.为汽车悬架的优化设计和建立悬架隔振性能混沌评价新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用于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可调阻尼减振器,试验结果显示该减振器的阻尼调节性能达到半主动悬架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棚阻尼控制原理的新方法,可根据汽车的实际行驶情况灵活地控制车身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从而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探讨了可调阻尼减振器的驱动机构动作时滞和阻尼切换时滞对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驱动机构在120ms以上的时滞对车身振动加速度和车轮动载荷均有不利影响;减振器阻尼系数切换时的变化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对控制效果不利,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拟脉冲激励下的汽车悬架振动.给出了汽车悬架拟脉冲激励的机理和试验系统.结合汽车实际运行工况特点,分别采用三角木法和4PLD型汽车制动-悬架隔振效率试验台进行汽车在通过减速带或障碍物和紧急制动两种典型拟脉冲激励工况下的悬架振动试验.获得各工况下的悬架特性曲线,绘制功率谱密度图形,并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汽车悬架的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主动悬架系统通过液压装置产生的作用力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行驶安全性(通过性),而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直接影响作用力的控制过程。通过对液压缸工作进行分析,建立了液压缸工作状态的数学模型,并对它们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为主动悬架系统的实现及控制系统的正确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