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一种镍氢电池负极-金属氢化物电极新型粘合剂SBS,测定了以SBS为粘合剂的电极性能,并与PTFE和HPMC两种粘合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SBS作粘合剂的电极的耐碱性和柔性优于其它粘合剂,其放电容量、放电电位、大电流放电能力、内阻、电催化活性等性能也较好,尤其是循环性能优良,有望成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金属氢化物电极粘合剂;SBS的最佳加入量为1%左右。  相似文献   

2.
利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及扫描电镜(SEM)观察等方法,测定了MLNi4Cr和MLNi4Si(ML:富镧混合稀土金属)贮氢电极的性能,并对两电极性能差别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MLNi4Cr电极比MLNi4Si电极易活化、放电容量大、过电位小以及快速放电能力强;而MLNi4Si电极具有较好的循环充放电特性。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套微机辅助的可对局部放电源进行检测和识别的系统,建立了一种以马氏距离对局部放电指纹特征空间划分为基础的中心分布归类识别法(CentrumScore),并编制了识别不同类型放电缺陷的通用计算机程序.该方法对4种典型的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局部放电缺陷的测试和分析表明:文中的方法和计算程序是可靠的,可用于识别不同的电缆局部放电模型.文中对特征值进行了仔细筛选,从而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和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ESD模拟器电流波形校验装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静电放电模拟器的实验原理,研制成功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0004-2标准的ESD模拟器电流校验系统,该系统的自动采集ESD电流波形,计算上升时间、峰值电流、30ns时电流、60ns时电流等参数,该装置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形式静电放电电流测量和静电放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效薄层色谱(TLC)分离技术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的结合,获得了分析东莨菪碱成分的新方法,SERS结果表明,在TLC原位约8μg样品就可锋得东莨菪碱分子的主要振动特征谱带,通过光谱检测揭示出SERS与固体光谱的异同,并指明了东莨菪碱分子与银溶胶的吸附模式,TLC-SERS使高效分离与指纹鉴定结合可对化学成分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效薄层色谱(TLC)分离技术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的结合,获得了分析东莨菪碱成分的新方法.SERS结果表明,在TLC原位约8μg样品就可获得东莨菪碱分子的主要振动特征谱带.通过光谱检测揭示出SERS与固体光谱的异同,并指明了东莨菪碱分子与银溶胶的吸附模式.TLCSERS使高效分离与指纹鉴定结合,可对化学成分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纯化学试剂配料, 研究了 Mg O 对 C3 S C2 S C4 A3 S C4 A F Ca S O4 五元系统中 C3 S和 C4 A3 S两种矿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适量的 Mg O 可促进 C3 S及 C4 A3 S矿物的形成,有利于其在熟料中的共存; Mg O 可显著降低 C3 A 的形成量并可增加 Si O2 在中间相中的固溶量。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SiC颗粒弥散强化Si3N4基陶瓷材料的研究近况,根据Si3N4和SiC的不同烧结机理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烧结机理以及SiCp的掺入对材料可烧结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将SiCp粒子的尺寸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与材料可烧结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热压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和Si3N4/纳米SiCp复相陶瓷材料中SiCp含量对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SiCp弥散强化Si3N4基陶瓷材料的强化效果和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用循环伏安测温(CVT)热电化学方法首次研究了Cu_2S阳极溶解过程;实测得Cu_2S阳极过程的熵变△rS_m与根据热力学数据计算所得到的电极反应Cu_2S=CuS+Cu ̄(2+)+2e的熵变值相符;实验的塔费尔(Tafel)斜率b与按迟缓放电机理所导出的Tafel斜率b的理论计算值接近。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SiC闰弥散强化Si3N4基陶瓷材料的研究近况,根据Si3N4和SiC的不同烧结机理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烧结机理以及SiCp的掺入对材料可烧结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将SiCp粒子的尺寸对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与材料可烧结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热压Si3N4/SiCp复相陶瓷材料和Si3N4/纳米SiCp复相陶瓷材料中SiCp一地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介绍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结构特点及其形式和应用,在分析C/S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具体介绍了面向C/S模式的开发工具POWERBUILDER,对利用POWERBUILDER开发前端数据库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对其中的核心部件--数据窗口的维护和操作给出了完整的Script编码。目的是对想了解C/S模式并想基于这种模式进行开发的读者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以全集成MOSFET电流传输器[CCⅡ±]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积分电路平衡结构,并对其消除非线性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基本电路元件的有源RC双T滤波器平衡模式。利用SPICE(Ⅱ)通用模拟电路程序,对以[CCⅡ±]为基础的一个全集成MOSFET-C平衡结构6阶低通切比雪夫滤波器输出电压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实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多电极阵列上神经元自发放电序列的时间编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电极阵列上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不同自发放电模式,研究神经元发放序列的时间编码规律。采用锋电位间隔(ISI)时域图、锋电位间隔直方图(ISIH)、联合锋电位间隔分布图(JISI)对3种典型自发放电模式(爆发、持续单发、爆发与单发交替)进行时间编码分析.结果表明3种放电模式编码规律在ISI时域图中呈现分层结构,分别是两层,一层和近似三层;编码在ISIH中符合指数分布、正态分布、χ~2分布;在线性尺度JISI图中信号编码分别表现为"L"型、集聚型和伴随散点的"L"型,而对数尺度的JISI编码规律则按照三簇、一簇和四簇分布.可见ISI随时间变化能反映自发放电模式时间编码整体趋势;不同放电模式的ISIH编码规律可用数学分布函数描述;JISI可从时空角度体现放电模式的特定时间编码.  相似文献   

14.
利用ShelType法和NACE拉伸试验研究了低碳锰钢的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C)行为,结果表明:存在带状组织,且与外加应力方向平行时可提高SSCC抗力.带状组织的存在还可降低CO2腐蚀速率,温度升高CO2腐蚀速率增大,并提出了带状组织影响SSCC和CO2腐蚀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三层C/S模式是基于Web的DBMS服务,与常规的C/S模式相比,具有简便性,灵活性和瘦客户等特点,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了基于三层C/S模式的公安旅店业管理系统,详细讨论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数据库设计,三层C/S模式的实现以及图像采集与处理,数据实时归并,动态查控等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三维四向和三维正交两种碳纤维织物结构增强的碳化硅陶瓷(简称3DC/SiC)复合材料的压缩失效规律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得到两种3DC/SiC,在美制NEW810 MTS系统上进行压缩; 结果 三维四向碳纤维增强SiC陶瓷(简称3DBC/SiC)存在两个压缩极限载荷,表现为织物结构的失稳; 而三维正交SiC陶瓷(简称3DOC/SiC)只有一个极限载荷,表现为基体的破坏和纤维碎断; 结论 织物结构形式对3D C/SiC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高压无声放电原理研制成功了新型的高效臭氧发生器,并使用该仪器产生的O3对去除污水中的COD、S2-和CN-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子系统(CIMS)递阶分布式结构的构成与内涵.探讨了在我国具体环境下,CIMS递阶分布式结构设计的原则,集成支撑条件及集成制造组织模式的应用环境.提出了以“职责可述”为中心的CIMS递阶分布式系统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求解板的颤振失稳问题的Galerkin—有限条法。该方法利用加权残值法中的Galerkin方法直接从定解方程出发,建立有限条模式对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对CSFS板的计算结果同S.Adall的结果[1]的比较,证明了Galerkin—有限条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Galerkin—有限条法对边界分别为CSFS,SSFS,CCFS,CCFC的4种边界条件的矩形板在面内力和切向跟随力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它们的稳定边界曲线,颤振失稳荷载和频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SiCP/ZL109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研究,成功地制备了晶粒细小、组织致密、缺陷较少且SiC颗粒分布均匀的SiCP/ZL109 复合材料。同时,测试了该材料的拉伸性能,对拉伸性能提高(或降低) 的原因进行了探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的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发现复合材料及未增强基体合金的断裂虽均属于塑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混合型模式,但随着SiC颗粒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分数增加,脆性断裂特征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