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螯合萃取剂1-苯基-3-甲基-4-苯氧乙酰基-5-吡唑啉酮,并对Th4+、La3+、Cu2+、TiO2+、Cr3+6种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pH5.5的缓冲溶液中,α,α'-联吡啶活化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二苯碳酰二肼的指示反应,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二苯碳酰二肼的浓度及反应程度,建立了萃取催化动力学测定铜的新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0×10^-10g/mL,线性范围为0-1.0μg/10mL,用于水样和岩石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偶氮胂Ⅲ作萃取剂,探讨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铵-偶氮胂Ⅲ体系中Cu(Ⅱ),Zn(Ⅱ),Ni(Ⅱ),Fe(Ⅲ),Al(Ⅲ)的非有机溶剂萃取分离 行为。在一定条件下,Fe(Ⅲ),Al(Ⅲ)几乎可被PEG相完全萃取、而Cu(Ⅱ),Zn(Ⅱ),Ni(Ⅱ)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Fe(Ⅱ)-Cu(Ⅱ),Fe(Ⅲ)-Ni(Ⅱ),Fe(Ⅲ)-Zn(Ⅱ),Al(Ⅲ)-zN(Ⅱ)及Fe(Ⅲ)-Cu(Ⅱ),Zn(Ⅱ)_  相似文献   

4.
含TOMAC乳状液膜萃取L-谷氨酸的迁移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液膜提取过程中的萃取和反萃取两个过程,推出了在整个液膜体系达到萃取终了时的内外相氨基酸浓度比公式,并以TOMAC 为载体萃取L- 谷氨酸为例,讨论了影响液膜萃取的控制因素,实现了L- 谷氨酸的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5.
牛蒂籽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牛蒡籽油的提取工艺,着重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油脂萃取率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压力30Mpa,温度50℃,时间3h,CO2流量30kg/h。利用GC/MS分析了牛蒡籽油的成分组成,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的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由亲水性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四环素的新方法,研究了盐的浓度、离子液体的用量、四环素的加入量、pH值等对四环素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量在1.0~2.0 ml,四环素的量在1.8 ml,NaH2PO4的浓度在33.3%~38.5%(质量分数),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对四环素有较高的萃取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烷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表面吸附和热力学函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x—C3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C3-模的推广,定义了x-C3模,得到了x-C3模的一个等价命题,证明了在一定条件下x-C3的1型x-C11模的直和因子是1型x-C11模。  相似文献   

9.
絮凝—缓蚀剂CMT—A2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MT-A2应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红外光谱、俄 能谱、极化曲线、电镜扫描等检测分析,深入研究了CMT-A2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和完善了“絮体-金属表面双成膜”的絮凝-缓蚀机理,为今后开拓机理研究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一种对松花江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与生物膜中各化学组分进行选择萃取分离的方法,从而深入了解各种重金属在各相以及各化学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0.008mol.L-1NH2OH.HC l 0.01 mo.lL-1HNO3,30 m in可萃取锰氧化物;0.8 mo.lL-1Na2S2O4、pH=6.5时40 m in可萃取无定形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0.1 mo.lL-1HNO3,30%H2O2,85℃水浴5 h萃取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中有机质,0.02 mo.lL-1HNO3,30%H2O2振荡24 h萃取生物膜中有机质;0.1 mo.lL-1C6H806 0.2 mo.lL-1(NH4)2C2O4,pH=3.25萃取铁、锰氧化物条件对于各组分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C6H806 (NH4)2C2O4与Tessier连续萃取法结果进行比较,认为所萃取的铁、锰几乎包含了沉积物、悬浮颗粒物与生物膜中全部起吸附作用的铁和锰。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萃取松花江表层沉积物、悬浮颗粒物和生物膜中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所萃取的组分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合成2-乙氧基-3,4-二氢-1,2吡喃的方法,优化了用料比,反应时间和温度等反应条件,使得其产率增加,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流动流射在线液—液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痕量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组装的FIA分光光度系统建立测定水体中苯酚的FIA在线液-液萃取4-AAP分光光度分析法。自行设计并研制相分隔器、相分离器和置换瓶。方法的检出限为5.0μg/L,对40.0μg/L和100.0μg/L的苯酚标准溶液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0%和2.7%。  相似文献   

13.
自然水体中生物膜组分的化学萃取分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化学萃取技术进行自然水体中培养的生物膜上各组分的分离,从而为探讨水体中生物膜各组分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规律的影响准备条件。经过对多种萃取剂和萃取条件的选择实验,以选定的萃取剂和萃取条件对目的组分的萃取率分别达到91%-97%,同时对非的组分的影响较小(损失率为4.8%-7.3%),其中上满对锰、铁氧化物和有机质化学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犬血浆中新型抗炎镇痛剂SFZ—47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犬血浆中新型抗炎镇痛剂SFZ-47[3H-1,2-二氢-2-)4-甲基苯胺基)甲基-1-吡咯里嗪酮][浓度测定的HPLC法,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铵缓冲液(体积比为2:1,PH4),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90nm,以SFZ-47去甲基衍生物[3H-1,2-二 -2-()苯胺基)甲基-1-吡咯里嗪酮]作内标物,本法的选择性强,精密度,准确度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有关要求,可用于SFZ-47在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4-二甲基-2-甲酸乙酯吡咯的合成研究,提出在氩气保护下,以氧代烯醇钠盐与氨基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制备取代2-甲酸乙酯吡咯的方法,提出了3,4-二甲基-2-甲酸乙酯吡咯的合成产率,并用此方法合成了系列取代2-甲酸乙酯吡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模拟的工业废水,即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水混合液(DMF质量分数为0.1),以自制5级箱式混合澄清槽为萃取装置,以氯仿(CHCl3)萃取剂萃取工业废水中DMF.研究了流比R(萃取剂与水相料液的流量之比)、萃取剂流量、搅拌强度和料液组成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由实验可知,较佳的操作条件是流比拧为2,萃取剂流量为3.6L·h^-1,搅拌器转速为100r.min^-1.在此条件下,萃取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稀盐酸介质中,邻菲Luo啉活化Fe(Ⅲ)催化H2O2氧化硫米氏酮的慢反应,用萃取手段控制反应时间,在525nm下测定水相中氧化产物吸光度的增加,建立了测定Fe(Ⅲ)的萃取催化动力学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0.5μg/mlFe(Ⅲ),线性范围为0.5-4.5μg/mlFe(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2-乙酰比啶缩氨基脲与CuX2(X=Cl,NO3,OAC,1/2SO4,NCS)形成的5个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学性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CH4-CO2反应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级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i/α-Al2O3和工业HSD-2型催化剂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中CO的速率方程为:Rco=κPCH4Pco2(CO2的分太范围:12.5-30kPa;温度范围:1123-1173K)和Rco=κPCH4(CO2的分压范围:30-45kPa;温度范围:1123-1173K),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以200#溶剂油为稀释剂,以FeCl3为协萃剂的萃取体系,对Li-LSX沸石分子筛交换母液中的Li+进行了萃取和反萃回收研究,重点考察了影响萃取率和反萃取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的萃取条件为酸度0.025~0.05mol/L,TBP浓度60%,总氯浓度6~7mol/L。适宜的反萃取条件为相比1.5,HCl浓度6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